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陆法和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578 【介绍】: 北周僧。
荥阳人,俗姓郑。
初习经史,为郑氏子弟冠。
后游观寺见地狱图有所悟,立志出家,从瓦棺寺和禅师受戒。
又从景法师习《大智度论》。
后入陕复从天竺僧亲学十载,乃隐居终南山。
时武帝用道士张宾言,欲废佛法。
静蔼诣阙论诤,帝不纳,遂携门人入终南,依岩据险处造寺二十七所,使逃逸僧众居之。
悲大法凋零,自剸而死。
撰有《三宝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郑氏。
荣阳人。
少习经史。
为书生。
诸郑之魁岸者。
咸赏异之。
尝偕其党游僧舍。
观地狱图变相。
叹曰。
此业报之必然者也。
欲免斯酷。
其惟般若乎。
遂辞二亲。
和禅师于瓦棺寺薙落。
年十七。
受具戒。
俄听景法师大智度论一闻神悟。
世无足以惬其意者。
乃摈影嵩岳。
究寻论指其中百十二门等四。
论极为用心。
徙白鹿山勘正黄老庄慧之说。
时东西魏方用兵。
关塞之沮。
非忘生死者。
莫或往来。
蔼以欲见西竺异僧。
直抵咸阳宿留十年。
遁居终南山避世峰。
以求其志。
善类影从。
卒成丛社。
地素乏水。
适见虎跑于前。
就以掘之。
甘洌觱沸。
今之虎跑泉是也。
蔼每以前之四论。
敷导来学。
其规模端恪。
必取绳床安坐。
四众致敬。
而后披释令喻。
有未喻者。
重述勿辞。
且自讼曰。
予昔以厌法慢法故。
生兹末世。
不值佛时。
况敢小纵汝辈情欲哉。
沙门智藏尝负米造山。
见树之横枝碍行路。
因折去之。
蔼召而责其损生物。
斥不共住。
又昙𮞅道安者。
玄门之二杰也。
亦以教体之争。
求辨于蔼。
而伏其部决。
遂相与跪而请曰。
大师解达天监。
应出世利生。
今独善其身。
韬德泉石。
未睹其可。
会武帝惑道士张宾卫元嵩之赞。
必欲废灭释教。
建德三年。
蔼诣阙上疏。
谏不听。
寻与门人四十馀辈。
入山造寺二七所。
以待诸僧之逃逸者。
复著三宝集二十卷。
弘赞大乘。
宣政元年七月十六日。
诡以他事。
使侍者慧宣下山曰。
明日当早归。
先是蔼别处一岩。
幽夐绝人迹。
而人亦不敢辄造。
明日慧宣归见。
蔼骨坐盘石上。
肉条缕满。
布其前。
肠悬树枝。
如蛇蜕。
五藏皆外见。
手足头面筋肉刳尽。
心虽已割。
而犹以两掌捧持。
独坚完可爱。
略无血。
白乳凝渍。
草木失颜色。
春秋四十有五矣。
乃即其地。
累石而窆焉。
慧痛山颓之莫仰。
悲梁坏之无依。
爰述芳猷。
树碑塔。
所兹并录其遗偈。
以贻永久。
其文曰。
诸有缘者。
在家出家。
若男若女。
皆悉好住。
于佛法中。
莫生退转。
若退转者。
即失善利。
吾以三因缘。
舍此身命。
一见身多过。
二不能护法。
三欲速见佛。
辄同古圣。
列偈叙之。
无益之身。
恶烦人功。
解形穷石。
散体岩松。
天人脩罗。
山神树神。
有求道者。
观我舍身。
愿令众生。
见我骸骨。
烦恼大船。
皆为覆没。
愿令众生。
闻我舍命。
天耳成就。
菩提究竟。
愿令众生。
忆念我时。
具足念力。
多闻总持。
此身无乐。
毒蛇之箧。
四大围绕。
百病交涉。
又名苦聚。
老病死薮。
身心热恼。
多诸过咎。
此身无我。
以不自在。
无实横计。
凡夫所宰。
久远迷惑。
妄倒所使。
丧失善根。
畜生同死。
弃舍百千。
血乳成海。
骨积泰山。
当来兼倍。
未曾为利。
虚受勤苦。
众生无益。
于法无补。
忍痛舍施。
功用无边。
誓不退转。
出离四渊。
舍此秽形。
愿生净土。
一念华开。
弥陀佛所。
速见十方。
诸佛贤圣。
长辞三途。
正道决定。
报得五通。
自在飞行。
宝树餐法。
證大无生。
法身自在。
不断三有。
殄除魔道。
护法为首。
十地满足。
神化无方。
德备四圣。
号称法王。
此偈得于崖隒石壁间。
后题云。
初欲以血书。
而血忽变白色。
私意其魔业致然。
遂易之以墨。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上
释静蔼。
姓郑氏。
荣阳人也。
夙标俗誉。
以温润知名。
而神器夷简卓然物表。
甫为书生博志经史。
诸郑魁岸者咸赏异之谓兴吾宗党其此儿矣。
与同伍游寺。
观地狱图变顾诸生曰。
异哉。
审业理之必然。
谁有免斯酷者。
便强违切谏。
二亲不能夺志。
郑宗固留。
蔼决烈爱缚。
情分若石。
遂独往百官寺。
和禅师而出家。
时年十七。
具戒已后承仰律仪。
护持明练时所戴重。
又从景法师听大智度论。
