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根基  拼音:gēn jī
1.基础。《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也作「根脚」。
2.品行。《红楼梦》第六三回:「我父亲每日为两位姨娘操心,要寻两个又有根基、又富贵、又青年、又俏皮的两位姨爹,好聘嫁这二位姨娘的。」
3.佛教称道根为「根基」。《红楼梦》第一○一回:「这个散花菩萨来历根基不浅,道行非常。」《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你本是有大根基的人,只因为贪恋利欲,埋没了你的智慧。」
《漢語大詞典》:仙阁(仙閣)
(1).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 南朝 宋 孝武帝 《游覆舟山诗》:“逢皋列神苑,遭坛树仙阁。” 唐 刘允济 《明堂赋》:“望仙阁之秀出,瞻月观之宏峙。”
(2). 唐 代称尚书省。 唐 沈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闈。”
(3).特指 蓬莱阁 。在今 山东省 蓬莱县 北的 丹崖山 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 北宋 嘉祐 间, 明 代扩建, 清 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 蓬莱 十大胜景之一,因称 蓬莱阁 为“仙阁”。 宋 协周 《半空蜃气结楼台》:“夜色灯空,为渔家海贾带来了不少福音,也为凌空仙阁增加了不少神韵。” 宋 协周 《半空蜃气结楼台》:“诗人由身在仙阁而想到仙家,把神话传说中日出的地方,刻划得色彩斑烂,美妙异常。”
《國語辭典》:末造  拼音:mò zào
末世。指朝代末期。《仪礼。士冠礼》:「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
《漢語大詞典》:仙署
仙官办事之所。借称道教祠观。 元 倪瓒 《张尊师祠醮感致瑞鹤》诗:“我识 白云君 ,尚友 赤松子 。仙署閟清严,社公随役使。”
《漢語大詞典》:赞述(贊述)
赞美称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謐 见之嗟叹,遂为作《叙》。於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袵讚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其閒妙旨,具诸经论,不復於此,少能讚述,但惧汝曹犹未牢固,略动(重)劝诱尔。”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文者,所以讚述往古,传示来裔,著之不刊,垂之无极者也。”
赞美称道。 汉 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叙将十八,赞述股肱。”隋书·薛道衡传:“庶凭毫翰,敢希赞述!”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之一:“当时文学侍从之臣,往往极其揄扬赞述。” 清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文王鼎:“ 韩太史 遇 王宪副 仲和 于 燕 邸,赞述此鼎,诧为希覯。”
《國語辭典》:鼠子  拼音:shǔ zǐ
小子、小人。骂人的话。《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权大怒,欲自征渊」句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國語辭典》:师公(師公)  拼音:shī gōng
1.称老师的师父或父亲。《西游记》第一六回:「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
2.厨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分茶酒店》:「凡分茶酒肆,卖下酒食品厨子,谓之『量酒博士、师公。』」也作「师工」。
3.台湾俗称道士为「师公」。
《國語辭典》:推说(推說)  拼音:tuī shuō
1.推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朱子语类。卷六五。易。纲领上之上》:「止缘万事不离乎阴阳,故因阴阳中而推说万事之理。」
2.藉故推托。《水浒传》第一八回:「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著,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卫朝奉却是得了便宜的,如何肯便与他赎,推说:『当初准与我时,多是些败落房子。』」
《漢語大詞典》:足大
值得称道。汉书·张敞传:“ 敞 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輒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越法纵舍,即足大者也。”
分類:值得称道
《漢語大詞典》:时谈(時談)
亦作“ 时谭 ”。
(1).时人的称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与大司马书,道 渊源 识致安处,足副时谈。”魏书·崔休传:“﹝ 休 ﹞公平清洁,甚得时谈。” 唐 柳宗元 《奏荐从事表》:“早登科选,夙洽时谭。”
(2).时人的言论。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叙事乖理者,其流有五……三曰,直引时谈,竟无它述。”
分類:称道言论
《漢語大詞典》:大君子
称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后汉书·高彪传》:“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不敢因循苟简,以孤大君子推引之意。”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某何人斯,获与此数,此盖大君子一艺必庸、小善必録之盛心,而自不肖者得之,乃循省涯分而直无以自处焉。”
《漢語大詞典》:闻诵(聞誦)
谓传布和称道。金史·张汝霖传:“本朝法制,坦然明白,天下之人,无不闻诵。”
《漢語大詞典》:道称(道稱)
称道;称说。北史·恩幸传·抱嶷:“十九年,以刺史从驾南征,以老旧,每见劳问,数道称 嶷 之正直。”
《漢語大詞典》:玉架
(1).犹玉格。称道长的书架。 唐 王勃 《观内怀仙》诗:“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跡迷。”
(2).美石制的栖架。 唐 白居易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唐 王建 《伤韦令孔雀洞》诗:“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
《漢語大詞典》:云幌(雲幌)
(1).像布幔一样的垂云。 唐 杨炯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2).称道观中用的帷幕。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消磨尽緑鬢朱颜,恰离了云幌星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