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一作何玄之。宪宗元和四年(809)居道州,向刺史吕温投献诗作,求吕温“一示云霄路”。其时吕温正值谪宦,无能为力,故答诗有“期君自致青云上”(《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之句。未几赴容州。不知所终。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三。《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佚其姓名。宋眉州眉山人。善画人物,尝作《七才子入关图》,黄庭坚谓其人物各有意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01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词学图录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有《东坡七集》、《东坡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苏轼(1036~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杭州、湖州等地。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复起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为北宋后期文坛领袖,词开豪放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唐宋四大家;亦工书画,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全集》等。曾作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填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对与黄鹤楼的有关的传说故事做了诗意的描述和渲染。在黄鹄山泉侧原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
全宋文·卷一八四九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次子。嘉祐二年登进士乙科,受欧阳修赏识。任凤翔府判官,入直史馆。熙宁间王安石变法,轼因政见分歧,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返京,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旋拜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其间曾被召还朝任礼部尚书等职。为元祐党争所累,绍圣初谪于惠州,再徙儋州。徽宗立,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其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传》、《书传》及《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事迹见《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伯业。苏迟子。以祖恩补假承务郎。徽宗宣和初调郑州司曹,累官知严州、处州。以直秘阁帅广东,措置海盗有方。以中散大夫、直龙阁致仕。有《山堂集》。
全宋诗
苏简(?~一一六六),字伯业,眉山(今属四川)人,居婺州(今浙江金华)。辙孙、迟长子。以祖恩补假承务郎。徽宗宣和初,调郑州司刑曹,满,迁华州钱监,改京兆府曹。高宗建炎初,充江浙制置司书写机宜文字,通判饶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朝奉郎监都进奏院。江淮开都督府选入幕府,知严州,改建州,复知严州,改处州。二十八年,加直秘阁、知广州,转朝议大夫,封眉山县男。二十九年,除直龙图阁、知洪州,寻罢。次年辞召丐祠,复龙图阁致仕。孝宗乾道二年卒。有《山堂集》,已佚。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三、一七九、一八三、一八七,元《敬乡录》卷七、明《金华贤达传》卷四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八○四
苏简(?——一一六六),字伯业,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迟子。以祖恩补承务郎。宣和初调郑州司刑曹。满,监华州钱监,改京兆府漕。建炎间充江浙制置书写机宜文字,通判宜州,改饶州。绍兴间知严州、处州,以直秘阁帅广东。转朝议大夫,封眉山县男,直徽猷阁。帅洪州,逾月罢。以直龙图阁致仕。乾道初封中大夫,二年卒。有《山堂文集》二十卷。见《敬乡录》卷七,《宋史翼》卷四,光绪《金华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必节号竹涧眉山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号眉山,金陵名妓。武宗南巡至金陵,选教坊司十人供奉,宝奴为首。武宗返京,宝奴还旧籍,人呼之为贵人。后长斋诵佛,为道人装以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2 【介绍】: 清湖北人,自号二眉山人。