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包涵  拼音:bāo hán
1.寬容、原諒。《老殘遊記》第一七回:「敝上說小縣分沒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飯,請大老爺包涵點。」也作「包含」。
2.包容涵育。《北史。卷八八。隱逸傳。徐則傳》:「包涵二儀,混成萬物。」
《國語辭典》:包涵儿(包涵兒)  拼音:bāo hán ér
北平方言。指缺陷、美中不足。
《國語辭典》:包藏  拼音:bāo cáng
隱含、隱藏。《大宋宣和遺事。利集》:「交結閹官,包藏禍心。」《三國演義》第二一回:「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也作「苞藏」。
《國語辭典》:包含  拼音:bāo hán
1.寬容、原諒。如:「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請多多包含。」也作「包涵」。
2.包括。如:「這句話,包含了數層意思。」
《國語辭典》:涵容  拼音:hán róng
寬容。《宋史。卷三一五。韓維傳》:「鎮所失只在文字,當涵容之。」
《國語辭典》:包籠  拼音:bāo lóng
包涵、原諒。元。汪元亨〈醉太平。耳聞時做聾〉曲:「耳聞時做聾,眼見處推盲,且達時知務暗包籠。」明。朱權《荊釵記》第一二齣:「非缺禮,非缺禮,只為窘中。凡百事,凡百事,望乞包籠。」
《漢語大詞典》:函盖包荒(函蓋包荒)
犹言包涵。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我方纔那番卖唱乞食的行逕,真真叫作无可奈何,只得如此,还要求老先生函盖包荒。”
分類:包涵
《漢語大詞典》:兼临(兼臨)
谓在上位的人对在下者广加包涵容纳。《汉书·礼乐志》:“兼临是爱,终无兵革。” 颜师古 注:“兼临,言在上位者普包容也。”
《漢語大詞典》:含贷(含貸)
包涵,宽恕。三国志·魏志·曹洪传“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臣少不由道,过在人伦,长窃非任,遂蒙含贷。”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朝廷惟务含贷,以存大体。”
分類:包涵宽恕
《漢語大詞典》:温藉
亦作“温籍”。 含蓄;宽容包涵。温,通“ 蕰 ”。《诗·小雅·小宛》“饮酒温克” 汉 郑玄 笺:“中正通知之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汉书·酷吏传·义纵:“治敢往,少温籍,县无逋事,举第一。” 颜师古 注:“‘少温籍’,言无所含容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温藉者,含蓄有餘之意。或作醖藉,又作蕰藉。”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
《漢語大詞典》:涵忍
包涵容忍。 黄远庸 《少年中国之自由》:“若长此沉沉,奄然待尽,究令人不亡我,而尸居餘气之国,亦决非血气男子所能涵忍而生存。”
《漢語大詞典》:涵亮
包涵原谅。亮,通“ 谅 ”。 明 袁宗道 《复董章丘书》:“至筐篚重礼,例不敢当,谨附使璧上,不恭之諐,伏覬涵亮。”
分類:包涵原谅
《漢語大詞典》:容谅(容諒)
包涵,原谅。红楼梦第三回:“ 黛玉 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去迟了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
分類:包涵原谅
《漢語大詞典》:隐涵(隱涵)
不公开,包涵。 明 张居正 《答顺天张巡抚书》:“若概及其他,恐干连人众,所伤者多。今始为隐涵,后若再犯,即达官显贵,亦不能少贷矣。”
《漢語大詞典》:苞贮(苞貯)
(1).积聚。 唐 康骈 剧谈录·殷九霞:“司徒贵任藩服,所望者,秉持钧轴,封建茅土,唯在保守庸勋,苞贮仁义,享福隆厚,殊不可涯。”
(2).包容,包涵。苞,通“ 包 ”。旧唐书·李昭德传论:“盖由道乏弘持,器难苞贮,纯刚是失,卷智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