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当代钟锦(共 175 首) 七绝 175 作品不分行

共17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七言绝句(续上)
小缘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骄慢还从种姓深,便于正法漫相寻。
君逢穷巷躬行士,纵不折腰先折心。
注:《长阿含经·小缘经》:“今我无上正真道中不须种姓,不恃吾我憍慢之心,俗法须此,我法不尔。若有沙门、婆罗门,自恃种姓,怀憍慢心,于我法中终不得成无上證也。若能舍离种姓,除憍慢心,则于我法中得成道證,堪受正法。人恶下流,我法不尔。”
释:善报惟从善法,净业岂因净种。如恃种姓为骄慢,何若直躬而尊崇?康德之《实践理性批判》云:“今有一人,吾视之,或为可爱、可怖、可异者,甚乃为可叹者,然未必即为可敬者。彼之谐趣,强勇,不凡之势位,皆足以致吾之钦羡,然吾之内敬仍或阙如。房特耐之言曰:‘彼有势位者,可折吾腰,未可折吾心。’吾为下一转语曰:彼穷巷之直者,吾腰强不为之折,而吾心折矣。”

其二
七言绝句
渴饮饥餐情欲萌,渐于贪著起纷争。
一时四姓因缘在,便失当初自照明。
注:《长阿含经·小缘经》:“今当为汝说四姓本缘。天地始终,劫尽坏时,众生命终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空。”又:“其后此地甘泉涌出,状如酥蜜。彼初来天性轻易者,见此泉已,默自念言:‘此为何物?可试尝之。’即内指泉中,而试尝之,如是再三,转觉其美,便以手抄自恣食之,如是乐著,遂无厌足,其馀众生复效食之,如是再三,复觉其美,食之不已,其身转粗,肌肉坚硬,失天妙色,无复神足,履地而行,身光转灭,天地大冥。”又:“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又:“便有男女,互共相视,渐有情欲,转相亲近。”又:“彼时众生别封田地,各立疆畔,渐生盗心,窃他禾稼。其馀众生见已,语言:‘……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今者宁可立一人为主以治理之,可护者护,可责者责,众共减米,以供给之,使理诤讼。’”
释:性本清净,失于贪著;种原平等,起自讼争。距天真以渐远,视淳古而逾下。正觉乌存?世缘乃炽。所以如来说法,只复其初;刹利生名,但为之末。

必使王施及下穷,不然盗贼转相攻。
恒心但作士民别,礼节正须仓廪丰。
注:《长阿含经·转轮圣王修行经》:“而由不能拯济孤老,施及下穷。时,国人民转至贫困,遂相侵夺,盗贼滋甚。”又:“时,彼众生以贫穷故便行劫盗,以劫盗故便有刀兵,以刀兵故便有杀害,以杀害故便有贪取、邪淫,以贪取、邪淫故便有妄语。”
释:在位者施不及下,为民者势无从上。劫盗方行,辱荣已昧。虽士能操守,执恒心而孤诣;乃民为食衣,背礼节以邪行。遂使法失其平,世成其乱。

其二
七言绝句
世运衰穷岂不还,凭谁为转此循环?
尔时弥勒如来出,已去将来总一般。
注:《长阿含经·转轮圣王修行经》:“自此王来始有贫穷,有贫穷已始有劫盗,有劫盗已始有兵杖,有兵杖已始有杀害,有杀害已则颜色憔悴,寿命短促。时,人正寿四万岁,其后转少,寿二万岁。……转转滋甚,人命转减,寿一万岁。……故其寿转减,至于千岁;……人寿稍减至五百岁;……人寿稍减,三百、二百,我今时人,乃至百岁,少出多减。如是展转,为恶不已,其寿稍减,当至十岁。”又:“尔时,众生尽怀慈心,不相残害,于是众生色寿转增,其十岁者寿二十岁。……已修不盗,则寿命延长至四十岁。……于是,其人尽不邪淫,寿命延长至八十岁。……于是,其人尽不妄语,寿命延长至百六十。……于是,其人尽不两舌,寿命延长至三百二十岁。……于是,其人尽不恶口,寿命延长至六百四十。……于是,其人尽不绮语,寿命延长至二千岁。……于是,其人尽不悭贪而行布施,寿命延长至五千岁。……于是,其人尽不嫉妒,慈心修善,寿命延长至于万岁。……于是,其人尽行正见,不起颠倒,寿命延长至二万岁。……于是,其人尽灭三不善法,寿命延长至四万岁。……于是,其人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寿命延长至八万岁。”又:“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如今如来十号具足,彼于诸天、释、梵、魔、若魔、天、诸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中,自身作證,亦如我今于诸天、释、梵、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中,自身作證。彼当说法,初言亦善,中下亦善,义味具足,净修梵行,如我今日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彼众弟子有无数千万,如我今日弟子数百。彼时,人民称其弟子号曰慈子,如我弟子号曰释子。”
释:时或如矢,日进不已;亦或如轮,循环无息。痴增寿减,运已方穷;见正心慈,周而复始。此似轮转而相循也。未来弥勒,亦止如今;已去如来,还应似故。岂真矢进而无返乎?