谓能前知。巡抚董国兴劾其左道惑众,逮至京,得释。勒尔饰讨吴三桂,驻荆州,以信方旦之说,曾受密旨禁戒。方旦乃走江浙。康熙二十一年,王鸿绪得其所刊《中质秘书》,列“诬罔君上、悖逆圣道、摇惑人心”三大罪劾之,遂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7—1681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去浮,号眉山。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间累擢内阁学士。曾驳山东巡抚欲禁蓬桅之议,维持渔民生计。官至兵部右侍郎。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项景襄,字眉山,秀水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景襄字眉山钱塘人秀水籍顺治乙未进士历官兵部侍郎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鲍镳,字藩宣,号眉山,清无锡人。岁贡生。操行端谨,起门下士多早达而梅山独穷困以老,年八十余卒。
程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禹开,号眉山。写花卉有逸致,墨兰近赵孟頫一派,尤擅画竹。书学欧阳。工诗。有《香雪集》。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窦嵋,字眉山,号仙谷,清无锡人。幼失怙持,依表叔杜云川太史教养成立,幕游东粤,以精勤治体欲荐举,力辞而归,有《眉山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1714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苏公,号眉山。范文程第三子。康熙间历官御史、内阁学士,论事侃侃。二十五年擢云贵总督,到任即整饬营伍,发奸纠暴。清盐笑不得按户抑派,定支拨军饷条例,吏不得巧法扼民,在滇九年,政绩颇著。寻督两江,专务清静,与民休息,奏免赋税。官至太子太保。有《鸡足山志》、《世美堂诗文奏疏》等。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
范承勋,字铭公,汉军旗人。官至工部尚书。
汤第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永新人,字眉山。康熙间人。嗜学,旁及天官、地理、歧黄、律历等书,才略优长,而性耽泉石,居丧循古礼,不用僧道作法事。曾作《辟佛语》以训后人。书法宗钟、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717 【介绍】: 清广东海康人,字文焕,号眉山。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历任台湾知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居官清廉。深研宋儒理学著作。卒后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四
陈瑸,字文焕,号眉川,海康人。康熙甲戌进士,由知县官至福建巡抚。赠礼部尚书,谥清端。有诗集。
全台诗
陈瑸(1656~1718),字文焕,号眉川,广东海康县人。清康熙卅三年(1694)进士,授福建古田知县。四十一年(1702)调知台湾县事,清操绝俗,慈惠利民。公暇引诸生考课,以立品敦伦为先。夜躬自巡行,询父老疾苦。闻读书纺绩声,则重予奖赏,有群饮高歌者,严戒谕之。念商艘水丁,重困穷黎,详请豁免。岁祲,设法赈贷,发仓平粜。旱则日食脱粟饭以自励。会水涨溃堤,势逼仓廒,躬亲土石,士民莫不争先趋役。四十二年(1703)出为四川提学道。四十九年(1710)用福建巡抚张伯行荐,七月奉特旨调任台湾厦门道兼理学政。民闻其再至,扶老携幼,欢呼载道。陈瑸以廉静,两岁科试士,矢公矢慎,养育人材,士风丕振。时,台湾有官庄之制,召民开垦,以其所入,为文武养廉之用。陈瑸以其有弊,奏请废止,悉入于官。始建万寿宫,中殿奉龙亭,以便文武朝贺。五十年(1711)谕令各县设立义学,招集生徒,延师诲课。隔年夏天集刻《台厦试牍》,爰梓其尤雅者若干篇示诸生,题曰:《海外人文》。五十一年(1712)捐俸重修台湾府儒学明伦堂,兴建朱子祠及文昌阁。设立十六斋以教士子,置学田以资师生膏火。凡诸创造,亲董其事,终日不倦。在官应得公使钱,悉屏不取。五十三年(1714)超擢偏沅巡抚,旋入觐,清圣祖目之曰:「此苦行老僧也」。是年十二月调福建巡抚。五十五年(1716)冬兼摄闽浙总督。五十六年(1717)奉命巡海至台,北及上淡水,往复一千四百馀里,自持糒糗,携小帐房以随,露宿风餐,不入邸舍,不受馈献。五十七年(1718)以病乞休,诏慰留之。未几,卒于官,年六十三岁。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著有《陈清端公文集》。  陈瑸孙子良、子恭等辑其遗诗三百馀首,附于《陈清端公文集》之后,文详而诗略,同里丁瑶泉续搜遗诗达六百馀首,多至十卷,又编次《年谱》,并付剞劂。编者所据版本主要援引自台湾大学图书馆所藏道光六年(1826)木刻本,丁宗洛编辑《海康陈清端公诗集》〖道光丙戌镌,蒋丹林先生鉴定,板藏泲上东署不负斋。书前印有徐宗干等人题诗,弁言标明内容系由孙人龙删定,卷首镂「同里后学丁宗洛瑶泉编辑,连州后学张大业立庵参校。」书末署「同郡后学周烈亚校字,里人后学陈定邵校刊。」〗,有关台湾诗作见于第七、十卷。同时参考国家图书馆所藏《陈清端诗集》铅活字本加以编校。(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