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苦楚  拼音:kǔ chǔ
痛苦。《三国演义》第七六回:「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城中无粮,甚是苦楚。」也作「苦痛」。
《國語辭典》:伤痕(傷痕)  拼音:shāng hén
皮肤受伤后,所留下的痕迹。《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养娘将软褥辅衬,抱他睡在床上,解看衣服,尽被树林荆棘抓破,且喜身体毫无伤痕。」
《漢語大詞典》:毒痛
(1).痛楚;苦痛。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太傅汝南陈蕃》:“﹝ 陈蕃 ﹞从者击亭卒数下,亭长闭门,收其诸生人客,皆厌毒痛。”后汉书·寇荣传:“﹝臣﹞伏於两观,陈诉毒痛。”法苑珠林卷十四:“地狱皆休,毒痛不行。”
(2).荼毒。后汉书·臧宫传:“ 匈奴 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
分類:痛楚苦痛
《漢語大詞典》:苦患
犹苦痛。 唐 张贲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近年已絶诗书癖,今日兼将笔砚焚;为有此身犹苦患,不知何者是玄醺。”
分類:苦痛
《漢語大詞典》:酸毒
(1).痛恨。后汉书·朱穆传:“遂令将军结怨天下,吏人酸毒,道路嗟嘆。”
(2).苦痛。
分類:苦痛痛恨
《漢語大詞典》:烦楚(煩楚)
苦痛。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感应:“﹝ 朱播 ﹞忽眼痛且瘇,昼夜烦楚。”
分類:苦痛
《國語辭典》:伤疤(傷疤)  拼音:shāng bā
伤口瘉合后所留下来的痕迹。如:「那个抢匪脸上有一道半月形的伤疤。」
《國語辭典》:呻吟  拼音:shēn yín
1.吟咏。《庄子。列禦寇》:「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至于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2.因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三国演义》第九八回:「时郝昭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齐来至马前,只听苇中有人呻吟。」
《國語辭典》:苦难(苦難)  拼音:kǔ nàn
痛苦和艰困。《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
《國語辭典》:困苦  拼音:kùn kǔ
贫困、艰苦。如:「对比过去所经历的困苦生活,他益发珍惜当下的幸福。」《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
《漢語大詞典》:吟呻
(1).呻吟。因苦痛而发出哼声。 宋 陆游 《神君歌》:“考録魑魅,号呼吟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忽见朱樱乍启,坠痰块如冰,扶移榻上,渐復吟呻。”
(2).吟咏;推敲诗句。 金 元好问 《赠杨君美之子新甫》诗:“书林头白坐吟呻,青佩横经更几人。” 清 黄景仁 《癸巳除夕偶成》诗:“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國語辭典》:隐痛(隱痛)  拼音:yǐn tòng
难以宣达的痛苦。如:「他专门揭发别人的隐痛,实在可恶!」
《漢語大詞典》:众苦(衆苦)
佛教语。指多种苦痛。大智度论·释幻人无作品:“汝入是三门实际作证得尽众苦。”《顺正理论·辩缘起品》:“众苦所逼,异类悲号,怨发叫声,故名号叫。”
《漢語大詞典》:苦味
苦的味道。比喻经受的苦痛。管子·幼官:“君服赤色,味苦味。” 郁达夫 《茑萝行》:“辞了教授的职后,就又不得不同六月间一样,尝那失业的苦味。”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很知道青年作客异乡的苦味,又常拿亲切的话来安慰我。”
《漢語大詞典》:穷毒(窮毒)
穷困苦痛。列子·杨朱:“ 舜 耕於 河阳 ,陶於 雷泽 ,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及受 尧 之禪,年已长,智已衰。 商钧 不才,禪位於 禹 ,戚戚然以至於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