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啾啾
(1).象声词。鸟兽虫的鸣叫声。《楚辞·九歌》:“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古乐府·陇西行》:“凤皇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鼠:“蛇出,吐死鼠於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2).象声词。吹奏管乐声。 晋 潘岳 《闲居赋》:“管啾啾而并吹。”
(3).象声词。泛以象各种凄切尖细的声音。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溼声啾啾。” 管桦 《不要让汽灯灭了》:“时常有一颗两颗流弹,啾啾的从房顶飞过去。”
《漢語大詞典》:七星
(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 孙希旦 集解:“七星,南方朱鸟之第四宿。”
(2).指北斗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 李冰 造七桥,上应七星。” 闻捷 《生活的赞歌·夜过玉门》:“我指着山顶的几点灯光,说它是永恒的北斗七星。”
(3).七个星形的黑子或饰物。晋书·桓温传:“ 温 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宋史·舆服志三:“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
(4).古乐器名,属管乐。通典·乐四:“七星,不知谁所作,其长盈寻。”宋史·乐志四:“大晟匏有三色:一曰七星,二曰九星,三曰闰餘,莫见古制。”
《漢語大詞典》:急管
亦作“ 急筦 ”。 节奏急速的管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一:“古称《渌水》《白紵》,催絃急管为君舞。” 唐 杜甫 《夜闻觱篥》诗:“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筦復风湍。”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西看牕日犹嫌短。”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 清 吴懋谦 《燕京秋怀》诗:“万里天涯真梦寐,征笳急管意茫茫。”
《漢語大詞典》:清吹
犹清风。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徐勉 《鹊赋》:“逢翳薈而翔集,乘清吹而西东。”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九:“水滨以旷而气舒,鱼鸟风云,清吹远目,自与知者之气相应。”
清越的管乐,如笙笛之类。 晋 陶潜 《述酒》诗:“王子爱清吹,日中翔 河 汾 。”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不见 栢梁 铜雀 上,寧闻古时清吹音。”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送远曲》:“一为清吹激,潺湲伤别巾。”
《漢語大詞典》:管乐(管樂)
(1).以管发声的乐器及其所奏的音乐。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箎》:“箎,管乐,十孔,长尺一寸。” 汉 蔡邕 独断:“王者必作四夷之乐以定天下之欢心,祭神明和而歌之,以管乐为之声。”
(2). 管仲 与 乐毅 的并称。两人分别为 春秋 时 齐国 名相, 战国 时 燕国 名将。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盘桓,俟时而动,遐想 管 乐 ,远明风流。”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诸君推 管 乐 ,之子慕 巢 夷 。” 明 张简 《醉樵歌》:“ 管 乐 本是王霸才, 松 乔 自有烟霞具。” 清 黄鷟来 《送王远斋回会稽》诗:“閒心方 管 乐 ,逸气凌 絳 灌 。”
《漢語大詞典》:吹律
(1).吹奏律管。律为阳声,故传说可以使地暖。艺文类聚卷九引 汉 刘向 《别录》:“ 邹衍 在 燕 ,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穀生,今名 黍谷 。” 唐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诗:“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唐 刘禹锡 《与刑部韩侍郎书》:“春雷一振,必歆然翘首与生为徒,况有吹律者召东风以薰之,其化也益速。”
(2).指吹奏管乐。 明 杨慎 《凤赋》:“遂乃命 伶伦 断 嶰谷 之竹,吹律写凤之音; 素女 调三舌之簧,炙笙象凤之翼。”
《漢語大詞典》:竹肉
(1).亦称“ 竹菰 ”。生在朽竹根节上的菌类。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 江 淮 有竹肉,生竹节上,如弹丸,味如白鸡。”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竹蓐:“﹝ 藏器 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鸡子,似肉臠,有大毒。’……此即竹菰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
(2).晋书·孟嘉传:“ 桓温 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 嘉 答曰:‘渐近使之然。’”丝,弦乐;竹,管乐;肉,歌喉。后以“竹肉”泛指器乐与歌唱。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 林铁崖 ﹞每当讌会,竹肉閒作,或值徜徉山水之际,时而意得忘言。”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六:“俎膾飞沉竹肉喧,侍郎十日敞清樽。”
《漢語大詞典》:韶舞
(1). 舜 时乐舞名。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 何晏 集解:“《韶》, 舜 乐也。尽善尽美,故取之。”汉书·儒林传序:“称乐则法《韶舞》。”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忽有一人,长丈餘,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 何 云:‘君曾见《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
(2).亦作“ 韶武 ”。 明 代教坊司官职。掌管乐舞。明史·职官志三:“教坊司奉鑾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并从九品。”《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你这狗材,到明日只好做个韶武。”《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得了这等美官,拿出五六十两银子来赏人,我们报一个凤仪韶舞他也给我们几十两银子,难道你连个凤仪韶舞也不如了。”
《漢語大詞典》:下管
古代举行大祭等仪式,奏管乐者在堂下,故称管乐器为“下管”。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孔颖达 疏:“经言不管,知是堂下乐也。”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朄。大饗亦如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下管,吹管者在堂下。” 贾公彦 疏:“凡乐,歌者在上,匏竹在下,故云下管播乐器。下管即笙簫及管皆是。”文选·陆机〈文赋〉:“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吕向 注:“堂上歌《鹿鸣》,堂下吹下管,管声疾,与《鹿鸣》雅声不相和叶。”
《漢語大詞典》:小唱
(1).古代俚歌。 南朝 梁简文帝 《上菩提树颂启》:“臣闻击辕小唱,有慕风雅; 巴 人浅曲,实仰阳春。”
(2).乐曲体裁之一,由管乐伴奏;后演变成为民间曲艺。 宋 张炎 词源·音谱:“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觱篥合之,其音甚正。”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记胜·瓦舍众伎》:“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不要砌末,只要小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小唱以琵琶、絃子、月琴、檀板合动而謌。”
(3).指从事小唱曲艺的艺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今年至都,在 黄贞甫 礼部坐中,见二三小唱,窄袖急装若远游者,来叩首,云谢别。” 明 汤显祖 《邯郸记·骄宴》:“﹝外甥﹞是当今第一名小唱。”
《漢語大詞典》:杂吹(雜吹)
谓多种管乐合奏。 唐 刘景复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繁弦已停杂吹歇,胜儿调弄逻娑拨。”
分類:管乐合奏
《漢語大詞典》:豪吹
豪壮的管乐声。 宋 秦观 《黄楼赋》:“发哀弹与豪吹兮,飞鸟起而参差。”
分類:豪壮管乐
《漢語大詞典》:肉竹
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武昌 孟嘉 作 庾太尉 州从事。” 刘孝标 注引《孟嘉别传》:“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言甫毕,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復可闻言笑。”
《漢語大詞典》:断籁(斷籟)
不连续的管乐声。 宋 苏辙 《招隐亭》诗:“竹风吹断籟,湖月转车轮。”
《漢語大詞典》:竹肉丝(竹肉絲)
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管乐;肉,声乐;丝,弦乐。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清歌侑豪酌,韵以竹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