一闻神悟谓敞重幽。
更习先解便知滥述。
周行齐境顾问知津。
讲席论堂亟陈往复词令详雅理趣清新。
皆略无承导。
终于世累。
乃抚心曰。
余生年不幸。
会五浊交乱。
失于物议得在可鄙。
进退惟谷高蹈可乎。
遂心口相吊摈影嵩岳。
寻括经论用忘寤寐。
然于大智中百十二门等四论。
最为投心所崇。
馀则旁缵异宗。
成其通照。
言必藻缋珠连。
书亦草行相贯。
高为世重罕不华之。
后自悟曰绮文爽理华寔乱真。
岂流宕忘返不思惩艾乎。
自尔誓而断之。
惟以释道东骛并味前闻。
恐涉邪津悔于晚学。
又入白鹿山。
逖观黄老。
广摄受之途。
庄惠诡驳标寓言之论。
未之尚也。
闻有天竺梵僧硕学高行世之不测西达咸阳。
蔼求道情猛欣所闻见。
私度关塞载离寒暑。
既至渭阴。
未及洗足。
即申谒敬。
昔闻今见。
见累于闻。
大鼓徒扬。
资访无指。
乃潜形伦伍陶甄旧解。
芜没逊遁知我者希。
掩抑十年。
达穷通之数。
体因缘之理。
附节终南有终焉之志。
烟霞风月用祛亡反。
峰名避世依而味静。
惟一绳床廓无庵屋。
露火调食绝诸所营。
召彼疠徒诲示至理。
令其致供日就啖之。
虽属脓溃横流。
对泣而无厌恶。
由是息心之众。
往结林中。
授以义方郁为学市。
山本无水须便饮涧。
尝于昏夕学人侍立。
忽降虎来前掊地而去。
及明观之渐见润湿。
乃使洮淈飞泉通注。
从是遂省下涧。
须便挹酌。
今锡谷避世堡虎掊泉是也。
蔼立身严恪达解超伦。
据林引众讲前四论。
意之所传乐相弘利。
其说法之规。
尊而乃演。
必令学侣袒立合掌慇勤郑重经时方遂。
乃敕取绳床。
周绕安设致敬坐讫。
蔼徐取论文。
手自指摘。
一偈一句披释取悟。
顾问听者所解云何。
令其得意方进后偈。
旁有未喻者更重述之。
每日垂讲此法。
无怠。
常自陈曰。
余厌法慢法。
生不值佛世。
纵闻遗教心无信奉。
恒怀怏怏。
终须练此身心。
有时试纵惟欲。
诚心造恶。
有时摄念。
惟愿假修相善。
如此不名安身。
如此不名清心。
故约己制他。
诚非正检。
然末世根缘多相似耳。
必厌烦屈者须住。
不辞具仪者离此。
其开蒙敦励。
皆此类也。
有沙门智藏者。
身相雄勇智达有名。
负粮二石造山问道。
因见横枝格树。
戏自称身。
遇为蔼见。
初不呵止。
三日已后方召责云。
腹中他食何得辄戏。
如此自养。
名为两足狗也。
藏衔泣谢过。
终不再纳。
遂遣出山。
沙门昙延道安者。
世号玄门二杰。
当时顶盖名德相胜。
及论教体纷诤由生。
咨蔼取决。
让谢良久方为开散。
两情通悦不觉致礼。
各呜一足跪而启曰。
大师解达天鉴。
应处世摄导。
今则独善其身。
丧德泉石。
未见其可。
蔼曰。
道贵行用不即在言。
余观时进退。
故且隐居求志耳。
尔后事故入城。
还归林野。
属周武之世。
道士张宾。
谲诈罔上冒增荣宠。
潜进李氏欲废释宗。
既纵倖紫宸蝇飞黄屋。
与前僧卫元嵩唇齿相副。
帝精悟朗鉴内烈外温。
召僧入内七霄礼忏。
欲亲睹僣犯冀申殿黜。
时既密知各加恳到。
帝亦七夕同僧不眠。
为僧赞呗并诸法事。
经声七啭莫不清靡。
事讫设会。
公陈本意。
有猛法师者。
气调高拔。
躬抗帝旨。
言颇激切。
众恐祸及其身。
帝但述怀曾无𧹞退。
蔼闻之叹曰。
朱紫杂糅狂哲交侵至矣。
可使五众流离四民倒惑哉。
又曰。
餐周之粟饮周之水。
食椹怀音宁无酬德。
又为佛弟子。
岂可见此沦湑坐此形骸晏然自静。
宁大造于像末。
分俎醢于盗蹠耳。
径诣阙上表理诉。
引见登殿。
举手唱言曰。
来意有二。
所谓报三宝慈恩。
酬檀越厚德。
援引经论子史传记。
谈叙正义。
据證显然。
然旦至午。
言无不诣。
明不可灭之理。
交言支任抗对如流。
梗词厉色铿然无挠。
百僚近臣代之战慄。
而神气自若不阻素风。
帝虽惬其词理。
而灭毁之情已决。
既不纳谏又不见遣。
蔼又进曰。
释李邪正人法混并。
即可事求未烦圣虑。
陛下必情无私隐泾渭须分。
请索油镬。
殿庭取两宗人法俱煮之。
不害者立可知矣。
帝怯其言乃遣引出。
时宜州沙门道积者。
次又出谏。
俱不用言。
乃与同友七人。
于弥勒像前礼忏七日。
既不食已一时同逝。
蔼知大法必灭不胜其虐。
乃携其门人三十有馀入终南山。
东西造二十七寺。
依岩附险。
使逃逸之僧得存深信。
及法灭之后。
帝遂破前代关东西数百年来官私佛法。
扫地并尽。
融刮圣容焚烧经典。
禹贡八州见成寺庙出四十千。
并赐王公充为第宅。
三方释子减三百万。
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三宝福财其赀无数簿录入官。
登即赏费分散荡尽。
初于建德三年五月行虐关中。
其祸既毕。
至六月十五日罢朝。
