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成  拼音:yī chéng
1.一心一意。宋。晁端礼 临江仙。火冷灯词:「阿谁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后,不望有如今。」宋。周紫芝 清平乐。芦洲晚净词:「梦回满眼凄凉,一成无奈思量。」
2.渐渐。宋。周紫芝 清平乐。青春欲暮词:「人归不掩朱门。一成过了黄昏。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宋。吕渭老 扑蝴蝶近。风畦嘄竹词:「夜长旅枕先知,秋杪黄花渐近。一成为伊销损。」
3.十分之一。如:「帐单加了一成服务费,所以总价多了百分之十。」
《國語辭典》:一成一旅  拼音:yī chéng yī lǚ
一成,十平方里。一旅,五百人。一成一旅本指地狭人稀,势力单薄。语本《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后引申为以微薄的力量克敌制胜。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幼清善用败局,以一成一旅为能事。」
分類:十里五百
《國語辭典》:一成不变(一成不變)  拼音:yī chéng bù biàn
刑罚一经执行,犯人或死或伤的事实,绝不可改变。语本《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引申为事物一经形成,即不易改变。唐。白居易 太湖石记:「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后多用来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作「一成不易」。
《國語辭典》:一成一旅  拼音:yī chéng yī lǚ
一成,十平方里。一旅,五百人。一成一旅本指地狭人稀,势力单薄。语本《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后引申为以微薄的力量克敌制胜。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幼清善用败局,以一成一旅为能事。」
分類:十里五百
《國語辭典》:一成  拼音:yī chéng
1.一心一意。宋。晁端礼 临江仙。火冷灯词:「阿谁教你惜人深。一成迷后,不望有如今。」宋。周紫芝 清平乐。芦洲晚净词:「梦回满眼凄凉,一成无奈思量。」
2.渐渐。宋。周紫芝 清平乐。青春欲暮词:「人归不掩朱门。一成过了黄昏。只有琐窗红蜡,照人犹自销魂。」宋。吕渭老 扑蝴蝶近。风畦嘄竹词:「夜长旅枕先知,秋杪黄花渐近。一成为伊销损。」
3.十分之一。如:「帐单加了一成服务费,所以总价多了百分之十。」
《國語辭典》:一成不易  拼音:yī chéng bù yì
事物一经形成即不可改变。参见「一成不变」条。《明史。卷三一。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后用来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國語辭典》:一成不变(一成不變)  拼音:yī chéng bù biàn
刑罚一经执行,犯人或死或伤的事实,绝不可改变。语本《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引申为事物一经形成,即不易改变。唐。白居易 太湖石记:「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后多用来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作「一成不易」。
《漢語大詞典》:百无一成(百無一成)
犹言一事无成。 清 曾国藩 《复陈右铭太守书》:“ 国藩 粗识途径,所求絶少,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
分類: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