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妆浅休啼脸
 
孙寿妖态
 
孙寿愁眉
 
孙眉
 
折腰行
 
龋齿孙娘

相关人物
梁冀
 
孙寿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玄孙)梁冀〉~79~
弘农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军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诸子,则其妻宜为邑君。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墯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亦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服妖〉~3270~
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要步者,足不在体下。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此近服妖也。

例句

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六

《國語辭典》:愁眉  拼音:chóu méi
1.发愁时皱著眉头。唐。白居易〈晚春酤酒〉诗:「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红楼梦》第六三回:「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2.细而曲折的眉,为汉代妇女的一种修饰。《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诗:「风流誇堕髻,时势斗愁眉。」
《漢語大詞典》:愁眉锦(愁眉錦)
前蜀 军中隐语,指旗帜。
《分类字锦》:叶似愁眉(叶似愁眉)
白居易 杨柳枝词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分类:
《国语辞典》:泪眼愁眉(泪眼愁眉)  拼音:lèi yǎn chóu méi
含泪的眼,愁苦的眉。形容极为痛苦悲伤的样子。明。高濂《玉簪记》第三○出:「人去天涯几许,凝望处泪眼愁眉。」《群音类选。北腔类。卷二。行香子。朝也相思曲》:「泪眼愁眉,离人样子,海誓山盟,徒成废弛。」
《国语辞典》: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  拼音:níng chī kāi méi zhōu,bù chī chóu méi fàn
(谚语)比喻宁愿心情开朗的过穷日子,不愿过充满烦恼的富裕生活。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如:「现在的工作虽然薪水少了点,但是我做得心安理得,人家说『宁吃开眉粥,不吃愁眉饭』,以前那种事,我再也不做了。」
《国语辞典》:蹙额愁眉(蹙额愁眉)  拼音:cù é chóu méi
皱著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如:「他接到坏消息,整天蹙额愁眉,闷闷不乐的。」
分类:眉头忧愁
《国语辞典》:愁眉苦目  拼音:chóu méi kǔ mù
紧锁著眉,苦丧著脸。形容忧伤、愁苦的神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也作「愁眉苦脸」、「愁眉苦眼」。
《國語辭典》:愁眉苦眼  拼音:chóu méi kǔ yǎn
紧锁著眉,苦丧著脸。形容忧伤、愁苦的神色。《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因此他就只剩了擎著杯酒,一言不发,愁眉苦眼的,坐在那里发愣了。」也作「愁眉苦目」、「愁眉苦脸」。
《國語辭典》:愁眉苦脸(愁眉苦臉)  拼音:chóu méi kǔ liǎn
眉头紧皱,苦丧著脸。形容忧伤、愁苦的神色。《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红楼梦》第六二回:「那媳妇愁眉苦脸,也不敢进厅,只到了阶下,便朝上跪了,碰头有声。」也作「愁眉苦目」、「愁眉苦眼」。
《國語辭典》:愁眉泪眼(愁眉淚眼)  拼音:chóu méi lèi yǎn
眉头紧锁,双眼含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明。高濂《玉簪记》第二四折:「守著个更更点点,凄凄冷冷,隔著个朝朝暮暮,思思念念,肠断了愁眉泪眼。」《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晚,养娘走进房来看小姐,只见愁眉泪眼,长吁短叹。」
《國語辭典》:愁眉苦脸(愁眉苦臉)  拼音:chóu méi kǔ liǎn
眉头紧皱,苦丧著脸。形容忧伤、愁苦的神色。《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红楼梦》第六二回:「那媳妇愁眉苦脸,也不敢进厅,只到了阶下,便朝上跪了,碰头有声。」也作「愁眉苦目」、「愁眉苦眼」。
《漢語大詞典》:愁眉蹙额(愁眉蹙額)
因发愁而紧皱眉头。 茅盾 《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 上海 ‘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六章:“ 武昌 这方面的很多高级负责人员,就像患了神经衰弱症似的,愁眉蹙额,胆战心惊。”
《國語辭典》:愁眉不展  拼音:chóu méi bù zhǎn
双眉紧锁,很忧愁的样子。唐。姚鹄 随州献李侍御诗二首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西游记》第九四回:「观见那唐僧在国王左边绣墩上坐著,愁眉不展,心存焦燥。」也作「愁颜不展」。
《漢語大詞典》:愁黛
犹愁眉。 唐 吴融 《玉女庙》诗:“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前蜀 韦庄 《荷叶杯》词:“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 宋 李石 《渔家傲·赠鼎湖宦伎》词:“瘦玉倚香愁黛翠,劝人须要人先醉。”
分類:愁眉
《漢語大詞典》:愁翠
即愁眉。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有“眉如翠羽”之句,故称。 唐 温庭筠 《咏嚬》:“毛羽敛愁翠,黛娇攒艷春。”参见“ 愁眉 ”。
分類:愁眉
《國語辭典》:愁眉  拼音:chóu méi
1.发愁时皱著眉头。唐。白居易〈晚春酤酒〉诗:「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红楼梦》第六三回:「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2.细而曲折的眉,为汉代妇女的一种修饰。《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诗:「风流誇堕髻,时势斗愁眉。」
《漢語大詞典》:啼妆(啼粧)
见“ 啼粧 ”。
亦作“ 啼糚 ”。亦作“ 啼妆 ”。 1. 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2).借指美人的泪痕。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一本作“ 粧 ”。
《漢語大詞典》:堕马妆(墮馬粧)
犹堕马髻。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夜烛飞鸞影,晨匳堕马粧。”
分類:堕马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