有金城公任氏部。
于所治府与诸左右彷徉天望。
忽见五六段物飞腾虚空在于鸟路。
大者上摩青霄。
大如十斛囷许。
渐渐微没。
自馀数段小复低下。
其色黄白。
卷舒空际类幡无脚尔日天清气静纤尘不动。
但增炎曦而已。
因往冬官府道经圆土。
北见重墙上有黄书横拖棘上。
及往取之乃是摩诃般若经第十九卷。
问其所由。
答云。
从天而下飞扬坠此。
于时三宝初灭刑法严峻。
略示连席之官。
乃藏诸衣袖。
还缄箧笥。
属隋兴运转牧冀州。
爰命所部从事赵绚。
叙之曰。
有清信大士。
具官。
身婴俗累。
恕崇法理。
精感明灵神化斯应。
遂使群经腾翥。
等扶摇之上升。
只卷飘返。
若丹乌之下降。
其去也明恶世之不居。
其来也知善人之可集。
应瑞乎如彼。
圣著乎如此。
我皇出震乘乾更张琴瑟。
亲临九服躬总八荒。
知三宝之可崇。
体四生之不固。
遂颁海内修净伽蓝。
是使像法氤氲同诸舍卫。
僧尼隐轸还类提河。
特以此经像明灵著。
自非积善焉能致斯。
敢事旌表传芳后叶。
初武帝知蔼志烈。
欣欲见之。
乃敕三卫二十馀人。
巡山访觅毡衣道人。
朕将位以上卿共治天下。
蔼居山幽隐追踪不获。
后于太一山锡谷潜遁。
睹大法沦废道俗无依。
身被执缠无力毗赞。
告弟子曰。
吾无益于世。
即事舍身。
故先相告。
众初不许。
慕从闻法。
便开览大小诸乘。
撰三宝集二十卷。
假兴宾主会遣疑情。
抑扬飞伏广罗文义。
弘赞大乘光扬像代。
并录见事指掌可寻。
冀藏诸岩洞。
庶后代之再兴耳。
自蔼入法行大慈门。
缯纩皮革一无践服。
惟履毳布终于报尽。
后厌身情迫独据别岩。
敕侍者下山。
明当早至。
蔼加坐盘石留一内衣。
自条身肉。
段段布于石上。
引肠挂于松枝。
五藏都皆外见。
自馀筋肉手足头面。
剐折都尽。
并惟骨现。
以刀割心捧之而卒。
侍人心惊通夜失寐。
明晨走赴。
犹见合掌捧心。
身面西向加坐如初。
所伤馀骸一无遗血。
但见白乳滂流凝于石上。
遂累石封外。
就而殓焉。
即周宣政元年七月十六日也。
春秋四十有五。
弟子等有闻当世。
具诸别传亲侍沙门慧宣者。
内外博通奇有志力。
痛山颓之莫仰。
悲梁坏之无依。
爰述芳猷树碑塔所。
后有访道思贤者。
入山礼敬循诸崖险。
乃见蔼书遗偈在于石壁。
题云。
初欲血书。
本意不谓变为白色。
即是魔业不遂。
所以墨书其文。
曰诸有缘者。
在家出家若男若女。
皆悉好住于佛法中莫生退转。
若退转者即失善利。
吾以三因缘舍此身命。
一见身多过。
二不能护法。
三欲速见佛辄同古圣。
列偈叙之。
无益之身  恶烦人功  解形穷石 散体岩松  天人修罗  山神树神 有求道者  观我舍身  愿令众生 见我骸骨  烦恼大船  皆为覆没 愿令众生  闻我舍命  天耳成就 菩提究竟  愿令众生  忆念我时 具足念力  多闻总持  此报一罢 四大彫零  泉林径绝  岩室无声 普施禽兽  乃至蜫虫  食肉饮血 善根内充  愿我未来  速成善逝 身心自在  要相拔济  此身不净 底下屎囊  九孔常流  如漏堤塘 此身可恶  不可瞻观  薄皮裹血 垢污涂漫  此身臭秽  犹如死狗 六六合成  不从花有  观此臭身 无常所囚  进退无免  会遭蚁蝼 此身难保  有命必输  狐狼所啖 终成虫蛆  天人男女  好丑贵贱 死火所烧  暂见如电  死法侵人 怨中之怨  吾以为雠  誓断根源 此身无乐  毒蛇之箧  四大围绕 百病交涉  有名苦聚  老病死薮 身心热恼  多诸过咎  此身无我 以不自在  无实横计  凡夫所宰 久远迷惑  妄倒所使  丧失善根 畜生同死  弃舍百千  血乳成海 骨积大山  当来兼倍  未曾为利 虚受勤苦  众生无益  于法无补 忍痛舍施  功用无边  誓不退转 出离四渊  舍此秽形  愿生净土 一念花开  弥陀佛所  速见十方 诸佛贤圣  长辞三途  正道决定 报得五通  自在飞行  宝树餐法 證大无生  法身自在  不断三有 殄除魔道  护法为首  十地满足 神化无方  德备四胜  号称法王 愿舍此身已  早令身自在 法身自在已  在在诸趣中 随有利益处  护法救众生 又复业应尽  有为法皆然 三界皆无常  时来不自在 他杀及自死  终归如是处 智者所不乐  应当如是思 众缘既运奏  业尽于今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6 【介绍】: 隋僧。沧州人。俗姓石。十八举秀才,至邺都,为和王省事,读书一遍,便究文义。听僧讲大品《维摩》,有所解悟。年二十七,执别妻子出家,专习禅法。北周毁佛时,远遁自修。隋文帝开皇初,出就讲导,法席颇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沧州之石氏子。
