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公府  拼音:gōng fǔ
1.君府。《左传。昭公四年》:「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三官也。」
2.三公的官府。《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公府门巷,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
《漢語大詞典》:公衙
亦作“ 公牙 ”。 封建时代的衙门。旧唐书·舆服志:“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絝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或云:‘公门外刻木为牙,立子门侧,以象兽牙。军将之行,置牙竿首,悬旗于上。’其义一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近代通谓府庭为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牙旗……是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称与府朝无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而为衙。” 元 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讼简公衙静,民安士庶称。”
分類:封建衙门
《分类字锦》:避公府辟
后汉书钟皓传皓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
分类:兄弟
《漢語大詞典》:连辟公府不就
连:屡次。辟:征召。这个意思现已不用。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军事)、司徒(政事)、司空(工程)为三公。就:上任。“连辟公府”即连辟于公府”的意思,“于”表“被”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