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四日
书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传禹娶涂山之国历辛壬癸甲四日而即往治水 诗抱衾与裯疏内则注云诸侯取九女侄娣两两而御则三日也次两媵则四日也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是五日之中一夜夫人四夜媵妾夫人御后之夜则次御者抱衾而往其后三夜御者因之不复抱也四夜既满其来者又抱之而还以后夜夫人所专不须帐也师左传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晋师为食于郑郊 逆以至声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而后食上汉书陈汤传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 书愿发城郭燉煌兵以自救上召汤示以会宗奏汤曰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今围会宗者人众不足以胜会宗唯陛下勿忧上曰奈何其解可必乎度何时解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因对曰已解矣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四北史魏收传见一日下 水经注平都县有市肆 日一会
分类:四日
《漢語大詞典》:重明节(重明節)
农历九月四日, 宋光宗 赵惇 生日。 宋 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臣等不胜大愿,请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宋史·光宗纪:“辛巳,以生日为重明节。”
《国语辞典》: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  拼音:běi dà xī yáng gōng yuē
西元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美、英、法、加拿大、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挪威、丹麦、冰岛、义大利、葡萄牙等十二个原始缔约国所订立的公约,后有希腊、土耳其、西班牙、德国……等十六国相继参加,共计二十八国。其目的是针对独立国协共产势力实行集体防禦政策,该条约的第五条款规定,任何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即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武装攻击,必须共同抗禦和支援。但这项条款一直到冷战结束都没有被动用。
《国语辞典》:天安门事件(天安门事件)  拼音:tiān ān mén shì jiàn
1.四五运动。西元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群众因对中共四人帮政权不满,借悼念周恩来逝世之名,云集天安门广场示威,后遭中共中央下令镇压,逮捕异议人士。
2.六四事件。西元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大学生因对中共邓小平政府不满,借悼念胡耀邦所引发的学生示威运动,而导致中共军队进行武力镇压,血洗广场,民众、学生死伤惨重。也称为「六四惨案」。
《国语辞典》:雅尔达会议(雅尔达会议)  拼音:yǎ ěr dá huì yì
西元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至十二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前苏联总理史达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达港所举行的会议。会中决定击破德国的方策,战后世界的措置,及大陆东北、外蒙地区处置之方。
《国语辞典》: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拼音:běi dà xī yáng gōng yuē zǔ zhī
西元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所成立的一个组织。目的在抵抗前苏联共产势力,共同防卫西欧安全。英文简写为NATO。简称为「北约」、「北约组织」。苏联解体后,北约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国语辞典》:美国独立宣言(美国独立宣言)  拼音:měi guó dú lì xuān yán
西元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代表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统治,所发表的独立宣言。全文主要由杰佛逊写成,旨在表明美国将建立一个尊重自然人权的政府,让人民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
《国语辞典》:国立历史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  拼音:guó lì lì shǐ bó wù guǎn
民国四十四年十二月四日筹设于台北,隶属于教育部。以教育性质为主旨,掌理本国历史文物、美术品的蒐集、展览及有关业务的研究考订等事宜。设有研究、典藏、展览等组。
《国语辞典》:文艺节(文艺节)  拼音:wén yì jié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平各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黎和会擅将德国在华权利转让予日本。此一爱国运动,后演变为新文化运动。二十八年,国民政府采纳中国青年联合会建议,将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三十三年又改依中国文艺协会建议,将五月四日定为文艺节,另订青年节为三月二十九日。三十九年五月四日中国文艺协会成立时,正式呈请政府核定是日为「文艺节」。
每月十四日
【三藏法数】
此日四天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
【三藏法数】
此日四天王遣四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人于此日,宜加修善,是名斋日。
四日出
【三藏法数】
四日出时,四大海水,深千由旬,亦皆乾竭。
十四日
【三藏法数】
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贤劫千佛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贤者,劫名;谓此劫中,多贤人也。)
二十四日
【三藏法数】
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则灭除众苦,长养诸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