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84,分7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呼卢胜
暴公子
生还粗胜虞
十日欢
胜公荣
不胜寒
龙山胜集
陈胜
利颖
有道胜金籯(又作:至道胜金籯)
刺绣胜倚市
丛祠一炬
蛙蟆胜负
得诗胜如得官
貌胜潘
典故
一掷
 
一掷成卢
 
五木尽作炉
 
刘毅掷
 
呼卢胜
 
摴蒲百万
 
掷卢使气
 
百万呼卢
 
绕床呼一掷
 
绕床呼卢

相关人物
刘毅(字希乐)


《宋书》卷一〈武帝本纪〉~7~
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裕等众力甚弱,岂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晋书》卷八十五〈刘毅列传〉~220~
毅刚猛沈断,而专肆很愎,与刘裕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郗僧施曰:「昔刘备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傲不逊。及败于桑落,知物情去己,弥复愤激。初,裕征卢循,凯归,帝大宴于西池,有诏赋诗。毅诗云:「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自知武功不竞,故示文雅有馀也。后于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馀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铁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见借!」既出西藩,虽上流分陕,而顿失内权,又颇自嫌事计,故欲擅其威强,伺隙图裕,以至于败。

例句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李白 猛虎行

徒言万事有盈虚,终朝一掷知胜负。 柳宗元 龟背戏

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 郑嵎 津阳门诗

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韩愈 送灵师

典故
相关人物
暴胜之
 
隽不疑


《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唐·颜师古注:「公子,胜之字也。」

例句

非逢暴公子,不敢涕流离。 杨凝 别友人

典故
南迁虞翻
 
去国虞翻
 
地远虞翻老
 
悲虞翻
 
愧虞仲翔
 
未赦虞翻
 
弃仲翔
 
生还粗胜虞
 
虞翻狂

相关人物
虞翻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虞翻传〉~320~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注疏》、《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典故  
平原十日饮
 
平原张宴
 
平原期
 
平原燕浃旬
 
平原酒
 
平原饮
 
极欢留十日
 
宾客平原

相关人物
秦昭王
 
赵胜(平原君)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列传〉~245~
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新校本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
尝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众兽,相如因上疏谏。

简释

十日欢:指朋友相见而饮酒尽欢。唐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近作十曰欢,远为千载期。”


例句

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

典故
不如公荣
 
公荣不共饮
 
公荣多染客
 
公荣豪
 
公荣酒
 
公荣饮
 
胜公荣
 
无酒酌公荣
 
王荣含笑来
 
笑对刘公荣

相关人物
阮籍
 
刘昶
 
王戎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简傲〉~766~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荅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曰:「初,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每造浑,坐未安,辄曰:『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就戎,必日夕而返。籍长戎二十岁,相得如时辈。刘公荣通士,性尤好酒。籍与戎酬酢终日,而公荣不蒙一杯,三人各自得也。戎为物论所先,皆此类。」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232~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0~
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故终日共饮而醉。
典故
不胜寒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人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馀人旮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
典故
南朝狂客帽
 
参军吹帽
 
参军往事
 
吹堕白纶巾
  
吹帽狂司马
 
吹乌帽
 
堕帽
 
堕轻帽
 
孟嘉吹帽
 
孟嘉帽
 
孟嘉狂醉
  
客帽欺风
 
山头吹帽
 
山头落帽
 
帽受西风
 
帽逐秋风
 
损帽
 
乌帽任风吹
 
乌帽风里坠
 
乌纱随风
 
无帽厌西风
 
登高落帽
 
登高龙山
 
破帽恋头
 
破帽惊吹
 
老嘉破帽
  
落帽人
 
落帽孟嘉
 
落帽风
 
落乌纱
 
西风吹帽
 
醉里乌纱
 
重阳帽
 
风落帽
 
惊乌帽
 
惊飙捲乌纱
 
鸟帽落
  
龙山胜集
 
龙山吹帽
 
龙山客
 
龙山宴
 
龙山对孟嘉
 
龙山帽
 
龙山置酒
 
龙山落帽

相关人物
孟嘉
 
桓温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二〈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20~2~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閒,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日:「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馀,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脩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太傅河南褚,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邪。」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荅。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2580~
孟嘉字万年,江夏鄳人,吴司空宗曾孙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嘉还都,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还传当问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谓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褚裒时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裒有器识,亮大会州府人士,嘉坐次甚远。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指嘉谓亮曰:「此君小异,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卿自求之。』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曰:「嘉字万年,江夏鄳人。曾祖父宗,吴司空。祖父揖,晋庐陵太守。宗葬武昌阳新县,子孙家焉。嘉少以清操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嘉部庐陵从事。下都还,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待还,当问从事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语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太傅褚裒有器识,亮正旦大会,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久之,指嘉曰:『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之。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成,箸嘉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

