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包围(包圍)  拼音:bāo wéi
1.四面围住。如:「警方把赌窟团团包围,准备来个一网打尽。」
2.军事上的攻击方式之一。系以主力指向敌人最初配置的侧后方,而攻击敌人第一线后方的目标。包围时通常以一助攻部队攻击敌人的正面。
《漢語大詞典》:包围圈
军事上指已形成的包围态势的圈子和已被包围的地区:冲出~ㄧ~越缩越小了。
《高级汉语词典》:分割包围  拼音:fēn gē bāo wéi
将敌割裂成数块,分别包围攻击的作战行动
《漢語大詞典》:反包围
打破敌人对己方正在形成包围的作战行动
被包围的一方对包围者所形成的包围,是战场上敌对双方犬牙交错形态的一种表现
《國語辭典》:围绕(圍繞)  拼音:wéi rào
1.环绕。《三国演义》第九回:「贼兵围绕内庭至急,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儒林外史》第三○回:「轩窗四起,一转都是湖水围绕。」
2.环绕著一事件或问题。如:「大家议论纷纷,话题全都围绕在公司裁员上。」
《國語辭典》:包裹  拼音:bāo guǒ
1.用布包扎的行李。《西游记》第八回:「菩萨遂将锦襕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只不做声,一手提了包裹,往岸上就走。」
2.泛指包扎成件的东西。如:「邮寄包裹」。
3.收拾、包扎起来。《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一面令人将张约并诸葛恪尸首,用芦席包裹,以小车载出。」
4.包容。《淮南子。原道》:「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漢語大詞典》:环合(環合)
(1).围绕。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宋 苏辙 《绝句》之一:“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縈回长傍溪。”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诗:“楼殿参差云雨上,江山环合画图开。”
(2).包围。新唐书·王栖曜传:“始将兵时,涉寇境,遇游骑环合,乃规百步立表而射,每射破的。”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己·呼延射虎》:“道逢羣虎下山,下令打围,甲士环合,各以神臂克敌弓射之,凡毙三十餘。”
(3).如环之相联。形容机件组合精密契合。 元 刘将孙 《定光寺题经》:“此处有枢运而机旋,何事不规圜而环合。”
《国语辞典》:围住(围住)  拼音:wéi zhù
包围。如:「团团围住」。《三国演义》第七回:「孙坚被刘表围住,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死救得脱。」
分类:包围
《漢語大詞典》:环拥(環擁)
(1).犹环抱。 宋 苏轼 《神女庙》诗:“江山自环拥,恢诡富神姦。”
(2).包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渔埠编保》:“其时保正十甲长俱在水中捕鱼,何难环拥围擒及飞棹跟追。”
分類:包围环抱
《漢語大詞典》:裹包
(1).包裹;行李。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民之襦緼,为贼裹包;民之货钱,充贼囊橐。”
(2).包,包装。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生]如今安葬了未曾?[旦]把坟自造,土泥尽是我麻裙裹包。”
(3).包围。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听军声远号,看旌旗裹包,气昂昂,知是么么到。”
《漢語大詞典》:兜围(兜圍)
包围。《花月痕》第四七回:“城贼自恃人多,也不惧怕,便狠狠的四面兜围。” 沙汀 《凶手》:“但在十字口的鼓楼下面,断腿天兵被几个拉夫的天兵兜围住了。”
分類:包围
《漢語大詞典》:圜围(圜圍)
包围。《晋书·段灼传》:“三里之城,五里之郭,圜围而攻之。”
分類:包围
《國語辭典》:合拢(合攏)  拼音:hé lǒng
1.包围、围拢。《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两条卓脚,著地捲将来,众僧早两下合拢来。」《水浒后传》第二○回:「到得寺前,正要下马,忽听一声梆子响,山门里赶出四五十个和尚,都执鎗棍,合拢来喝道:『你这饮马川强盗,敢来窥探么!』」
2.合在一起。《儒林外史》第二回:「其馀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彀一个月饭食。」《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每人俱在左股上割下一块肉来,合拢作了一碗羹汤,瞒了婆婆只说是猪肉。」
3.彼此意见、看法一致。《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钱谷老夫子一看,事情不会合拢,亦就搭讪著出去,不来干预这事。」
《漢語大詞典》:兜裹
包围。 清 陈翼亮 《敖公纪述》:“詎大股马步万餘人盖地而来,四面兜裹。”
分類:包围
《漢語大詞典》:周扎(周紥)
(1).犹穿戴。《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珍太太 ,小 寄姐 不识高低,没替 珍太太 做出棉袄棉裤,自家就先周紥上了,我的不是!”
(2).包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其攻围处所必须严重周紥,仍须酌留一门,以符兵法围城必缺之义。”
分類:包围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