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瘗玉埋香(瘞玉埋香)  拼音:yì yù mái xiāng
比喻美女亡殁。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回头乐事浮云改,瘗玉埋香今几载。」
《漢語大詞典》:瘗敛(瘞歛)
犹收殓埋葬。新唐书·李训传:“是时暴尸旁午,有詔弃都外,男女孩婴相杂厕。淹旬,许京兆府瘞歛,作二大冢,葬道左右。”
分類:收殓埋葬
《國語辭典》:停灵(停靈)  拼音:tíng líng
人死埋葬前先将棺木暂厝,供人祭吊。《红楼梦》第六九回:「贾琏忙命人去开了梨香院的门,收拾出正房来停灵。」
《國語辭典》:停柩  拼音:tíng jiù
停放灵柩。通常指灵柩在埋葬前,暂时停放于家中。《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择时入敛,已毕,停柩在堂。」
《漢語大詞典》:刑徒砖(刑徒磚)
东汉 时代埋葬刑徒时所刻的文字砖,和刑徒一同埋入坑内。上刻刑徒部属、来自何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内容。
《国语辞典》:抛尸露骨(抛尸露骨)  拼音:pāo shī lù gǔ
人死后尸骨未经埋葬,暴露在外。清。李渔《奈何天》第二一出:「问你讨一口好棺木,省得死在他家,盛在几块薄板之中,后来要抛尸露骨。」
《国语辞典》:卖身葬父(卖身葬父)  拼音:mài shēn zàng fù
因家境贫寒,父死无钱埋葬,只好将自己卖入富豪之家为仆役,得钱葬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事到头来不自由,只得手中拿个草标,将一张纸写著:『卖身葬父』四字,到灵匮前拜了四拜。」
《国语辞典》:葬身之地  拼音:zàng shēn zhī dì
埋葬尸体的地方。如:「死无葬身之地」。
分类:埋葬尸体
《国语辞典》:滥葬(滥葬)  拼音:làn zàng
胡乱而没有规划的埋葬。如:「未经核发许可而滥葬者,依殡葬管理条例规定裁罚。」
《国语辞典》:墓坑  拼音:mù kēng
埋葬死者的坑穴。
分类:埋葬死者
《国语辞典》:葬仪社(葬仪社)  拼音:zàng yí shè
负责办理丧葬仪式,提供埋葬用具的店铺。
《国语辞典》:乱葬埂(乱葬埂)  拼音:luàn zàng gěng
埋葬无主尸骨的墓地。《红楼梦》第六九回:「既是二房一场,也是夫妻之分,停五七日,抬出去,或一烧,或乱葬埂上埋了完事。」也称为「乱葬岗」。
《国语辞典》:乱葬岗(乱葬岗)  拼音:luàn zàng gāng
埋葬无主尸骨的墓地。通常在荒野人烟罕至的高地上。如:「听说这座乱葬岗,不久后将被开辟成游乐区。」也作「乱坟岗」、「乱葬岗子」、「乱葬埂」。
《国语辞典》:棺材本  拼音:guān cai běn
买棺材的钱。泛指埋葬的费用。《水浒传》第二四回:「乾娘,端的与我说得这件事成,便送十两银子与你做棺材本。」
《漢語大詞典》:卷席而葬
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后汉书·梁鸿传:“父 让 , 王莽 时为城门校尉,封 修远伯 ,使奉 少昊 后,寓於 北地 而卒。 鸿 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國語辭典》:掘墓人  拼音:jué mù rén
为亡者挖掘坟墓的人。后比喻为由自身所培养出来取代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