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兵出无名(兵出无名)  拼音:bīng chū wú míng
没有正当的理由出兵打仗。亦可引喻为做事缺乏正当理由。《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也作「师出无名」。
《国语辞典》:站住脚(站住脚)  拼音:zhàn zhù jiǎo
1.停止行动。如:「小朋友正在草坪上嬉戏,看见校长来了,个个站住脚向校长问好。」
2.停留于某地。如:「经过多年的奋斗,他好不容易在这儿站住脚,因此不打算再迁回故乡了。」
3.理由充分,能坚持立场。如:「只要你站住脚儿,又何必管那些閒言閒语。」
《国语辞典》:理由书(理由书)  拼音:lǐ yóu shū
申述理由的文书。如:「你为什么这样做,写一份理由书来。」
《国语辞典》:宣战书(宣战书)  拼音:xuān zhàn shū
一国向他国表明作战理由及决心而提出的书面通知。
《國語辭典》:讹人(訛人)  拼音:é rén
以欺诈的手段骗人财物。《红楼梦》第一○四回:「倪二仗著有些力气,恃酒讹人。」
《漢語大詞典》:谎假(謊假)
假托理由请假。红楼梦第九二回:“这么冷天,已经告了假,又去,叫学房里説:既这么着,就不该告假呀。显见的是告谎假,脱滑儿。”
《國語辭典》:好说歹说(好說歹說)  拼音:hǎo shuō dǎi shuō
用尽各种理由或方式反覆请求或劝说。如:「他的态度本来十分坚决,经过大家好说歹说,他才愿意让步。」
《漢語大詞典》:出师无名(出師無名)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擭穽,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漢語大詞典》:出师有名(出師有名)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京剧《将相和》第一场:“ 赵 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
《漢語大詞典》:词正理直(詞正理直)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説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國語辭典》:词穷理尽(詞窮理盡)  拼音:cí qióng lǐ jìn
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
《國語辭典》:词穷理屈(詞窮理屈)  拼音:cí qióng lǐ qū
由于理由不充分,而无言以对。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出:「看他词穷理屈,任我羞惭,只自忍气吞声。」也作「理屈词穷」。
《漢語大詞典》:辞穷理屈(辭窮理屈)
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 鲜之 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 高祖 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罗拏苏伐剌那国:“沙门一闻究览,辞义无谬,以数百言辩而释之,因问宗致。外道辞穷理屈,杜口不酬。”
《國語辭典》:气壮理直(氣壯理直)  拼音:qì zhuàng lǐ zhí
理由正大充分,则气盛而无所畏惧。如:「若我们没做错事,大可以气壮理直,怕他作啥?」也作「理直气壮」。
《漢語大詞典》:闹丧(鬧喪)
(1).旧时办丧事所用的鼓乐。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后世遇丧用乐,名曰闹丧。”
(2).谓人死之后死者亲属找种种理由向丧主搅闹。 老舍 《牛天赐传》十六:“有两个办法可以避免闹丧:爸多给他们钱,或是爸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