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暴沓
残暴贪婪。新唐书·萧倣传:“ 令狐綯 用 李琢 经略 安南 , 琢 以暴沓免。”
分類:残暴贪婪
《漢語大詞典》:暴缪(暴繆)
残暴乖谬。繆,通“ 谬 ”。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 元 有天下……自塞外三帝,中原七帝,皆英武踵立,无一童昏暴繆之主。”
分類:残暴乖谬
《國語辭典》:暴虐无道(暴虐無道)  拼音:bào nüè wú dào
所做所为残暴狠毒,丧尽天良。《晋书。卷七四。列传。桓彝》:「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漢語大詞典》:雕鸷(鵰鷙)
猛禽。比喻残暴者。史记·刺客列传:“且以鵰鷙之 秦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分類:猛禽残暴
《國語辭典》:虐待  拼音:nüè dài
以苛刻残暴的态度对待他人或动物。《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西卿向县里说了,诬那田主虐待佃户,收人家一倍半的租粮。」
《漢語大詞典》:虐烈
残暴酷烈。后汉书·袁绍传:“歷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於 操 为甚。”
分類:残暴酷烈
《國語辭典》:胜残去杀(勝殘去殺)  拼音:shèng cán qù shā
残,暴戾凶恶的人。杀,代指死刑。胜残去杀语出《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指感化凶残的人,使其去恶从善,则可以废除死刑。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也作「捐残去杀」、「去杀胜残」。
《國語辭典》:兽心人面(獸心人面)  拼音:shòu xīn rén miàn
形容人凶狠残暴,如兽一般。参见「人面兽心」条。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八出:「害我把香罗自缠,你这兽心人面。」
《國語辭典》:人面兽心(人面獸心)  拼音:rén miàn shòu xīn
形容匈奴文化未开,不懂礼仪。语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后用以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也作「兽心人面」。
《國語辭典》:如狼似虎  拼音:rú láng sì hǔ
1.比喻威武勇猛。《水浒传》第七八回:「如今放著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兄长何足惧哉!」也作「如狼如虎」。
2.比喻极为凶暴残忍。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如今监收媳妇,公人如狼似虎,相公又生嗔发怒。」《儒林外史》第三回:「一声吩咐过了,两傍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
3.比喻动作迅速猛急。《精忠岳传》第一三回:「见了这些酒肴,也不听他们谈天说地,好似渴龙见水,如狼似虎的吃个精光,方才住手。」
《國語辭典》:杀人不眨眼(殺人不眨眼)  拼音:shā rén bù zhǎ yǎn
形容人非常狠毒残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其子士真就受武俊之节,官拜副大使,少年骄纵,倚著父亲威势,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活地狱》第一○回:「这盗首名唤梁亚梗,是本省人氏。广东人性气最是刚强,杀人不眨眼。」
分類:残暴
《國語辭典》:捐残去杀(捐殘去殺)  拼音:juān cán qù shā
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改用德治教化。参见「胜残去杀」条。《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漢語大詞典》:酷惨(酷慘)
残暴,惨酷。后汉书·独行传·戴就:“主者穷竭酷惨,无復餘方,乃卧 就 覆船下,以马通薰之。”
分類:残暴惨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