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三千世间
【佛学次第统编】
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
一、五阴世间 又名五众世间,十界五阴,各各差别,名为五阴世间。
二、众生世间 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为众生者,上至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
三、国土世间 又名器世间,众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别者,是五阴中假立于色阴之上者。
千如各具三世间,则相乘为三千世间。
二种世间清净
【三藏法数】
(出无量寿经论)
论云:若人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毕竟得生安乐国土,成就种种功德庄严,获此二种世间清净。(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
〔一、器世间清净〕,谓世界如器,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故名器世间。谓彼安养国土,广大无边,如太虚空,清净光明,如日月轮,具足珍宝庄严,是名器世间清净。
〔二、众生世间清净〕,谓所化众生,隔别间差,故名众生世间。谓彼阿弥陀佛,于一佛土,身不动摇,于一切时,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令其如实修行,离诸染著,皆愿往生我国,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三义──器世间说法有三义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约通力说〕,约,犹依也。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法,故名约通力说。
〔二、约融通说〕,谓依报之土,正报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说法,土亦能说;即一说一切说,故名约融通说。
〔三、约显理说〕,谓菩萨触对诸境,皆能了知。如对色即显质碍、缘生、无常等义;触类成教,故名约显理说。
三才配三世间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世间者,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诸法间隔不同也。
〔一、天配正觉世间〕,正觉即佛也。谓天道广大,包万象以无馀。佛智弘深,极十方而普照。故以天配正觉世间也。
〔二、地配器世间〕,世界如器,名器世间。谓地有含藏之能,亦有负载之义,而为世界所依;十方世界无边刹土,亦为一切有情众生所依,故以地配器世间也。
〔三、人配众生世间〕,人即六道之一道也。谓世间一切有情之类,皆名众生,以人与众生皆有觉知之性,故以人配众生世间也。(六道者,天道、人道、脩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四义──世间四义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世间者,即三藏教四加行中,最后世第一位也。以其是有漏法,故名世间;于中最胜,故名第一,有四义焉。(四加行者,谓一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也。以其加功进行故也。)
〔一、可破坏〕,谓世间有漏烦恼等法,体本虚妄,自性不实,皆是无常,故名可破坏也。
〔二、有生灭〕,谓世间一切诸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皆从因缘别离而灭,故名有生灭也。
〔三、隐真理〕,谓世间有漏烦恼等法,障覆真空之理,不能显发,故名隐真理也。
〔四、性有漏〕,谓世间烦恼等法,其性实;能招集有漏生死之果,故名性有漏也。
五种难得宝──世间五种难得宝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
世之珍宝,虽世间希有,求之易得。若值佛出世,及闻正法,又能闻法信解,如法而行,展转教化人能信乐。此之五种,尤为世间希有,故皆名难得宝也。
〔一、佛出世间〕,谓诸佛世尊,虽法身常住不灭,众生盲冥,难可得见。今佛出现世间,为令一切众生成就,大事因缘,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二、闻佛说法,为他人说〕,谓诸众生既得见佛闻法,复为他人随力演说,令其出离生死,成无上道,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三、闻法信解〕,谓诸众生既闻法已,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义,依教修行,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四、如法而行〕,谓诸众生既信受正法,思惟其义,复能如法精进修行,当得无上菩提之道,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五、得信乐者〕,谓诸众生为人演说正法,而得其人信乐不疑,则其教法流通,展转获益,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七丈夫──世间七丈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能制心离欲,身无过恶,心怀道德,修诸梵行,具此七法,名为世间丈夫也。(梵行,即净行也。)
〔一、长寿〕,长寿者,谓寿命延长,久住世间,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二、妙色〕,妙色者,谓形仪英伟,色相端严,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三、无病〕,无病者,谓宿福深厚,无病少恼,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四、非半择迦〕,梵语半择迦,华言变。谓有能变男女之形,即五种不男之一也。今言非者,非是不男,非仆非女,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五、智慧〕,智慧者,谓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六、威肃〕,威肃者,谓威容整肃,发言人所信服,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七、大宗叶〕,大宗叶者,谓其家世贵盛,宗支奕叶,流芳永久,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九执──外道计九执生世间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著,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枝条随时荣枯。时虽微细,固不可见,以节气华实之类,故知有时。是故执时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执方〕,方即方所。谓方论师,计东西南北四方皆能生人,人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盖谓尽虚空界,无不是方、是所,一切人物,或生或死,不离方所。故执方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