幼聪敏。
读书过目。
辄能引用其义无所遗。
仅五载。
备究经史子集。
年十八。
举秀才。
为和王府省事。
和禅师讲大品维摩于邺都。
景偶从门侧立听。
鉴领超拔。
遂投和受学。
和以定业参问繁广。
不如先以慧法接之。
故授以大乘秘奥之极。
年二十七。
因与妻子决曰。
自临泽以南。
吾所游也。
名涅槃境。
临漳以北。
是生死分。
一听汝辈所如往也。
苟非證圣。
吾不重涉。
竟依和公薙落。
晨宵思择。
统解玄微。
会周氏废教。
逃遁岩谷。
而以禅学陶冶内外。
开皇初。
讲导如法。
每鼓则千人屯赴。
供施罕疋。
所以景之服饰华美。
时时脱换。
以生物善。
苟才经著。
即以予人。
其感利之殷如此。
卧疾既三日。
谓侍者玄觉曰。
吾平生进脩。
盖欲见弥勒佛。
往生内院耳。
云何乃作夜摩天主。
又曰。
宾客极多。
事须看视。
或问宾客为谁。
则曰向有天众。
来邀迎耳。
已而异香满室。
忽举手谢曰。
吾去矣。
当生生世世。
为善知识也。
遂终。
大业二年六月云。
弟子禀景素愿。
奉全身葬于紫陌河中。
三日而地涌大坟。
水疏两派环绕之。
世传以为异。
玄觉纯讲大乘。
尤邃于文殊般若。
住京师庄严寺。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
释玄景。
姓石氏。
沧州人。
十八被举秀才。
至邺都。
为和王省事。
读书一遍便究文义。
须便辄引曾无所遗。
五载之中无书可读。
晚从和禅师所听大品维摩。
景既后来门侧立听。
深鉴超拔将归受学。
和以定业之望参问繁广。
令依止慧法师授以大乘秘奥之极。
既沃乃心便志存舍俗。
二十有七。
与诸妻子执别。
告云。
自临漳已南属吾所游。
名涅槃境。
临漳已比是生死分。
尔之行往也。
吾誓非圣更不重涉。
还从和公剃落。
授以正法。
景晨霄思择统解玄微。
遭周灭法逃潜林薄。
又以禅道内外相融。
开皇初年就缘讲导。
仪设华约事事翘心。
故二时法会必香汤洒地。
熏炉引导前经后景初无一绝。
洗秽护净钦若戒科。
常读开经行不过五。
寻讫更展。
其例如前。
故每振法鼓。
动即千人屯赴。
供施为俦罕匹。
所以景之房内。
黄紫缁衣上下之服各百馀副。
一时一换。
为生初善。
经身一著便以施僧。
其感利之殷为如此也。
后因卧疾三日。
告侍人曰。
玄觉。
吾欲见弥勒佛。
云何乃作夜摩天主。
又云。
宾客极多。
事须看视。
有问其故。
答云。
凡夫识想何可检校。
向有天众邀迎耳。
尔后异香充户。
众共闻之。
又曰。
吾欲去矣。
当愿生世为善知识。
遂终于所住。
即大业二年六月也。
自生常立愿。
沈骸水中。
及其没后遵用前旨。
葬于紫陌河深滢之中。
三日往观。
所沈之处返成沙坟。
极高峻而水分两派。
道俗异其雅瑞。
传迹于今。
玄觉孝慈居性祖学先谟。
后住京师隶庄严寺纯讲大乘。
于文殊般若偏为意得。
荣观帝壤誉显当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一名僧仙。
西域康居国人。
少业贾。
泛两舶往来吴蜀江海间。
致赀货。
直钜万缗。
时僧达禅师。
居梓州新城之牛头山。
仙偶造焉。
达则为说法曰。
夫生死轮转。
爱必有离。
身且如尔。
而况外物乎。
又尝扣达房。
达不应。
因窥其户。
独见水盈室内。
识者以为达入水观故然。
于是仙大领寤。
即沈两舶。
谢遣妻子。
薙落于灌口山之竹林寺。
对众自誓曰。
苟非得道。
终不出山。
益遁夐绝地。
结宇习定。
每定必四五日乃出。
因能言未来事。
皆验无小爽。
明日客至。
夜先具告其数。
神异䆮以著闻。
梁始兴王澹镇蜀。
待以师礼。
携至陕。
天监十六年。
游青溪山。
将驻锡焉。
先是道士李学祖等。
占之以事营建。
仙至辄芟垦。
道士屡诃止弗为听。
而所辟仅容绳床许。
无何火发。
而道士望见之。
相顾以为且烬仙。
趋视之。
仙则危坐烈焰中自若也。
由是知其获火光三昧者。
虽道士亦从而推敬矣。
后道场之成。
多其力焉。
澹以冥感。
造四天王于梁泰寺。
凡六齐日。
则设供会众。
仙往赴。
而五色光明。
出四王顶。
流耀近远。
所执香炉不待火爇。
而烟气自腾。
州刺史鄱阳王恢。
躬受教戒。
太尉陆法和
微时即慕向侍左右。
给薪水二十年。
客稍慢悔仙则曰。
此三台贵公。
可詈辱耶。
偶卧疾。
或见缥衣童子持药。
出青溪水中跪进之。
疾良已。
寻归蜀。
盖留陕者二十有八年矣。
至则蜀民如见父母。
会大旱。
托之祈雨。
仙徐以杖扣龙湫曰。
何嗜睡如此。
雨霶霈不旋踵。
民率歌舞其德复时为请者。
