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36,分6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紫气
紫宸
紫微
紫芝
紫翠
紫云
紫霞
紫烟
红紫
紫陌
紫薇
金紫
紫金
紫阳
紫塞
《國語辭典》:紫气(紫氣)  拼音:zǐ qì
紫色的云气。比喻祥瑞之气。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四:「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國語辭典》:紫宸  拼音:zǐ chén
1.皇宫的殿名,是唐、宋时皇帝接见百官或外国使臣的内朝正殿。唐。姚合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诗:「幽斋琴思静,晚下紫宸朝。」
2.对皇帝或帝位的代称。《梁书。卷五。元帝本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國語辭典》:紫微  拼音: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区,不随季节的变化而终年可见,所以包含对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天道类》:「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也称为「紫宫」。
《漢語大詞典》: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 《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國語辭典》:紫芝  拼音:zǐ zhī
植物名。「灵芝」之别称,参见「灵芝」条。
《骈字类编》:紫翠
唐 王翰 古娥眉怨 琳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唐 唐彦谦 高平九日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
宋 欧阳修 毬场看山 为爱南山紫翠峰,偶来仍值雪初融。
宋 曾巩 甘露寺多景楼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漢語大詞典》:紫云(紫雲)
(1).紫色云。古以为祥瑞之兆。 汉 焦赣 《易林·履之渐》:“ 黄帝 紫云,圣且神明,光见福祥,告我无殃。”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又 汉宣帝 幸 甘泉宫 ,紫云入殿, 宋世祖 践祚,紫云见於 端门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词:“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闋。”
(2).借指紫石砚。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清 吴伟业 《破砚》诗:“记曾疏闕失,望断紫云愁。”
《漢語大詞典》:紫霞
紫色云霞。道家谓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选·陆机〈前缓声歌〉》:“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刘良 注:“众仙会毕,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君后自责》:“谁知道絜带咱,享荣华,似拔宅飞昇凌紫霞。”
《漢語大詞典》:紫烟(紫煙)
亦作“ 紫烟 ”。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
(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破暝紫烟生,写谷清樾好。”
《漢語大詞典》:红紫(紅紫)
(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
(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东风吹百花,红紫满巖谷。”
《國語辭典》:紫陌  拼音:zǐ mò
京师郊野的道路。唐。岑参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宋。欧阳修〈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词:「紫陌閒随金轣辘,马蹄踏遍春郊绿。」
《國語辭典》:紫薇  拼音:zǐ wéi
植物名。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丈馀,树皮平滑,叶椭圆形或卵形,对生或近对生。圆锥花序可达二十公分,花紫红色,罕白色。蒴果近圆形。暮春开花至秋方谢,故也称为「百日红」。
《國語辭典》:紫微  拼音: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区,不随季节的变化而终年可见,所以包含对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天道类》:「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也称为「紫宫」。
《國語辭典》:金紫  拼音:jīn zǐ
1.秦、汉时丞相等官金印紫绶,唐、宋贵官服金鱼袋及紫衣,均简称为「金紫」。《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众指曰:『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帝闻,因赐金紫,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
2.比喻高贵的爵位。唐。韩偓 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诗:「声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贵身。」
《漢語大詞典》:金印紫绶(金印紫綬)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 魏 晋 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亦作“ 金章紫綬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亦省称“ 金紫 ”。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
《漢語大詞典》:紫金
一种珍贵矿物。 汉 刘桢《鲁都赋》:“紫金扬暉于鸿岸,水精潜光乎云穴。”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南有 鉢露 种,多紫金。” 明 曹昭 格古要论·珍宝论·紫金:“古云半两钱即紫金。今人用赤铜和黄金为之。然世人未尝见真紫金也。”
分類:珍贵矿物
《漢語大詞典》:紫阳(紫陽)
(1).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的别称。 朱熹 之父 朱松 曾在 紫阳山 (在 安徽省 歙县 )读书。 朱熹 后居 福建 崇安 ,题厅事曰 紫阳书室 ,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 朱熹 的别称。
(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 周穆王 时 李八百 号 紫阳真君 , 汉 周义山 、 宋 张伯端 俱号 紫阳真人 。亦用以泛指道士。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五:“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臺。” 唐 钱起 《省中春暮酬嵩阳焦道士见招》诗:“多惭紫阳客,相忆白云深。”
《國語辭典》:紫塞  拼音:zǐ sài
秦所筑长城之土皆紫色,故称长城为「紫塞」。《文选。鲍照。芜城赋》:「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明。陈与郊《文姬入塞》:「怎比著闭长门生绿苔,怎比著嫁穹庐啼紫塞。」
分類:北方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