其三
七言绝句
正法长应驻此轮,更无衰盛转相循。
比丘于此勤修得,即是西方净土人。
注:《长阿含经·转轮圣王修行经》:“佛告诸比丘:‘汝等当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犹如诸王顺行转轮圣王旧法,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比丘亦如是,当修善法,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
释:穷斯为滥,善则复全。遂使盛衰流转,时运循环。不知已去将来,总有至真;现今当下,可成净土。要在正法勤修,善行常践。福从德至,境自心生。

弊宿经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断灭须忧泯至公,不应善恶也为空。
若言他世更生事,只手茫茫證亦穷。
注:《长阿含经·弊宿经》:“尔时,童女迦叶与五百比丘游行拘萨罗国,渐诣斯波醯婆罗门村,时,童女迦叶在斯波醯村北尸舍婆林止。时,有婆罗门名曰弊宿,……常怀异见,为人说言:‘无有他世,亦无更生,无善恶报。’”又:“我以此见多所教授,多所饶益,四方诸王皆闻我名,亦尽知我是断灭学者。”又:“时,婆罗门白迦叶言:‘尊者初设月喻,我时已解,所以往返,不时受者,欲见迦叶辩才智慧,生牢固信耳。我今信受,归依迦叶。’”
释:吾神灭否,虽巧算者不能穷;他世存乎,即断见者犹存望。此所以童女迦叶,方设喻而已解;罗门弊宿,尽往返以生信。康德所谓不能證以理者,亦可求之信耳。

散陀那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离服裸形诸法迂,浊言遮道众人愚。
一从正意归狮子,才识苦行成犬儒。
注:《长阿含经·散陀那经》:“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裸形。……以无数众苦,苦役此身。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名净法不?”
又:“时,诸梵志众聚一处,高声大论,俱说遮道浊乱之言,以此终日。”
又:“世尊即就其座,嬉怡而笑,默自念言:此诸愚人不能自专。先立要令,竟不能全。”又:“尔时,五百梵志弟子皆端心正意,听佛所说。”
释:卑陋苦行,矜为净法;浊乱放言,竞成遮道。不有人中狮子,谁悲世上犬儒?所以正闻不晓,垢秽难除;佛说方听,意心俱正。

其二
七言绝句
坚固须闻第一行,莫忧坏乱总相生。
我今自尔乘虚去,肯与波旬琐琐争?
注:《长阿含经·散陀那经》:“梵志白佛言:‘齐此苦行,名为第一坚固行耶?’”
又:“时,魔波旬作此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端心正意,从佛听法,我今宁可往坏其意。尔时,恶魔即以己力坏乱其意。尔时,世尊告散陀那曰:‘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从我听法,天魔波旬坏乱其意。今吾欲还,汝可俱去。’尔时,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乘虚而归。”
释:我法本来坚固,魔力何能坏乱?谬起是非,徒兴诤论。所以弃彼天外,知梵志之已化;置斯掌中,携居士而俱归。

众集经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门徒二部漫相攻,谁与尼乾慨命终?
座下耆年舍利子,为传众集到无穷。
注:《长阿含经·众集经》:“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后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
又:“时,舍利弗告诸比丘……:‘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长阿含经·十上经》:“尔时,耆年舍利弗告诸比丘。”
释:尼乾终命,孰知诤讼已生?世尊及躬,先虑是非可定。分命舍利,首称智慧。集法成众,摄数增一,取便诵知,用传永久。

