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易地
(1).互换所处的地位。孟子·离娄下:“ 禹 、 稷 、 颜子 ,易地则皆然。”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
(2).交换土地。史记·张仪列传:“ 秦 要 楚 欲得 黔中 地,欲以 武关 外易之。 楚王 曰:‘不愿易地,愿得 张仪 而献 黔中 地。’”
平地。六韬·战车:“战於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汉书·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 匈奴 之众易挠乱也。”
《漢語大詞典》:实地(實地)
(1).指平地,地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今在絶岛中间,未到实地,性命也还是与龙王合着的哩。”《三侠五义》第十二回:“手搂丝绦,顺手而下,两脚落在实地。”
(2).实实在在。 王守仁 《大学问》附 明 钱德洪 曰:“学者果能实地用功,一番听受,一番亲切。”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三国 分立,战争最烈:生民不见俎豆之容,黔首唯覩戎马之跡,虽承 汉 末儒术之盛,已乏实地讲习之人,学之不明,文无足採。” 聂绀弩 《谈〈野叟曝言〉》:“实地招供,我没有看见过这样怕人的文章。”
(3).犹实际。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到了二十世纪,古人空想中的潜水艇,飞行机,是实地上成功了。” 郭沫若 《旋乾转坤论》:“那五个女儿假如听其自然,让那一位贫穷的农妇哺育下去,要求她们能够活周全,恐怕都是很难的事。这不是对于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实地示教吗?”
(4).事物发生或产生的地方;在现场(做某事)。 徐特立 《各科教学法讲座》:“比如光看矿石,就不如到矿山里去看看,因为矿山是矿石存在的条件,所以实物不如实地。” 靳以 《跟着老马转》:“﹝ 老马 ﹞下了班就忙不迭地跑到钢铁厂实地参观学习,还向钢铁厂的安全技术员认真讨教。”如: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 毛泽东同志 一九二七年到 湖南 作了三十二天的实地调查之后写成的。
《漢語大詞典》:皋陆(皋陸)
亦作“皐陆”。
(1).水边平地。史记·孝武本纪:“昔 禹 疏九江,决四瀆。閒者 河 溢皋陆,隄繇不息。”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皋,水旁地也。广平曰陆。”
(2).平原;平地。 唐 储光羲 《射雉词》:“原田遥一色,皐陆旷千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及规沮洳浅水之中,欲置寺基於是。邑人欣然从之,老幼负土,虽闺房妇女,亦以帬裾包裹瓦石填委其上,不旬月遂为皋陆。”
《漢語大詞典》:夷陆(夷陸)
平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夷陆,﹞平地。”
分類:平地
《漢語大詞典》:地坪
平地;平坦的场地。《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 迎春 与 綉春 在面前地坪上搭着舖。” 茹志鹃 《回头卒》:“三棵老椿树,一个小地坪,高宅基,青砖乌瓦门朝南。”
《漢語大詞典》:地平川
平地。白雪遗音·剪靛花·硃红一点:“记得你初到高楼上,双膝跪在地平川。”民歌《千年岩石把家搬》:“清泉象匹白棉布,天上挂到地平川。”
分類:平地
《漢語大詞典》:平洋地
平地。 清 无名氏 《江南情歌·要分离》:“要分离,大海变作平洋地;要分离,铁树开花落满地,分离两字切莫提起!”
分類:平地
《漢語大詞典》:平地
(1).平坦的地面。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多步兵,步兵利险; 汉 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歇鞍到平地,倏逢 锦城 乐。”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高原
(1).高地。 汉 扬雄 《羽猎赋》:“徽车轻武,鸿絧緁猎,殷殷軫軫,被陵缘阪,穷冥极远者,相与迾虖高原之上。” 唐 王维 《田园乐》诗之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2).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平地。
《漢語大詞典》:滩头(灘頭)
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 唐 刘禹锡 《送景玄师东归》诗:“滩头躡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水浒传》第五七回:“山寨中只教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
《漢語大詞典》:三农(三農)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漢語大詞典》:亭皋
亦作“ 亭皐 ”。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王先谦 补注:“亭当训平……亭皋千里,犹言平皋千里。皋,水旁地。” 南朝 齐 王屮《头陁寺碑文》:“膴膴亭皐,幽幽林薄。” 唐 张说 《奉和春日出苑应制》诗:“雨洗亭皋千亩緑,风吹梅李一园香。”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清 纳兰性德 《东风第一枝·桃花》词:“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
分類:水边平地
《漢語大詞典》:山脚
山接近平地的部分。 唐 崔橹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诗:“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遶山脚黄。” 宋 陆游 《野步书触目》诗:“最怜山脚水,撩乱入陂塘。”《老残游记》第一回:“好在我们山脚下有的是渔船,何不驾一隻去。”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五章:“将要下到山脚, 郭祥 让部队停止下来,在山坡上观察了一会儿。”
《漢語大詞典》:太原
地势较高的宽阔平地。后用为地名。书·禹贡:“既修 太原 ,至於 岳 阳。” 孔 传:“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 孔颖达 疏:“太原,原之大者…… 孔 以 太原 地高,故言高平,其地高而广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布濩閎泽,延曼太原。”
《漢語大詞典》:山坳
山间的平地;两山间的低下处。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此去儂家三十里,山坳聊可避风尘。”红楼梦第十七回:“雕甍綉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刘半农 《晓》诗:“几处炊烟,在山坳里徐徐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