〔三、执微尘〕,微尘,极细之尘也。谓路伽耶论师,计色心等法,皆从极细所生。谓四大极细是常,能生粗色,虽是极微,而体实有,以世间粗物无常,极微之因不坏。是故执极微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语路伽耶,华言顺世。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执空〕,空即虚空。谓口力论师,执虚空为万物因,以为从空生风,从风生火,从火生煖,煖生水,水生冻,冻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没还归虚空。是故执空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五谷者,禾麻黍菽麦也。)
〔五、执大种〕,谓顺世外道,执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是能生万物之因。以为世间万物,从四大生,灭后还归四大。如身根,坚相是地,湿相是水,热相是火,动相是风,乃知身与万物,不离四大。是故执四大种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
〔六、执神我〕,神我者,外道执第八藏识为神我也。谓迦毗罗外道,论二十五谛之主,以为冥初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五尘,从五尘生地水火风空五大,从五大生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口大遗小遗十一根,并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谓神我常觉明了,安处其中,常住不坏,摄受诸法。是故执神我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谓其头如金色,尝作僧祛论者是也。冥初者,又曰冥谛。谓外道能观八万劫事,八万劫前,则冥然不见故也。觉者,即知觉也。我心者,即外道我慢之心也。)
〔七、执胜妙〕,胜妙者,谓那罗延天最胜最妙也。盖韦陀论师,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谓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脚生首陀,盖那罗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生梵天,梵天能生万物。乃以此天是梵天之主,最胜最妙,是故执此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又云坚固。梵语韦陀,华言智论。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八、执自在天〕,自在天者,即色究竟天,三千世界之主也。此涂灰外道,并诸婆罗门,共执自在天是万物之因。谓此天有四德:一体实、二遍、三常、四能生诸法。又计此天有三身:一者,法身,谓体常周遍,量同虚空,能生万物。二、受用身,谓在色天之上。三、变化身,谓随形六道,教化众生。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色究竟天即色界第十八天也。涂灰者,谓以灰涂身,而为苦行,因而名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九、执大梵天〕,大梵天,色界初禅天也。即韦陀论师所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又从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有梵天祖翁。梵天能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也。(祖翁者,谓梵天是万物之祖也。)
十身──融三世间十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融者,通也、会也。三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三、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三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智正觉世间,即佛世间。以其一一隔别间差,故通称为世间也。递互相作者,谓菩萨如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之类,此之十身,与菩萨自身,一一递互相作融通无碍也。)
〔一、众生身〕,众生身者,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国土身〕,国土身者,谓山河大地,诸器世间,刹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三、业报身〕,业报身者,谓烦恼为因,所感业报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四、声闻身〕,声闻身者,谓闻佛声教,悟真谛理,所證声闻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声闻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五、独觉身〕,独觉身者,谓出无佛之世,独宿孤峰,观物变化,无师自悟,所證独觉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独觉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六、菩萨身〕,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證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七、如来身〕,如来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八、智身〕,智身者,谓智慧圆明,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为智慧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九、法身〕,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十、虚空身〕,虚空身者,谓非众生国土诸有量身,乃是无名无相之虚空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虚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法身也。
融三世间为十身
【三藏法数】
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三世间也。言融三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世间般若
【三藏法数】
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世间般若。(有见有相般若,即世间之智。如劬宾大臣分阎浮提七分而能息诤,智满祖师云:正取世间之智,为般若也。)
出世间般若
【三藏法数】
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于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离诸名相,如是般若,无取无著,是名出世间般若。(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世间精进
【三藏法数】
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有漏有取,是名世间精进。
出世间精进
【三藏法数】
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世间忍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