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悲  拼音:dà bēi
1.极度悲伤。如:「年纪大的老人,由于心脏病或血压的关系,不能大喜大悲。」
2.想要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心。南朝陈。慧恺〈摄大乘论序〉:「大悲平等,诱进靡穷。」
《国语辞典》:大悲心  拼音:dà bēi xīn
菩萨常思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愿心。《罗摩伽经。卷中》:「善哉!善哉!善来童子,专求大乘,摄取众生,救护一切众生,生柔软心、正直心、深心,求佛法心、起大悲心,向普贤行。」
《国语辞典》:大悲忏(大悲忏)  拼音:dà bēi chàn
根据大悲咒而作的忏法。最早是宋朝僧人知礼编制,清初高僧读体再重编,是诸忏法中最流行的一种。《红楼梦》第一三回:「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
《国语辞典》:大悲水  拼音:dà bēi shuǐ
放置净水,由长期持念大悲咒的修行人,以诵念的方式加持。此水称为「大悲水」。汉地的佛教徒相信,饮用大悲水,会有种种的功德利益,故在民间颇为流行。
《國語辭典》:大慈大悲  拼音:dà cí dà bēi
大慈,佛家用语,指爱一切众生;大悲,指拯救一切受苦难的人。「大慈大悲」形容救度众生的广大慈悲。《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亦形容人心肠好,非常慈悲。《水浒传》第四回:「万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國語辭典》:大悲咒  拼音:dà bēi zhòu
佛教咒语之一。代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之内證功德的真言。载于菩提流志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金刚智译的《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不空译的《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及其他译家所翻译的密续中。但咒文各经互异。现在通行的〈大悲咒〉,系出自伽楚达磨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是汉地佛教徒最常持念的咒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