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有才  拼音:yǒu cái
秉赋聪颖有才干。如:「他年少又有才,前途不可限量。」《明史。卷二○二。唐龙列传》:「龙有才,居官著劳绩。」《老残游记》第六回:「无才者抵死要做官,有才者抵死不做官,此正是天地间第一憾事!」
《國語辭典》:天授  拼音:tiān shòu
1.天所授与。《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唐。刘禹锡〈天论下〉:「在舜之庭,元凯举焉,曰舜用之,不曰天授。」
2.唐朝武后的年号(西元690~692)。
《漢語大詞典》:哲命
谓贤明的秉赋。《书·召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 孔 传:“自遗智命。” 孔颖达 疏:“智命谓有贤智,命由己来,是自遗也。”
分類:贤明秉赋
《漢語大詞典》:体分(體分)
(1).秉赋和素质。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 张良 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 韩信 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
(2).职分;身分。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至於体分冥固,道契不坠……其揆一也。” 李善 注:“言至於君臣之体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坠。” 宋 邵雍 《寄商守宋郎中》诗:“初返 洛 城无限事,闲人体分似相违。”
《漢語大詞典》:笔分(筆分)
写作的天资秉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汉舒 自是作手,惜其享年不永,未尽所长。其笔分甚高。”
《國語辭典》:笔资(筆資)  拼音:bǐ zī
1.书画、写字、作文的报酬。《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只将『带领兵马』四个字,写作『多带兵马』,我这元宝送为笔资。」
2.写作的天资。《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算计已定,如法阅卷,取了几个不整不齐,略略有些笔资的,大圈大点,呈上主司。」
《国语辞典》:命该如此(命该如此)  拼音:mìng gāi rú cǐ
命运就该如此。指人不能自主的秉赋与遭遇。《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严世兄叹息道:『也是我命该如此!』可怜下著大雨,就交了卷,冒著雨出来,在下处害了三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