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诈戾(詐戾)
奸诈暴戾。 明 归有光 《家谱记》:“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於其间。”
分類:奸诈暴戾
《國語辭典》:诈奸不及(詐奸不及)  拼音:zhà jiān bù jí
奸诈无赖。《水浒传》第五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径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分類:奸诈
《漢語大詞典》:玩奸(玩姦)
玩弄奸诈的手段。荀子·非十二子:“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姦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
分類:玩弄奸诈
《漢語大詞典》:文奸济恶(文姦濟惡)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均是儒也,而有君子小人之辨,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姦济恶,皆学之力也。”
《漢語大詞典》:态臣(態臣)
奸诈之臣。态,通“ 慝 ”。荀子·臣道:“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説,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
分類:奸诈
《国语辞典》:奸人之雄(奸人之雄)  拼音:jiān rén zhī xióng
奸诈有权势的政治人物。《荀子。非相》:「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谵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汉。荀悦《前汉纪。卷二九。孝哀皇帝纪》:「孙宠、息夫躬,辨足以移众,权足以独立,奸人之雄,宜时罢退。」
《国语辞典》:污吏黠胥(污吏黠胥)  拼音:wū lì xiá xū
黠胥,聪明狡诈的小吏。污吏黠胥指贪赃枉法、狡猾奸诈的官吏。宋。陆九渊〈与赵子直书〉:「比来道路田亩,皆鼓盛德,污吏黠胥,颇亦歛戢。」
《国语辞典》:大奸似忠  拼音:dà jiān sì zhōng
形容人外表看似忠厚老实,内心却是奸诈险恶。也作「大奸似忠」。
《国语辞典》:老滑头(老滑头)  拼音:lǎo huá tóu
狡狯奸诈的人。如:「那傢伙是个老滑头,专会佔人便宜。」《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也是个老滑头,听他说总不肯迎上去。」
分类:狡狯奸诈
《漢語大詞典》:花花肠子
比喻奸诈的计谋。例如:满脑子的花花肠子。
指有奸诈心计之人。例如:别听那花花肠子瞎吹。
《漢語大詞典》:诡歹(詭歹)
虚伪奸诈。 宋 朱熹 《通鉴室记》:“然其所谓术者,又岂阴险诡歹、朝三暮四之谓哉,亦语夫所以处事之方而已矣。”
分類:虚伪奸诈
《國語辭典》:呆里撒奸(呆裡撒奸)  拼音:dāi lǐ sā jiān
表面上装傻,背地里使奸诈。《金瓶梅》第八六回:「你休呆里撒奸,两头白面,说长并道短!」
《國語辭典》:刁诈(刁詐)  拼音:diāo zhà
狡猾奸诈。如:「他为人刁诈,处处蒙哄设计,占人便宜。」《六部成语注解。刑部》:「刁蹬用强:以刁诈之言强词夺理也。」《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为人刁诈,地方上百姓怕得他如狼似虎。」
分類:狡猾奸诈
《漢語大詞典》:谌杵(諶杵)
谓奸诈之人伪托真诚。管子·任法:“然故諶杵习士,闻识博学之人不可乱也。” 尹知章 注:“杵所以毁碎於物者也。谓姦诈之人,伪託於諶,以毁君法。”一说当作“堪材”,谓材力强胜能任事者。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孙诒让 曰:“‘諶杵’当为‘堪材’,皆形之误也……堪材谓材力强胜能任事者,与《吕览》堪士义同。”
《國語辭典》:揣奸把猾  拼音:chuǎi jiān bǎ huá
心怀奸诈,行为狡猾。《孤本元明杂剧。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