扪肘腋。
应念获舍利。
隋混一。
蜀王秀命召之不至。
怒以兵诣。
势殊可畏。
仙闻之。
著僧伽梨。
念佛以俟。
而天气倏变。
云雾晦冥。
雹雪飘洒。
溪涧湍涌坏行路。
士卒沮莫进。
王惧而悔过。
乃霁。
及见仙礼敬听法。
迎住成都之众净寺。
开皇中。
仍归山寺。
其将归。
山灵前为扫除道路。
既归。
有客僧。
宿房中。
亟起之曳出。
已而屋倾压。
呜呼其悲济可量耶。
年百馀岁而灭。
葬山中。
俗至今以仙阇梨呼之。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道仙。
一名僧仙。
本康居国人。
以游贾为业。
往来吴蜀。
江海上下集积珠宝。
故其所获赀货乃满两船。
时或计者云。
直钱数十万贯。
既瑰宝填委。
贪附弥深。
惟恨不多。
取验吞海。
行贾达于梓州新城郡牛头山。
值僧达禅师说法曰。
生死长久无爱不离。
自身尚尔况复财物。
仙初闻之。
欣勇内发。
深思惟曰。
吾在生多贪。
志慕积聚。
向闻正法。
此说极乎。
若失若离要必当尔。
不如沈宝江中出家离著。
索然无扰岂不乐哉。
即沈一船深江之中。
又欲更沈。
众共止之。
令修福业。
仙曰。
终为纷扰。
劳苦自他。
即又沈之。
便辞妻子。
又见达房凝水滉瀁。
知入水定信心更重。
投灌口山竹林寺而出家焉。
初落发日对众誓曰。
不得道者终不出山。
即迥绝人踪结宇岩曲。
禅学之侣相次屯焉。
每览经卷。
始开见佛在其处。
无不哽咽。
我何不值但见遗文。
而仙挺卓不群。
野栖禽狩。
或有造问学方者。
皆答对善权冥符正则。
自初入定。
一坐则以四五日为恒。
唯客到其门。
潜然即觉。
起共接语。
若无人往端坐静室寂若虚空。
有时预告。
明当有客至。
或及百千。
皆如其说曾无缺长。
梁始兴王澹。
褰帷三蜀礼以师敬。
携至陕服沮曲。
以天监十六年。
至青溪山。
有终焉志也。
便薙草止客绳床。
于时道馆崇敞巾褐纷盛。
屡相呵斥甚寄忧心焉。
仙乃宴如曾无屑意。
一夕道士忽见东岗火发。
恐野火焚害仙也。
各执水器来救。
见仙方坐大火猛焰洞然。
咸叹火光神德。
道士李学祖等。
舍田造像。
寺塔欻成。
远近归信十室而九。
州刺史鄱阳王恢。
躬礼受法。
天监末。
始兴王冥感。
于梁泰寺造四天王。
每六斋辰常设净供。
仙后赴会。
四王顶上放五色光。
仙所执炉自然烟发。
太尉陆法和
昔微贱日。
数载在山。
供仙给使。
僧有肆责者。
仙曰。
此乃三台贵公。
何缘骂辱。
时不测其后贵也。
和果遂升衮服。
仙或劳疾。
见缥衣童子从青溪水出碗盛妙药跪而进服。
无几便愈。
居山二十八年。
复游井络。
化道大行时遭酷旱。
百姓请祈。
仙即往龙穴。
以杖扣门数曰。
众生忧苦。
何为嗜睡如此。
语已登即玄云四合大雨滂注。
民赖斯泽。
咸来祷赛钦若天神。
有须舍利即为祈请。
应念即至如其所须。
隋蜀王秀。
作镇岷络。
有闻王者。
寻遣追召。
全不承命。
王勃然动色。
亲领兵仗往彼擒之。
必若固踪可即加刃。
仙闻兵至都无畏惧。
索僧伽梨。
被已端坐念佛。
王达山足。
忽云雨杂流雹雪崩下。
水涌满川藏军无计。
事既窘迫。
乃遥归忏礼。
因又天明雨霁。
山路清夷得至仙所。
王躬尽敬。
便为说法。
重发信心。
乃邀还成都之静众寺。
厚礼崇仰。
举郭恭敬。
号为仙阇梨焉。
开皇年中返于山寺。
道路自净山神前扫。
一夜客僧止房。
仙往曳出。
房因即倒。
年百馀岁端坐而卒。
仍葬彼山。
益州今犹有木景白叠尚存。
云是圣人仙。
阇梨许。
神僧传·卷第五
释道仙。
一名僧仙。
本康居国人。
初以游贾为业。
后值僧达禅师为其说法。
遂沈宝船于江。
辞妻子投灌口竹林寺而出家焉。
初落发日对众誓曰。
不得道者不出此山。
即迥绝人踪结宇岩曲。
禅学之侣相次屯焉。
每览经卷始开见佛在某处无不哽咽。
我何不值但见遗文。
而仙挺卓不群野栖禽兽。
或有造问学方者。
皆答善权冥符正则。
自初入定一坐则以四五日为恒。
准客到其门。
潜然即觉起共接晤。
若无人往端坐静室。
寂若虚空。
有时预告明当有客至。
或及百千皆如其说。
曾无欠长。
梁始兴王澹褰帷三蜀。
礼以师敬携至陕。
于时道馆崇敞巾褐纷盛。
属相呵斥甚寄忧心焉。
仙乃晏如曾无所屑。
一夕道士忽见东冈火发恐野火焚害仙也。
各执水器来救。
见仙方坐大火中猛焰洞然。
咸叹火光神德。
道士李学祖等。
舍田造像寺塔欻成。
远近归信十室而九。
州刺史鄱阳王恢躬礼受法。
天监末始兴王冥感。
于梁泰寺造四天王像。
每六斋晨常设净供。
仙后赴会。
四王顶上放五色光。
仙所执炉自然焰发。
太尉陆法和昔微贱日。
数载在山供仙给使。
僧有肆责者。
仙曰。