十上经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法法相生信不疑,十增十上岂云宜?
不知理自纵横在,妙解冥参各有时。
注:《长阿含经·十上经》:“舍利弗告诸比丘:‘有十上法,除众结缚,得至泥洹,尽于苦际,又能具足五百五十法。今当分别,汝等善听。诸比丘!有一成法、一修法、一觉法、一灭法、一退法、一增法、一难解法、一生法、一知法、一證法。……复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觉法、十灭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难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證法。”
释:摄数增一,犹嫌芜陋;上法叠十,始觉恢弘。妙解圆通,固视之如琐屑;冥参备悉,亦可以作纲维。理具纵横,修存顿渐。

增一经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法数相开本是权,一增圣教竟流传。
儒门亦有周书在,八政五行相次编。
注:《长阿含经·增一经》:“诸比丘!此名一增法。我今为汝等说如是法,吾为如来、为诸弟子所应作者,皆已备悉。慈悯慇勤,训诲汝等,汝等亦宜勤奉行之。诸比丘!当在闲居树下空处,精勤坐禅,勿自放恣。今不勉力,后悔何益?此是我教,勤受持之。”
释:次名相为法数,权宜记诵;标阿含以增壹,经本流传。周书八政,常见文言;洪范五行,久闻众口。可资譬类,聊作验征。

三聚经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三聚从知各异趋,尚忧难识涅槃途。
一增演道俱周备,悲愿慈怀认得无?
注:《长阿含经·三聚经》:“是名三聚微妙正法。我为如来、为众弟子所应作者,无不周备。忧念汝等,故演经道。汝等亦宜自忧其身,当处闲居、树下思惟,勿为懈怠。今不勉力,后悔无益。”
释:知善恶易,尚且行之非易;證涅槃难,况乎信之亦难。法聚为三,数增以十。不惟经道备周,尤在趣途毕显。婆心苦口,悲愿慈怀。

大缘方便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定知贪爱即无明,杖讼不然何自生?
名色互缘成苦荫,终教取有遍诸行。
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阿难!当知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阿难!由有护故,有刀杖、诤讼,作无数恶。”
释:大缘十二,玄鉴性空;中分三九,妙阐世有。名色以上,推万有之本元;六入而下,解众情之附著。爱即无明,遂成取有纠缠;缘互名色,终致死生流转。

其二
七言绝句
行即无常法即空,竟知谁在众缘中?
漫从色受生分辩,灭尽何来彼我同!
注:《长阿含经·大缘方便经》:“阿难!夫计我者,齐几名我见?名色与受,俱计以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爱是我。’”
又:“若比丘知七识住,知集、知灭、知味、知过、知出要,如实知见,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实知见,是为七识住。”
又:“若比丘知二入处,知集、知灭、知味、知过、知出要,如实知见,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实知见,是为二入。”
又:“阿难!复有八解脱。云何八?色观色,初解脱。内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不念杂想,住空处,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阿难!诸比丘于此八解脱,逆顺游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脱。”
释:因缘起见性空,执根尘幻我有。名色与受,本是假缘;彼我同幻,宁为实有?解脱道成,灭尽定得,自见无彼无我,孰知是非是同?

释提桓因问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清净音中众义俱,琉璃琴上一时娱。
无端只恨般遮翼,不使相逢柏拉图。
注:《长阿含经·释提桓因问经》:“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告般遮翼言;‘善哉!善哉!般遮翼!汝能以清净音和琉璃琴称赞如来,琴声、汝音,不长不短,悲和哀婉,感动人心。汝琴所奏,众义备有,亦说欲缚,亦说梵行,亦说沙门,亦说涅槃。”
释:柏拉图之憾歌人者,意乖而曲靡;般遮翼之娱世尊也,音正而声和。若教其相闻于尘外,必使彼见容于域中。终不为理同人异,乃相论此得彼失。

