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壁上泥皮  拼音:bì shàng ní pí
糊在墙壁上的泥土。古代用以鄙称妻妾,表示犹如剥落后还可重涂的壁上泥一般卑微不受重视。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常言道,媳妇是壁上泥皮。」也作「墙上泥皮」。
《国语辞典》:冲积平原(冲积平原)  拼音:chōng jī píng yuán
地理学上指河流搬运的沙砾、泥土等在中下游地区堆积而成的广大平地。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国语辞典》:末子堆  拼音:mò zi duī
北方农民利用冬天农閒时,将河边或坑道旁的泥土挖起堆在门口,称为「末子堆」。等春天或秋天时和著粪散到地里。如:「在冬天没事时,我总是和其他小朋友,跳上末子堆上玩耍。」
《漢語大詞典》:堆墔
泥土积聚貌。
分類:泥土积聚
《漢語大詞典》:放瘀
把泥水引到地里,使泥土淤积,增加土地的肥力,扩大可耕面积。
《國語辭典》:挥金如土(揮金如土)  拼音:huī jīn rú tǔ
花钱像撒土一样。比喻极端浪费钱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己只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挥金如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少卿兄挥金如土,为甚么躲在家里用,不拿来这里我们大家顽顽?」
《漢語大詞典》:刮打嘴
一种玩具。用泥土塑成动物等形象,当中穿线,用以抽拉,发出响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一手拿着一具泥土塑成的‘刮打嘴’兔儿爷或猪八戒……一手挟着老母鸡。”
《漢語大詞典》:夯具
用来打夯的工具
用动力推动某些东西(如石块、垃圾、泥土)的工具
捣固混凝土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坝地(壩地)
在山沟里打坝,拦住从山上冲刷下的泥土而淤成的农田。 刘耀 《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群众把坝地看作是宝贝……为什么群众爱坝地呢?因为坝地有三大好处。”
《漢語大詞典》:挡泥板(擋泥板)
安置在各种车辆上的拦挡泥土的装置。
《國語辭典》:挡土墙(擋土牆)  拼音:dǎng tǔ qiáng
用于抵挡土石滑移的墙体结构物。可以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建造。
《漢語大詞典》:墔堆
泥土积聚貌。
分類:泥土积聚
《國語辭典》:泥沙俱下  拼音:ní shā jù xià
泥土和沙子随著河流冲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均混杂一起。清。袁枚《随园诗话》:「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漢語大詞典》:泥垡头(泥垡頭)
方言。泥土块。 陈登科 《活人塘》六:“地下的泥垡头,冻得如刀口一样的快,漫田过沟,高洼不平,比新铺的大马路上石子还硬。”
《國語辭典》:泥塑木雕  拼音:ní sù mù diāo
形容呆笨不灵活。《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就是泥塑木雕的人,也要有些显应。」《儒林外史》第六回:「那两位舅爷,王德、王仁,坐著就像泥塑木雕的一般,总不置一个可否。」也作「木雕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