此乃三台贵公何缘辱骂。
时不测其后贵也。
和果遂升衮服。
仙或劳疾见缥衣童子从青溪水出碗盛妙药跪而进服。
无几便愈。
居山二十八年。
复游井络化道大行。
时遭酷旱百姓请祈。
仙即往龙穴以杖叩门。
数曰。
众生何为嗜睡如此。
语已登即玄云四合大雨滂注。
民赖斯泽。
咸来祷赛。
钦若天神。
有须舍利即为祈请。
应念即至如其所须。
隋蜀王秀作镇岷络有闻王者。
寻遣追召全不承命。
王勃然动色。
亲领兵仗往彼擒之。
必若固纵可即加刃。
仙闻兵至都无畏惧。
索僧伽黎披衣端坐念佛。
王达山足忽云雨杂流雹雪崩下。
水涌满川藏车无计。
事既窘迫乃遥归忏礼。
因又天明雨霁山路清夷得至仙所。
王躬尽敬便为说法重发信心。
乃邀还成都之静众寺。
厚礼崇仰举国恭敬。
号为仙阇梨焉。
开皇年中返于山寺。
道路自净山神前扫。
年百馀岁端坐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7—593 【介绍】: 一作僧可。东魏僧。俗姓姬,虎牢人。博览群书,尤精玄理。出家后,精研三藏。年四十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于嵩洛,从学六载,亲受衣钵为东土禅宗第二祖。后于邺都大弘禅法,弟子中传其衣钵者为三祖僧璨。
全北齐文·卷十
慧可一名僧可,俗姓姬,虎牢人,初名神光,久居伊洛,事达摩于少林,得法传衣,是为二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武牢人也。
姓姬氏。
父寂尝以无子祷于佛。
一夕感异光照室。
其母因而怀妊。
及娩遂以照室之瑞。
名之曰光。
幼不群。
博涉诗书。
尤精玄理。
后览佛书。
若超然自有所得者。
素好游。
不事家人产业。
即抵洛阳龙门之香山。
依宝静禅师出家。
受具于永穆寺。
浮沈讲肆。
遍学大小乘义。
年三十二。
返香山终日宴坐。
阅八载。
于寂嘿中。
见神人。
谓曰。
汝将南受果位尚滞于此。
可乎。
翌日觉头痛如刺。
其师欲召善医者治之。
空中忽有声曰。
此易骨耳。
非常痛也。
可遂以见神事白师。
师视其顶。
即五骨峣然。
如五峰秀出。
因曰。
吉祥相也。
吾闻达磨大士南居少林。
汝宜趣往而师事之。
必有所證。
此神所赞也。
可受教造少室。
晨夕参承。
达磨每面壁端坐。
无所诲。
可自念曰。
昔人求道。
敲骨取髓。
刺血济饥。
布发掩泥。
投崖饲虎。
顾我何人。
而敢易邪。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
天大雨雪。
可坚立不动。
迟明积雪过膝。
达磨悯而问曰。
汝久立雪中。
当求何事。
可悲泪曰。
愿和尚慈悲。
开甘露门。
广度群品。
磨曰。
诸佛无上妙道。
自非旷劫精勤。
能行难行。
能忍难忍。
而欲以小德小智。
轻心慢心。
冀有所得。
不可也。
可闻诲。
潜取刀断左臂。
置师前。
磨乃曰。
诸佛最初求道。
为法忘身。
汝今断臂吾前。
以求佛慧。
可也。
遂与易名。
曰慧可。
可曰。
诸佛法印。
可得闻乎。
磨曰。
诸佛法印。
此心是也。
岂从人得哉。
可曰。
我心未安。
乞师与安。
磨曰。
将心来。
与汝安。
可曰。
觅心了不可得。
磨曰。
我与汝安心竟。
后磨以衣钵付之曰。
昔如来以正法眼。
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
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此衣钵所以表信也。
至吾灭后二百年。
衣钵不传。
法周沙界。
潜符密證者。
亦何可数哉。
可既得弟子僧璨。
乃复付以达磨衣钵。
而说偈曰。
本来缘有地。
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
花亦不曾生。
且谓。
汝善护持。
吾有宿累。
今当偿之。
隋开皇十二年。
遂往邺都管城正救寺。
谈无上道。
听者云会。
先是辨和法师者。
讲涅槃经。
学徒悉引去。
和不胜忿。
遂谗于邑令。
加以非罪。
可怡然委顺而终。
年一百七塔磁州淦阳县唐德宗追谥大祖禅师。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可。
一名慧可。
俗姓姬氏。
虎牢人。
外览坟素内通藏典。
末怀道京辇默观时尚。
独蕴大照解悟绝群。
虽成道非新。
而物贵师受。
一时令望咸共非之。
但权道无谋显会非远。
自结斯要谁能系之。
年登四十。
