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掩袭(掩襲)  拼音:yǎn xí
乘敌不备而袭击之。《宋史。卷二八九。葛霸传》:「浊流砦兵叛,杀官吏溃去,怀敏发兵掩袭,尽诛其党。」也作「掩杀」。
《國語辭典》:突袭(突襲)  拼音:tú xí
突然袭击。指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如:「夜晚走路要小心,以免遭歹徒突袭。」也作「突击」。
《漢語大詞典》:闪击(閃擊)
(1).突然袭击。 刘占江 《在延安大门口》:“﹝国民党部队﹞企图闪击边区,进攻 延安 。” 茅盾 《委屈》:“造化小儿这个闪击,委实叫 张太太 措手不及。”
(2).比喻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完成某项工作。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润色》:“﹝《孔雀胆》﹞蒙中华剧艺社以最快的速度闪击演出了。”
《漢語大詞典》:诈击(詐擊)
突然袭击。诈,通“ 乍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復讎。” 凌曙 注:“诈则出其不意,伤害尤多。”
《國語辭典》:奇兵  拼音:qí bīng
趁敌人毫无防备,出其不意加以袭击的军队。《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上》:「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
《漢語大詞典》:疑战(疑戰)
突然袭击,不宣而战。《穀梁传·庄公十年》:“ 公 败 齐 师于 长勺 。不日,疑战也。” 范宁 注:“疑战者,言不剋日而战,以诈相袭。”
分類:突然袭击
《國語辭典》:伏击(伏擊)  拼音:fú jí
凭藉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以暗袭明,对行动中的敌人予以奇袭,歼灭敌军,俘获人员或军品,蒐集情报,或完成战术上特定之任务。
《國語辭典》:偷袭(偷襲)  拼音:tōu xí
趁对方防备松懈或疏失时,突然发动攻击。如:「我方趁黑夜掩护,偷袭敌军阵地。」
《漢語大詞典》:袭伐(襲伐)
突然袭击,声罪讨伐。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杜预 注:“伐,声其罪;侵,钟鼓无声;袭,掩其不备。”逸周书·文传:“《开望》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周书曰:土多人少,莫出其材,是谓虚土,可袭伐也。”
《漢語大詞典》:淹袭(淹襲)
掩袭。乘人不备而突然袭击。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十章:“事未实行,而 云南 北伐军假道通过,深宵淹袭。”
《漢語大詞典》:伏击战(伏擊戰)
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这次 李自成 伏击战虽然获得成功……但农民军也死了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