简释

孟嘉帽:喻气度非凡,潇洒倜傥。唐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龙山:喻欢宴。唐末湾《重阳日陪韦卿宴》:“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例句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令孤楚 奉和严石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唐彦谦 九日游中溪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严维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 严维 九月十日即事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张登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张贲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戎昱 九日贾明府见访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朱放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朱湾 九日登青山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朱湾 重阳日陪韦卿宴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李白 九日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李白 九日登山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 九日龙山饮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李群玉 九日越台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极浦沉碑会,秋花落帽筵。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权德舆 九日北楼宴集

今日同心赏,全胜落帽年。 权德舆 和九日从杨氏姊游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 权德舆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盍簪莲府宴,落帽龙沙醉。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权德舆 腊日龙沙会绝句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王贞白 九日长安作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许棠 白菊

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钱起 九日闭居寄登高数子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韩愈 荐士

典故
陈胜

相关人物
陈胜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例句

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 韦庄 赠云阳裴明府

典故 
利锥末
 
囊中颖
 
囊中锥
 
囊未出
 
囊透锥
 
囊锥
 
收毛
 
敛颖
 
毛遂
 
毛遂颖脱
 
毛遂锥
 
颖囊
  
颖露囊锥
 
脱颖人
 
脱颖出
 
处囊中
 
处囊锥
  
重毛遂
 
锥出囊
 
锥在囊
 
锥难自荐
 
露囊锥

相关人物
毛遂
 
赵胜(平原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6~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三]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五]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例句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刘禹锡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张昌宗 少年行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李咸用 赠陈望尧

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楼览古书怀

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 李端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 杜甫 上水遣怀

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 窦常 求自试

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

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 高拯 及第后赠试官

典故
一经
 
一经教子
 
一经为教
 
一经自足
  
传经俪金籯
 
教子一经
 
有子传家经可教
 
有道胜金籯
 
满籯经
 
满籯金
  
至道胜金籯
 
通经汉韦
 
遗子一经
 
遗子后黄金
 
遗经教子
 
遗金满籯
 
韦叟一经
   
黄金满籯

相关人物
韦贤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贤〉~30~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扬雄方言云『陈、楚、宋、魏之间谓筲为籯』,然则筐笼之属是也。」

例句

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 唐彦谦 梅亭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阁省阁老院长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王勃 伤裴录事丧子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典故
休工刺绣文
  
刺绣胜倚市
 
绣文倚市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3274~
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典故
丛祠一炬

相关人物
吴广
 
陈胜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高诱注《战国策》云『丛祠,神祠也。丛,树也。』」

例句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 吴融 丛祠

典故
大战元鼎年
  
斗蛙蟆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430~
武帝元鼎五年秋,蛙与虾虾蟆斗。是岁,四将军众十万征南越,开九郡。

例句

谁识大君谦让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

典故
得诗胜如得官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六〈静吟〉
骚雅荒凉我未安【骚雅荒凉我自安】,月和馀雪夜吟寒。相门相客应相笑,得句胜于得好官。
典故
乱果掷行车
 
儿童抛砖
 
慕潘
 
投潘岳果
   
掷果河阳
 
掷赠
 
潘仁载果
 
潘令舆
 
潘子貌
 
潘安仁
 
潘岳
 
潘岳果
 
潘岳貌
   
潘郎挟弹
 
潘郎掷果
 
潘郎璧
 
潘郎貌
 
潘郎车
 
窥潘掾
 
貌胜潘

相关人物
潘岳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南朝梁·刘孝标注引《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孟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二说不同。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7~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简释

潘郎车:喻女子爱慕美男子。南朝梁徐陵《洛阳道二首》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例句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刘商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刘禹锡 百舌吟

掷果潘郎谁不慕,朱门别见红妆露。 司空图 冯燕歌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乔知之 倡女行

落日游南湖,果掷颜如玉。 宋之问 春湖古意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

问吉转征鞍,安仁道姓潘。 岑参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崔峒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亦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

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 李嘉祐 送崔十一弟归北京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李端 奉赠苗员外

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 李端 送杨少府赴阳翟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杨巨源 崔娘诗

潘郎对青镜,乌帽似新裁。 杨巨源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 权德舆 相思曲

推醉谁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卢纶 古艳诗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祖咏 赠苗发员外

