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函谷(凾谷)
见“ 函谷 ”。
《漢語大詞典》:函谷
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分類:函谷关
《漢語大詞典》:函关(函關)
函谷关 的省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二:“ 函关 絶无路, 京洛 化为丘。”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丸泥封 函关 ,长缨繫 南越 。” 清 顾炎武 《古北口》诗之二:“山中鹿角都除却,便似 函关 日夜开。”
分類:函谷关
《國語辭典》:函丈  拼音:hán zhàng
对老师的尊称。因旧时讲席间相隔一丈,以容人听讲,故有此称。
《國語辭典》:琅函  拼音:láng hán
1.书箱。唐。韦庄〈李氏小池亭十二韵〉:「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2.尊称他人的书信。也作「琅函」。
3.道书。也称为「琅简蕊书」。
《國語辭典》:琅函(瑯函)  拼音:láng hán
尊称他人的书信。《福惠全书。卷三二。升迁部。四六禀启附》:「伏愿琅函再锡,玉节频膺。」也作「琅函」。
分類:道书
《骈字类编》:一函
唐 陆龟蒙 送友人之湖上 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宁作置书邮。
唐 陆龟蒙 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 一函迢递过东瀛,祗为先生处乞铭。
《漢語大詞典》:枕函
(1).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六:“偶然楼上捲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花月痕》第三回:“﹝ 红卿 ﹞説毕,便唤丫头取钥匙,向枕函检出浣花笺数纸,递给 痴珠 。”
(2).谓珍藏。 胡适 《跋郎兆玉刻本〈墨子〉》:“购求四方,得 江右 芝城 铜板活字缮本,乃 陆北川 先生所枕函。”
《國語辭典》:玉函  拼音:yù hán
玉质的书匣,多用以珍藏贵重的物品。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金阙传本枝,玉函留宝历。」
《漢語大詞典》:玉函方
(1).医书名。 葛洪 撰。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别病名,以类相续,不相杂错。”
(2).泛指具有奇效的验方。 宋 陆游 《秋思》诗:“若得三山安乐法,不须更觅玉函方。”
《國語辭典》:崤函  拼音:yáo hán
崤山和函谷关的合称。在军事地位上,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险要之地。《文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漢語大詞典》:石函
亦作“ 石圅 ”。 石制的匣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城南里餘有神庙,世谓之 张明府祠 。庙前有圭碑,文字紊碎,不可復寻。碑侧有小石函。” 唐 温庭筠 《老君庙》诗:“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明 方孝孺 《题〈萧翼赚兰亭图〉》:“玩之没身,纳诸陵寝,石函铁匣,錮於山陵之下,其藏护亦固矣。”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唐玉潜玨》:“夜窃其骨归,石圅抵金縢。”
分類:匣子
《漢語大詞典》:金函
金匣。北史·赤土传:“以铸金为多罗叶,隐起成文以为表,金函封之,令婆罗门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其玉之香,可闻於数百步,虽鏁之金函石匱,终不能掩其气。” 明 唐顺之 《送樊大夫会朝长至》诗:“天子迎阳疏玉户,羣方献寿拜金函。”
《漢語大詞典》:函书(函書)
书信。《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谨奉所齎函书一封。” 宋 陆游 《答吴提宫启》:“伏蒙讲修拜礼,惠示函书,温乎其容若加亲,粲然有文以相接。” 明 李东阳 《进〈大明会典〉礼毕有述》诗:“启龠纳青简,函书献紫宸。”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函夏  拼音:hán xià
中国。《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群黎欣戴,函夏同庆。」
分類:全国
《國語辭典》:发函(發函)  拼音:fā hán
发寄书信。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发函伸纸,朗若披云。」也作「发信」。
《國語辭典》:瑶函(瑤函)  拼音:yáo hán
1.尊称他人的信函。唐。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也作「瑶笺」。
2.珍贵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