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游化嵩洛。
可怀宝知道一见悦之。
奉以为师。
毕命承旨。
从学六载精究一乘。
理事兼融苦乐无滞。
而解非方便慧出神心。
可乃就境陶研净秽埏埴方知。
力用坚固不为缘陵。
达摩灭化洛滨。
可亦埋形河涘。
而昔怀嘉誉传檄邦畿。
使夫道俗来仪请从师范。
可乃奋其奇辩呈其心要。
故得言满天下意非建立。
玄籍遐览未始经心。
后以天平之初。
北就新邺盛开秘苑。
滞文之徒是非纷举。
时有道恒禅师。
先有定学王宗邺下。
徒侣千计。
承可说法情事无寄。
谓是魔语。
乃遣众中通明者。
来殄可门。
既至闻法泰然心服。
悲感盈怀无心返告。
恒又重唤亦不闻命。
相从多使皆无返者。
他日遇恒。
恒曰。
我用尔许功夫开汝眼目。
何因致此诸使。
答曰。
眼本自正。
因师故邪耳。
恒遂深恨谤恼于可。
货赇俗府非理屠害。
初无一恨几其至死。
恒众庆快。
遂使了本者绝学浮华。
谤黩者操刀自拟。
始悟一音所演。
欣怖交怀。
海迹蹄滢浅深斯在。
可乃纵容顺俗。
时惠清猷乍托吟谣。
或因情事澄汰恒抱写割烦芜。
故正道远而难希。
封滞近而易结。
斯有由矣。
遂流离邺卫亟展寒温。
道竟幽而且玄。
故末绪卒无荣嗣有向居士者。
幽遁林野木食。
于天保之初道味相师。
致书通好曰。
影由形起响逐声来。
弄影劳形。
不知形之是影。
扬声止响。
不识声是响根。
除烦恼而求涅槃者。
喻去形而觅影。
离众生而求佛喻默声而寻响。
故迷悟一途愚智非别。
无名作名。
因其名则是非生矣。
无理作理。
因其理则诤论起矣。
幻化非真谁是谁非。
虚妄无实何空何有。
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未及造谈聊伸此意。
想为答之。
可命笔述意曰。
说此真法皆如实。
与真幽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
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慧等无异。
当知万法即皆如。
悯此二见之徒辈。
申词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
何须更觅彼无馀。
其发言入理未加铅墨。
时或缵之。
乃成部类。
具如别卷。
时复有化公彦公和禅师等。
各通冠玄奥。
吐言清迥托事寄怀。
闻诸口实。
而人世非远碑记罕闻。
微言不传清德谁序。
深可痛矣。
时有林法师。
在邺盛讲胜鬘并制文义。
每讲人聚乃选通三部经者。
得七百人。
预在其席。
及周灭法与可同学共护经像。
初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
我观汉地惟有此经。
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可专附玄理如前所陈。
遭贼斫臂。
以法御心不觉痛苦。
火烧斫处血断帛裹乞食如故。
曾不告人。
后林又被贼斫其臂。
叫号通夕。
可为治裹乞食供林。
林怪可手不便怒之。
可曰。
饼食在前何不自裹。
林曰。
我无臂也。
可不知耶。
可曰。
我亦无臂。
复何可怒。
因相委问方知有功。
故世云无臂林矣。
每可说法竟曰。
此经四世之后变成名相。
一何可悲。
有那禅师者。
俗姓马氏。
年二十一居东海讲礼易。
行学四百南至相州遇可说法。
乃与学士十人出家受道。
诸门人于相州东设斋辞别哭声动邑。
那自出俗。
手不执笔及俗书。
惟服一衣一𭽽。
一坐一食以可常行。
兼奉头陀。
故其所往不参邑落。
有慧满者。
荥阳人。
姓张。
旧住相州隆化寺。
遇那说法便受其道专务无著。
一衣一食但畜二针。
冬则乞补。
夏便通舍覆赤而已。
自述一生无有怯怖。
身无蚤虱睡而不梦。
住无再宿。
到寺则破柴造履。
常行乞食。
贞观十六年。
于洛州南会善寺侧宿柏墓中。
遇雪深三尺。
其旦入寺见昙旷法师。
怪所从来。
满曰。
法友来耶。
遣寻坐处。
四边五尺许雪自积聚不可测也。
故其闻有括访诸僧逃隐。
满便持衣𭽽周行聚落无可滞碍。
随施随散索尔虚闲。
有请宿斋者。
告云。
天下无人方受尔请。
故满每说法云。
诸佛说心。
令知心相是虚妄法。
今乃重加心相。
深违佛意。
又增论议殊乖大理。
故使那满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
随说随行不爽遗委。
后于洛陶中无疾坐化。
年可七十。
斯徒并可之宗系。