其二
七言绝句
调戏难从灭迹除,总由己实界他虚。
岂教喜乐俱空尽?只是其间秽恶疏。
注:《长阿含经·释提桓因问经》:“帝释!若无调戏则无想,无想则无欲,无欲则无爱憎,无爱憎则无贪嫉,若无贪嫉则一切众生不相伤害。”又:“一切沙门、婆罗门不尽除调戏在灭迹也。所以然者,帝释!世间有种种界,众生各依己界,坚固守持,不能舍离,谓己为实,馀者为虚。是故,帝释!一切沙门、婆罗门不尽除调戏而在灭迹。”又:“如是,世尊!忆昔所得喜乐、念乐。世尊!我昔曾与阿须轮共战,我时得胜,阿须轮退。我时则还,得欢喜、念乐。计此欢喜、念乐,惟有秽恶刀杖喜乐、斗讼喜乐。今我于佛所得喜、念乐,无有刀杖、诤讼之乐。”
释:虚妄分别,是名调戏;坚固守持,将谓众生。本以法须广布,不离大千世间;教贵圆通,当即馀九法界。是故随顺有情,终归无秽。

阿㝹夷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亦知神足信堪修,能尽无边苦际不?
只恐愚人终暗昧,贪痴齐向此中求。
注:《长阿含经·阿㝹夷经》:“昔我一时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集法堂上,时,此善宿来至我所,语我言:‘如来外我,我不于如来所修梵行也。’我时告曰:‘汝何故言:我不于如来所修梵行,如来外我耶?’善宿报我言:‘如来不为我现神足变化。’时,我语言:‘吾可请汝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当为汝现神足耶?’复当语我:‘如来当为我现神足变化,然后我当修梵行耶?’时,善宿报我言:‘不也。世尊!’佛告善宿:‘我亦不语汝言:汝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当为汝现神足变化;汝亦不言为我现神足者,当修梵行。云何?善宿!如汝意者,谓如来能现神足、为不能现耶?我所说法,彼法能得出要,尽苦际不耶?’善宿白佛言:‘如是,世尊!如来能现神足,非为不能,所可说法,能得出要,尽诸苦际,非为不尽。’‘是故,善宿!我所说法修梵行者,能现神足,非为不能,出要离苦,非不能离,汝于此法欲何所求?’”又:“‘汝意愚人!宁可自称为释子耶?’……我如是数数为善宿比丘现神通證,而彼犹言:‘世尊不为我现神通。’”
释:误会神足,转益机心。盖梵行但为尽苦,解脱不在得欲。倘使专求方便,即是助长贪痴。去我正法,归彼外道。亦堪习焉,可不慎欤?

其二
七言绝句
我父何来秘术传?言循世界太初前。
恐他译手颓唐甚,华梵纵横随意牵。
注:《长阿含经·阿㝹夷经》:“善宿言:‘世尊!不能随时教我,我父秘术,世尊尽知,吝不教我。’”南传《长部·波梨经》则曰:“然世尊不为我言世界从何而起?”
释:阿含遣辞,多难晓诵;南传达意,每易解知。版本虽有异同,译写岂无正误?示此一例,概彼多方。

善生经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莫漫倾身礼六方,躬行只是在纲常。
云何善报诸天外?当世身财亦不伤。
注:《长阿含经·善生经》:“尔时,世尊见长者善生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世尊告善生曰:‘长者子!有此方名耳,非为不有;然我贤圣法中,非礼此六方以为恭敬。’”又:“佛告善生:‘若长者、长者子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又复能知六损财业,是谓,善生!长者、长者子离四恶行,礼敬六方。今世亦善,后获善报,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称,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又:“佛告善生:‘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
释:礼拜六方,岂谓冥冥神在?躬行一意,即能处处善生。应知伦理实存,莫谓纲常虚设。因果昭彰,犹期来世;损增效验,即见当前。

清净经 其一 当代 · 钟锦
七言绝句
诤讼全由吊诡来,正邪颠倒莫相开。
为防厌患戕真法,须把痴疑仔细推。
注:《长阿含经·清净经》:“波波城内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著后,以后著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为妙,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咨问我。’大德阿难!时,彼国人民事尼乾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
释:康德之言曰:“吾人之思,亦何尝不循理耶?惟其理非在耳目之间,无得而徵,故每成吊诡。此吊诡终古尽然,是之谓玄学。”乾子讼诤,固因之而成颠倒;世尊推衍,乃由是以致正真。玄悟一开,痴疑尽释。


共17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