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秦系 赠乌程杨苹明府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玉漏报来过半夜,可怜潘岳立踟蹰。 陆畅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韦庄 同旧韵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漢語大詞典》:暴公子
即 暴胜之 , 汉武帝 末为直指使者。素闻 隽不疑 贤,表荐 不疑 为 青州 刺史,有知人之誉。见《汉书·隽不疑传》。后作为知音之典。 唐 杨凝 《别友人》诗:“倦客惊危路,伤禽遶树枝。非逢 暴公子 ,不敢涕流离。”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赠君长鋏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一朝得见 暴公子 ,櫑具欲与冠争峨。”
《漢語大詞典》:十日欢(十日歡)
见“ 十日饮 ”。
《漢語大詞典》:十日饮(十日飲)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后因以“十日饮”比喻朋友连日欢聚。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 平原 十日饮, 中散 千里游。”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亦作“ 十日欢 ”。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漢語大詞典》:十日饮(十日飲)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后因以“十日饮”比喻朋友连日欢聚。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 平原 十日饮, 中散 千里游。”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亦作“ 十日欢 ”。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漢語大詞典》:吹帽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 温 ( 桓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髮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良儔,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臺此日情。”
分類:重九登高
《國語辭典》:孟嘉落帽  拼音:mèng jiā luò mào
晋代孟嘉在宴席上虽被风将帽子吹落,仍显得洒脱风流。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形容才子名士的潇洒儒雅、才思敏捷。也作「落帽孟嘉」。
《漢語大詞典》: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分類:重九登高
《漢語大詞典》:龙山佳会(龍山佳會)
见“ 龙山会 ”。
《漢語大詞典》:龙山会(龍山會)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 桓温 曾大聚佐僚于 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唐 朱湾 《九日登青山》诗:“想见 龙山 会,良辰亦似今。” 唐 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 龙山 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宋 吴则礼 《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 龙山 会,宾主俱豪。”亦作“ 龙山佳会 ”。 宋 周紫芝 《品令》词:“休説 龙山 佳会,此情不浅。”
《漢語大詞典》:利颖(利穎)
(1).指锥子锐利的尖端。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摆囊看利颖,开頷出明珠。”
(2).指尖芒。 唐 薛能 《蜀州郑史君寄乌觜茶因以赠答八韵》:“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
《國語辭典》:颖脱(穎脫)  拼音:yǐng tuō
椎处囊中,尖端必冒脱而出。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有机会即可显露本领。《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收本以文才,必望颖脱得知,位既不遂,求修国史。」也作「脱颖」。
《國語辭典》:颖脱而出(穎脫而出)  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
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机会而崭露头角。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也作「脱颖而出」。
《漢語大詞典》:透颖锥(透穎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 之围 邯郸 , 赵 使 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 楚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 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 ,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 曰:‘先生处 胜 之门下几年於此矣?’ 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 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 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透颖锥”喻不甘困顿的非凡志向。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國語辭典》:传经(傳經)  拼音:chuán jīng
1.传授经学。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2.中医上指伤寒病症没能及时发散出来,循六经的次序而感传。《红楼梦》第六四回:「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高级汉语词典》:籯金
一笼箱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韦经(韋經)
汉 丞相 韦贤 少子 玄成 ,以明经历相位。时 邹 鲁 有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经”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汉 道中兴盛, 韦 经亚相传。” 仇兆鳌 注:“ 韦贤 少子 玄成 ,復以明经为相,故曰亚相。”
《漢語大詞典》:韦金(韋金)
汉 丞相 韦贤 ,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 邹 鲁 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金”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同声惭 卞 玉,谬此托 韦 金。”
《漢語大詞典》:倚市门(倚市門)
亦省作“ 倚市 ”。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 日 人 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 唐 白居易 《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
《漢語大詞典》:蛙蟆胜负(蛙蟆勝負)
青蛙与虾蟆斗争的胜败。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宋 刘克庄 《水龙吟·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儂方在, 华胥国 。”
《漢語大詞典》:掷安仁(擲安仁)
以果子投向美男子。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偷须防 曼倩 ,惜莫掷 安仁 。”参见“ 掷果潘安 ”。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國語辭典》:掷果(擲果)  拼音:zhí guǒ
1.扔投果实。如:「动物园里禁止游客掷果喂食动物。」
2.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用以形容男子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何郎俊俏颜如粉,荀令风流坐有香。若与潘生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聊斋志异。卷一○。胭脂》:「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
《國語辭典》:掷果潘安(擲果潘安)  拼音:zhí guǒ pān ān
晋代潘岳姿仪俊美,每出门时,洛阳妇女争著把果子掷到他的车上,皆满车而归。参见「潘郎车满」条。后用以形容貌美俊俏,受女性爱慕的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元。陈克明〈粉蝶儿。画阁萧疏套。上小楼〉曲:「那里也画眉张敞?掷果潘安?傅粉平叔?」
《漢語大詞典》:潘果
晋 潘岳 貌美,少时出游,妇人遇之者,皆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后遂用为典实。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横吹曲·洛阳道》:“玉车争晚入, 潘 果溢高箱。”参见“ 潘车 ”。
《國語辭典》:潘车(潘車)  拼音:pān chē
晋代潘岳乘坐的车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红绡里下樱桃颗,好待潘车过巷西。」
《國語辭典》:潘郎  拼音:pān láng
1.晋代美男子潘岳。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只为画眉的张敞风流,掷果的潘郎稔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2.情郎。五代唐。和凝 江城市。初夜含娇词:「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國語辭典》:潘安  拼音:pān ān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