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0,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急管
水急
急景
危急
甚急
警急
急急
急急
事急
急须
急雪
急湍
急就
急贤
告急
《漢語大詞典》:急管
亦作“ 急筦 ”。 节奏急速的管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一:“古称《渌水》《白紵》,催絃急管为君舞。” 唐 杜甫 《夜闻觱篥》诗:“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筦復风湍。”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西看牕日犹嫌短。”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清 吴懋谦 《燕京秋怀》诗:“万里天涯真梦寐,征笳急管意茫茫。”
《骈字类编》:水急
宋书垣护之传元景以精兵配护之赴梁山及战护之见贼舟舰累水谓元谟曰今当以火平之即使队主张谈等烧舰风猛水急贼军以此败散司明一统志马湖府形胜地狭民稀山高水急 庾信 马裔神道碑武成二年被敕赴援信州鱼复道阻屡却岑彭荆门水急几沈吴汉公乃月峡先登瞿唐直上 常衮浮萍赋推移河海凌历隈澳溜缓则去迟水急则浮速 萧悫春庭晚望诗见山近下
分类:水急
《國語辭典》:急景  拼音:jí jǐng
光阴迅速。宋。楼钥〈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诗:「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國語辭典》:危急  拼音:wéi jí
危险急迫。《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张既》:「今武威危急,赴之宜速。」《三国演义》第九回:「忽然飞马报来,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
《韵府拾遗 缉韵》:甚急
史记项羽纪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漢語大詞典》:警急
危急。六韬·绝道:“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审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衝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於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即有警急,前后相救。” 唐 杜甫 《夕烽》诗:“照 秦 通警急,过 陇 自艰难。”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目下边报警急,若要打仗,我们是不去的。”
分類:危急
《高级汉语词典》:急急  拼音:jí jí
急速的样子
《國語辭典》:急急  拼音:jí jí
很急切。《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只见城门已开,关公催车仗急急出城。」《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听了,急急往前奔著走。」
《国语辞典》:事急  拼音:shì jí
事情紧急、危急。《三国演义》第二回:「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元礼顾不得别人,事急计生,耸身跳出后窗。」
《漢語大詞典》:急须(急須)
(1).煮茶、暖酒器名。 宋 黄裳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寄向仙 庐 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 明 都卬 《三馀赘笔·急须仆憎》:“ 吴 人呼暖酒为急须……急须者,以其应急而用。”
(2).一说古为便溺器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饮器:“近时人又以贮酒之器谓之急须,亦止为一饮字讹之。殊不知古人以溺器为急须,乃应急而须待之者,反又不知其义,可笑。”
《分类字锦》:急雪
杜甫 急雪舞回风。
分类:
《國語辭典》:急湍  拼音:jí tuān
急速的水流。唐。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國語辭典》:急就  拼音:jí jiù
急于图功。指速成。《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分類:速成匆促
《國語辭典》:急就篇  拼音:jí jiù piān
书名。汉代史游撰,四卷。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全书依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三句、四句、七句韵语,以为儿童识字之用。也称为「急就章」。
《漢語大詞典》:急贤(急賢)
重贤;急于求贤。 南朝 梁 任昉 《求荐贤士诏》:“庶同则哲之明,称朕急贤之旨。”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学士来。时 元崇 为翰林学士,中外荣之。自古急贤待士,帝王如此者,未之有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先是 高宗 南渡,急贤如饥渴。”
分類:急于求贤
《國語辭典》:告急  拼音:gào jí
1.因急难而请求紧急救援。《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2.情势紧张危险。《三国演义》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