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己(體己)  拼音:tǐ ji
1.个人的私蓄。《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也作「梯己」。
2.私下、亲自。《红楼梦》第四四回:「又体己给鲍二些银两,安慰他说:『另日再挑个好媳妇给你。』」也作「梯己」。
3.亲密、知心的。《红楼梦》第二七回:「显见的是哥哥妹妹了,丢下别人,且说体己去,我们听一句儿就使不得了。」也作「梯己」、「贴己」。
《漢語大詞典》:体己人(體己人)
贴心人;心腹人。 元 杨瑀 山居新话:“尝见 周草窗 家藏 徽宗 在 五国城 写归御批数十纸,中间有云‘可付体己人’者,即今之所谓梯己人,因方音之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这一位 惲掌柜 ,是 周中堂 跟前头一个体己人。”
分類:心腹
《漢語大詞典》:铜户(銅户)
制造铜器的家庭作坊。宋史·食货志下二:“ 麻潭 鹅羊山 ,铜户数百餘家,钱之不坏於器物者无几。”
《漢語大詞典》:梭布
家庭木机所织之布。 明 陈罴斋 《跃鲤记》第十折:“那一日买一疋大梭布,我问他与那一个做衣服?也説与婆婆庆寿。”白雪遗音·马头调·货郎儿:“还有那,桃花宫粉臙脂片,软翠花冠,红緑梭布。”《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到第二日,买了一疋洗白夏布,一疋青夏布,四疋蓝梭布,两疋毛青布。”
分類:家庭
《国语辞典》:逃家  拼音:táo jiā
逃离家庭。如:「他自从交了坏朋友之后,经常逃家在外游荡。」
《国语辞典》:搭饭(搭饭)  拼音:dā fàn
个人不煮饭,而预付伙食费与机关团体或其他家庭共膳。如:「单身汉一人在外,吃住都不方便,还不如与人搭饭,既省事又方便。」也称为「搭伙」。
《國語辭典》:第三者  拼音:dì sān zhě
1.当事双方以外的人或团体。如甲乙两方订定契约,而须负连代保證责任的丙方,即为第三者。
2.夫妻外遇的对象或情侣移情的对象。如:「那对情侣因第三者的介入而告分手。」
《漢語大詞典》:牧户
牧区中以畜牧为业的家庭。 张庆桑 《博巴金珠玛》第十一章:“他把我们家当作地狱,许多牧户的毡房他都去过了,唯独没有往我家走过一次。”
《國語辭典》:搅家精(攪家精)  拼音:jiǎo jiā jīng
旧称扰乱家庭的女人。如:「妳这个搅家精!把我丈夫勾引到那里去了?」《程乙本红楼梦》第八○回:「薛蟠亦无别法,惟悔恨不该娶这搅家精。」
《國語辭典》:家务事(家務事)  拼音:jiā wù shì
1.家中的日常事务。如:「她经常帮忙做家务事。」也作「家务」。
2.家庭中所争执的事。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我有句话苦劝你,则咱这家务事不许外人知。」《红楼梦》第五五回:「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简称为「家务」。
《國語辭典》:纨裤子弟(紈褲子弟)  拼音:wán kù zǐ dì
浮华不知人生甘苦的富家子弟。《东欧女豪杰》第五回:「那纨裤子弟,平日最喜合那些无赖来往。」
《國語辭典》:无家可归(無家可歸)  拼音:wú jiā kě guī
失去家庭,没有地方可以投奔依靠。《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操闻报大惊曰:『兖州有失,使吾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图之!』」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二五出:「我已无家可归,那望这个日子,师父升坐,待弟子拜礼,请赐法名。」也作「无家可奔」。
《漢語大詞典》:窝子班(窩子班)
家庭培育的戏班。《歧路灯》第七七回:“那也是 山东 大乡绅养的窝子班。因戏主病故,那老太太拿定主意,説戏班子在家住着不好,一定不论贵贱要卖。”
《國語辭典》:天伦之乐(天倫之樂)  拼音:tiān lún zhī lè
家人团聚时的欢乐。《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也作「天伦乐」。
《國語辭典》:一夫一妻制  拼音:yī fū yī qī zhì
男女配偶以一人为限的婚姻制度。也称为「单婚制」。
《國語辭典》:一家一计(一家一計)  拼音:yī jiā yī jì
一个家庭。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相守三朝五夕,说甚一家一计。」《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将来把你嫂子也从京里接到南京来,和兄弟一家一计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