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秦韩(秦韓)
(1).古国名。 辰韩 的别名。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辰韩 ,耆老自言 秦 之亡人,避苦役,适 韩国 , 马韩 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觴,相呼为徒,有似 秦 语,故或名之为 秦韩 。”
(2).指 战国 时 秦国 和 韩国 。战国策·秦策三:“ 秦 韩 之地形,相错如绣。”
《国语辞典》:龙山(龙山)  拼音:lóng shān
1.郡名。位于韩国京城西南,为京釜、京义两铁路的分歧点。
2.山名:(1)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2)在山西省浑源县西南。(3)在河南省宝丰县东南。(4)在南非共和国的角省与纳塔耳省之间,为南部非洲第一高峰。
《国语辞典》:朝鲜(朝鲜)  拼音:cháo xiān
国名。即现在的韩国。介于黄海、日本海之间。汉、唐以来,久为中国藩属。也称为「高丽」、「高句丽」、「句骊」。
《国语辞典》:韩非(韩非)  拼音:hán fēi
人名。(?~西元前234)战国时韩国的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辩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于是发愤著书五十馀篇,号为韩非子。文章峻严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后秦王攻韩,韩王遣非使秦,为李斯所谮,下狱而死。
《國語辭典》:韩国(韓國)  拼音:hán guó
国名。位于朝鲜半岛。古称高丽或朝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裂为南北二韩。南韩成立「大韩民国」,北韩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國語辭典》:韩卢(韓盧)  拼音:hán lú
战国时代矫健善驰的黑毛猎犬。《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漢語大詞典》:公仲
复姓。 战国 时 韩国 有 公仲侈 。见史记·韩世家
分類:复姓韩国
《漢語大詞典》:韩娥(韓娥)
相传为古代 韩国 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 张湛 注:“﹝ 韩娥 ﹞ 韩国 善歌者也。”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隋 江总 《宛转歌》:“金樽送曲 韩娥 起,玉柱调絃 楚妃 叹。” 唐 沈亚之 《答冯陶书》:“闻古之 韩娥 ,其歌也,能易哀乐,变林籟,则有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当筵调笙弄簫,羞杀我 韩娥 苏小 。”
分類:韩国张湛
《国语辞典》:聂政(聂政)  拼音:niè zhèng
人名。战国时韩轵县深井里人,是韩国勇士。严仲子与韩宰相侠累有仇,重金礼聘聂政刺杀侠累,政以母在而不允。待母逝姊嫁,因感恩于知己,于是刺杀侠累,替严仲子复仇。事成之后,恐连累其姊,乃毁容自尽。见《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
《漢語大詞典》:牛哀
指 公牛哀 。 鲁国 人,一说 韩国 人。传说他病了七日变虎,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见《淮南子·俶真训》。 汉 张衡 《思玄赋》:“ 牛哀 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 唐 李贺 《猛虎行》诗:“道逢騶虞, 牛哀 不平。” 清 吴伟业 《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 牛哀 。”
《国语辞典》:长白山(长白山)  拼音:cháng bái shān
山名。位于吉林省东部与韩国交界处,为东北最高山。夏季白岩裸露,秋初至翌年春则白雪皑皑,终年常白。山顶有天池,百泉奔流,为鸭绿、松花、图们三江的源头,亦是女真族的发祥地。也称为「白头山」、「白山」。
《国语辞典》:清津  拼音:qīng jīn
城市名。在韩国东北部,东濒日本海,原为小渔村,自西元一九○八年开港后,商业蒸蒸日上,成为韩国北部的大商港。
《国语辞典》:大邱  拼音:dà qiū
城市名。位于韩国东南部,洛东江中游。缫丝业很盛,为南韩农业及铁路中心。
《漢語大詞典》:卢狗(盧狗)
即 韩 卢。 战国 时 韩国 良犬。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卢狗悲号, 韩国 知其才。”
分類:韩国
《国语辞典》:木浦  拼音:mù pǔ
城市名。为韩国全罗南道的优良海港,人口有十二万,输出以棉花、米为主,此外渔产亦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