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人  拼音:yī rén
1.古称天子为一人。《书经。太甲》:「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2.一个人。《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论语。微子》:「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漢語大詞典》:一府
(1).犹一体。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2).整个府署。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犀 ( 宗叔犀 )广召幽隐,春秋会饗,设置三科,以第补吏,一府员吏,儒生什九。”晋书·卞壸传:“ 壼 前后居师佐之任,尽匡辅之节,一府贵而惮焉。”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莅任三日,便发牌按临 赣川 ,吓得那一府官吏尿流屁滚。”
分類:一体府署
《漢語大詞典》:同体(同體)
(1).同一形体;共一形体。庄子·大宗师:“假於异物,託於同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指同胞兄弟。晋书·陶瞻传:“ 夏 至,杀 斌 。 庾亮 上疏曰:‘ 斌 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3).比喻无区别;一致。吕氏春秋·诬徒:“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有无相殊,何得同体。”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昔戊戌在京时,有问政体者,吾輒以八字言之,曰:‘ 满 汉 不分,君民同体。’”
(4).犹同伙、同党。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著己是也。”
(5).谓结为一体,地位相当。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后宫,同体天王。”
《漢語大詞典》:结成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法律手续结合起来。例如:通过结婚使二人结成一对夫妻。
结合成一体或一块;结合。例如:多油脂的小油滴凝结成一块黄油。
《國語辭典》:歌行  拼音:gē xíng
一种乐府诗体。放情长言为「歌」,步骤驰骋为「行」。后渐无严格区别,而合歌行为一体。其音节、格律较一般诗体自由,富于变化。
《國語辭典》:四六  拼音:sì liù
文体名。多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称为「四六」。始于六朝的骈文,盛行于唐宋。多颂扬酬应之作,而缺乏真情实感。唐。李商隐〈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也称为「四六体」。
《國語辭典》:骈文(駢文)  拼音:pián wén
文体名。对散文而言,字句骈俪,注重声色藻绘,盛行于六朝及初唐,为当时文章正格。参见「骈体文」条。
《國語辭典》:同尘(同塵)  拼音:tóng chén
如灰尘一般的混杂在一起。语本《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比喻混同于流俗,不标新立异。《文选。左思。吴都赋》:「载汉女于后舟,追晋贾而同尘。」
《漢語大詞典》: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漢語大詞典》:玄元皇帝
唐 奉 老子 为始祖,于 乾封 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天宝 二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 天宝 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礼仪志四》。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忆昔我祖神仙主, 玄元皇帝 周 柱史。”
《國語辭典》:别裁(別裁)  拼音:bié cái
1.区别取舍。现多指诗歌的选本。如清沈德潜有《唐诗别裁》、《明诗别裁》、《五朝诗别裁》。唐。杜甫 戏为六绝句六首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特别的体裁。如:「词有别裁,与诗不同。」
3.别出心裁。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一七。读子》:「则焦氏之书,亦具有别裁。」
《國語辭典》:同方  拼音:tóng fāng
1.志向相同。《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宋。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诗:「交情敢说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2.同在一处。唐。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诗:「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國語辭典》:通体(通體)  拼音:tōng tǐ
1.全身。唐。韩偓〈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诗:「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2.事物的全部,整体。宋。欧阳修 渔家傲。九日欢游无限好词:「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3.合为一体。《淮南子。本经》:「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
4.全篇文辞的体裁。《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仲尼从而脩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國語辭典》:合体(合體)  拼音:hé tǐ
1.合为一体。形容关系密切。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證一》:「王左右之臣,合体一心,趣乎王者也。」
2.汉字的结构可分为独体和合体。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所合成,六书中会意、形声字多属此。如「休」由人、木合成,「解」由刀、牛、角合成。
《國語辭典》:合身  拼音:hé shēn
衣服的大小适合身材。如:「这套衣服穿在他身上蛮合身的。」
《漢語大詞典》:同贯(同貫)
(1).犹一体,一例。后汉书·周景传:“﹝ 周景 ﹞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
(2).同籍贯。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筭。”
(3).并列;同列。《三国志·魏志·邢颙传》:“ 楨 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 楨 礼遇殊特, 顒 反疎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此指与……并列、同列。 宋 叶适 《姚君俞墓志铭》:“圣贤之所自,尽不与世同贯也。”
《漢語大詞典》:同形
(1).同属一体。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目与头同形,手与足同体。”
(2).谓同于原来的形体。 南朝 梁 刘孝威 《妾薄命》诗:“不见 丰城 剑,千祀復同形。”
《漢語大詞典》:半合
两半相合。谓夫妇合为一体。仪礼·丧服“夫妻牉合也” 唐 贾公彦 疏:“夫妇牉合也者,《郊特牲》云:‘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是夫妇半合子胤生焉,是半合为一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