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律身
犹律己。 唐 杜牧 《卢搏除庐州刺史制》:“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身。”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晦迹樵客,庐於西巖石室,律身守道,如居千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吴门 石琢 堂 殿撰 韞玉 ,以文章伏一世。其律身清谨,实不愧道学中人。”
分類:律己
《漢語大詞典》:率己
犹律己。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二:“ 查道 以谨俭率己,为龙图阁待制,每食必尽一器,度不胜,则不復下筯,虽蔬茹亦然。”
分類:律己
《國語辭典》:克己  拼音:kè jǐ
1.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宋。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太宗仁圣宽厚,克己裕人,几至刑措。」
2.节俭、俭省。如:「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克己了大半辈子,都拿去捐资兴学。」
3.旧时称物价便宜、低廉为「克己」。《官场现形记》第八回:「陶子尧道:『这个自然,价钱克己点。』」《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现在学堂开的多了,所以敝学堂格外克己,以广招徕。」
《國語辭典》:克己复礼(克己復禮)  拼音:kè jǐ fù lǐ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晋书。卷四六。李重传》:「然古之厉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岩穴,或隐迹丘园,或克己复礼,或耄期称道,出处默语,唯义所在。」
《國語辭典》:恭己  拼音:gōng jǐ
1.恭肃己身。《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强臣专政,天子无权。《资治通鉴。卷六四。汉纪五十六。献帝十年》:「时政在曹氏,天子恭己。」
《漢語大詞典》:奉公克己
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东观汉记·周泽传:“﹝ 泽 ﹞为 澠池令 ,奉公克己。”
《国语辞典》:瘠己肥人  拼音:jí jǐ féi rén
律己严苛,待人宽厚。《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善俊传》:「僚属争言用度将不足,善俊曰:『吾将瘠己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