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现实主义(現實主義)  拼音:xiàn shí zhǔ yì
哲学上指以实际的事实及状况为基础,而据以立说行事,并反映现实生活本质的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
《国语辞典》: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拼音:chāo xiàn shí zhǔ yì
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盛行的文学、艺术运动。主要启发于早期达达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实践非常强调方法论与体验的探索,并强调艺术作品是促进人的心理研究和发掘的手段。超现实主义以诗和绘画为主,反对理性主义、自然主义,以梦、潜意识、不合理的精神状态为内容,呈现具体且大胆的创作。其受佛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很大。
《漢語大詞典》:革命现实主义(革命現實主义)
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要求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國語辭典》: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現實主義)  拼音:pī pàn xiàn shí zhǔ yì
一种十九世纪盛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潮。以写实的态度反映社会,并以批判的精神揭露社会罪恶与贵族奢靡的生活。代表作家有英国狄更斯、法国巴尔札克、俄国托尔斯泰等。
《漢語大詞典》:梦景
梦一般的通常为超现实主义的景象。亦指“梦景画”
《国语辞典》:米罗(米罗)  拼音:mǐ luó
Miro Joan
人名。(西元1893~1983)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与毕卡索同为现代艺术的巨匠。作品多以各种符号、记号充满画面,描绘幻想的世界,色彩简单、造形描象没有浓淡和阴影,表现自己独特风格。抽象的构成是其中代表作品之一。
《國語辭典》:写实派(寫實派)  拼音:xiě shí pài
主张依据现实描写事物的艺术创作派别。
《國語辭典》:写实主义(寫實主義)  拼音:xiě shí zhǔ yì
十九世纪后期发生于欧洲的思想风潮。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主张在文艺作品中表现现实生活,本著科学精神,客观的描绘外在环境。影响遍及绘画、小说、戏剧等各层面。小说方面以巴尔扎客、福楼拜、左拉为代表;绘画方面则以库尔贝为代表。
分類: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