故可别叙。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当萧齐建武四年。
丁丑五月八日。
于婺州义乌县双林乡傅宣慈家示生。
神光满室。
厥相异常。
稍长名翕字玄风。
年十六纳刘氏妙光为室。
产普建普成二子。
时则梁之天监间也。
年二十四。
从其父渔于稽亭浦父有所获辄投之水中。
父虽怒不恤也。
世传以为愚。
会有僧自天竺至。
曰嵩头陀访之曰。
我与汝同于毗婆尸佛所发愿。
今兜率宫衣钵见在。
何日当还。
因与之临水而照。
见大士之影。
圆光宝盖炽然具足。
士笑曰。
众生未度。
我何以乐此哉。
因栖隐于松山绝顶。
躬耕以赡。
尝说偈曰。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或盗其所植物者。
大士遇之。
辄匿草中。
投之筠笼使盛去。
尽则偕众佣作夜则行道。
释迦金粟定光三如来。
相与周旋。
一日入定。
前有光作首楞严三昧字。
大通二年。
估卖妻子获钱五万。
以设无遮大会。
时有慧集法师闻法解悟。
以大士为弥勒应身。
大士恐其惑众遽呵止之。
六年正月二十八日。
遣弟子傅暀致书于梁高祖曰。
双梼树下。
当来解脱。
善慧大士。
白国主救世菩萨。
今欲条上中下善希。
能受持其上善者。
略以虚怀为本。
不著为宗。
亡相为因。
涅槃为果。
其中善者。
略以治身为本。
治国为宗。
天上人间。
果报安乐。
其下善者。
略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
普今百姓。
俱禀六斋。
今闻皇帝崇法。
欲伸论义。
未遂襟怀。
故遣弟子傅暀告白。
暀因太乐令何昌投进。
昌曰。
慧约国师犹复置启。
翕是国民又非长老。
殊不谦卑。
岂敢呈达。
暀烧手御路以效诚恳。
昌乃驰往同泰寺。
询皓法师皓劝速呈。
二月二十一日进书。
帝览之。
遽遣诏迎。
既至。
帝问。
从来师事谁邪。
曰从无所从。
来无所来。
师事亦尔。
昭明太子问大士何不论义。
曰菩萨所说。
非长非短。
而广非狭。
非有边。
非无边。
如如正理。
复有何言。
帝又问。
何为真谛。
曰息而不灭。
帝曰。
若息而不灭。
此则有色。
有色故钝。
若如是者。
居士不免流俗。
曰临财无苟得。
临难无苟免。
帝曰居士大识礼。
曰一切诸法。
不有不无。
帝曰。
谨受居士来旨。
曰大千世界。
所有色象。
莫不归空。
百川丛注。
不过于海。
无量妙法。
不出真如。
如来何故。
于三界九十六道中。
独超其最视一切众生。
有若赤子。
有若自身。
天下非道不安。
非理不乐。
帝默然。
大士辞退。
异日帝于寿光。
殿请大士。
讲金刚经。
大士登座执拍板唱经成四十九颂。
大同五年。
奏舍宅于松山下。
因双梼树而创寺。
名曰双林。
其树连理祥烟。
周绕。
有双鹤栖止。
太清二年。
大士誓不食。
取佛生日焚身供养。
至日白黑六十馀人。
代不食。
烧身三百人。
刺心沥血和香。
请大士住世。
大士悯而从之。
承圣三年。
复舍家资为众生。
供养三宝而说偈曰。
倾舍为群品。
奉供天中天。
仰祈甘露雨。
流澍普无边。
陈天嘉二年。
大士于松山顶绕连理树行道。
七佛相随。
释迦引前。
维摩接后。
唯释尊数顾共语。
为我补处也。
其山忽起黄云。
盘旋。
若盖。
因号云黄山时有慧和法师不疾而终。
嵩头陀于柯山灵岩寺入灭。
大士悬知曰。
嵩公兜率待我。
决不可久留也。
时四侧华木。
方当秀实。
欻然枯悴。
太建元年己丑四月二十四日。
示众曰。
此身甚可厌恶。
众苦所集。
须慎三业。
精勤六度。
若坠地狱。
卒难得脱。
常须忏悔。
又曰。
吾去已。
不得移寝床。
七日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钟来。
镇于此。
弟子问灭后形体若为。
曰山顶焚之。
又问。
不遂如何。
曰慎勿棺敛。
但垒甓作坛。
移尸于上。
屏风周绕。
绛纱覆之。
上建浮图。
以弥勒像。
处其下。
又问诸佛涅槃时皆说功德。
师之发迹可得闻乎。
曰我从第四天来。
为度汝等。
次补释迦。
若传普敏者。
文殊也。
慧集者观音也。
何昌者阿难也。
是皆同来赞助我者。
故大品经曰。
有菩萨从兜率来。
诸根猛利。
疾与般若相应。
即吾身是也。
言讫趺坐而终。
寿七十有三。
寻猛师果将到。
织成弥勒像。
及九乳钟留镇之。
须臾不见。
大士道具十馀事见在。
晋天福九年甲辰六月十七日。
钱王遣使发塔。
取灵骨一十六片。
紫金色及道具至府城南龙山建龙华寺寘之。
仍以灵骨塑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