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银水(銀水)  拼音:yín shuǐ
1.银子的成色。《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是价钱上相让多了,银水要足纹的。」
2.汇率。如:「最近英镑的银水很低。」
《漢語大詞典》:银折(銀折)
银元宝或银辅币兑换银元的贴补、折扣。《“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四》:“昨日南北市各钱庄,均已开市照常兑换……银折涨至钱六分。”参见“ 银水 ”。
《國語辭典》:银水(銀水)  拼音:yín shuǐ
1.银子的成色。《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是价钱上相让多了,银水要足纹的。」
2.汇率。如:「最近英镑的银水很低。」
《漢語大詞典》:收兑
谓收进和兑换银钱。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这是租簿,这是文券,这是收兑的天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总论》:“而钱穀之重,祗在催徵、比较、拆贮、解给与漕项收兑数者而已。”亦指货币的兑换。《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收兑比值仍按照现在牌价。”
《国语辞典》:平色  拼音:píng sè
平,银量的轻重。色,银质纯度的高低。平色指旧时用生银买卖兑换,须兼计二者,以决定价值的高低。
《漢語大詞典》:补水(補水)
由于货币成色、价值的不等,兑换时给予一定的贴补费,谓之补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 理之 笑道:‘光板和烂板比较,要伸三分多银子的水;你用出去,不和他讨补水,他那得不疑心你用铜银呢。’”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账房:]啊哟,中央纸吗?那是不行的!我们收的都是毫洋,而且都是新毫,(指着搭裢)不信你看。[ 王素薇 :]我们照市价补水就是。”
《國語辭典》:贴换(貼換)  拼音:tiē huan
把旧的器物折价后,补上差价,与商家交换新的商品。如:「欢迎大家拿旧的饮水器来贴换新的。」
《漢語大詞典》:换兑
原指货币兑换。引申为以命抵命。《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犯夜的到拿住巡更的了,教汉子踢我。我和你这淫妇换兑了罢,要这命做甚么!”
《漢語大詞典》:钱店(錢店)
专营兑换业务的小钱庄。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市卖》:“钱店、银号兑换压岁金银小梅花、海棠元寳。” 徐珂 《清稗类钞·农商·京师钱市之沿革》:“银钱二票,为票号、钱店、香蜡铺所发行,其数多寡无定……一旦拙於调度,营业失败,则受其害者不知其几千百万矣。”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因为我们惯熟了,恰如钱店伙计的看见钞票一样,知道什么是通行的,什么是该打折扣的,什么是废票,简直要不得。”
《國語辭典》:外汇(外匯)  拼音:wài huì
依据台湾《管理外汇条例》第2条规定,外汇系指外国货币、票据及有价證券。
《国语辞典》:蜡铺(蜡铺)  拼音:là pù
原为专售蜡烛的商店,后多兼业捲烟、煤油、兑换等,而仍因其旧名。
《國語辭典》:承兑(承兌)  拼音:chéng duì
汇票之被发票人向持票人表示付款的承诺,称为「承兑」。
《漢語大詞典》:毛水
(1).谓皮毛表面。 明 沈自晋 《翠屏山》末折:“只见一隻黄狗走过,肥泛得及,毛水亦乾浄。”
(2).妓院仆役。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娼家僕曰毛水。”
(3).旧时兑换金银,因含有杂质而按比率予以扣除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衣牌
旧时 上海 钱业市场用语。银元一元兑换铜元的行市。因最初由估衣业挂牌开岀,故称。
《国语辞典》:炉神老君(炉神老君)  拼音:lú shén lǎo jūn
民间行神之一。民间冶工、金银匠与兑换商所祭祀的神。
《国语辞典》:外汇存底(外汇存底)  拼音:wài huì cún dǐ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所持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内通货总数,包括存在外国银行的各式存款、有价證券、黄金等,亦即为放在外国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