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龙荒(龍荒)  拼音:lóng huāng
龙,指匈奴祭天处龙城。荒,指距离京城最远的属地。龙荒形容北部遥远荒漠的地区。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似这等天阔雁书稀,人远龙荒近,教我搁著泪对别酒一樽。」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叹婴儿向龙荒割舍,我一霎地衷肠乱似雪。」
《漢語大詞典》:幕北
漠北。幕,通“ 漠 ”。古代泛指 蒙古 大沙漠以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单于闻之,远其輜重,以精兵待於幕北。” 汉 侯应 《对问罢边备议》:“幕北少草木,多大沙, 匈奴 来寇,少所蔽隐。”
《國語辭典》:龙沙(龍沙)  拼音:lóng shā
1.地名。本指白龙堆、沙漠两地,皆在西北塞外,自刘孝标有「龙沙宵月明」的诗句以来,诗家误以为只有一地。
2.泛指塞外的地方。宋。姜夔 翠楼吟。月冷龙沙词:「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國語辭典》:白龙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属砾质荒漠,系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蚀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许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岩塔和土柱。呈东北──西南方向,沟谷中有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称为「白龙堆」。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学上指乾燥地区的风蚀地形。多成群出现于乾燥地区。也称为「风蚀脊」、「雅尔当」。
《漢語大詞典》:玄漠
(1).恬静,寂静。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识变通於常事之外,运清鉴於玄漠之域。”《文选·卢谌〈时兴〉诗》:“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 吕延济 注:“至人真性澹乎然无营为,唯在玄然寂漠而已。” 清 唐甄 潜书·格君:“陛下诚能学 黄帝 之道,居心玄漠,静专纯一。”
(2).犹漠北,指北方边疆。 唐 裴漼 《奉和御制平胡》诗:“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
《漢語大詞典》:龙关(龍關)
指漠北少数民族所设的关隘。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冰州炎徼,来献其琛;雁海龙关,亦柔好音。” 胡之骥 注:“龙关,单于龙庭之关也。”
《国语辞典》:薛延陀  拼音:xuē yán tuó
国名。崛起于漠北,先世为薛部与延陀部,同属敕勒部落,后薛灭延陀,遂改名为「薛延陀」。唐太宗时,封其首领乙失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树牙于郁督军山(今杭爱山东支),曾与回纥共助唐朝灭东突厥。贞观末,发生内乱,为李道宗联合回纥所灭。
《漢語大詞典》:北匈奴
东汉 时 匈奴 分裂为南、北二部,汉人对留居漠北的 匈奴 部族的称谓。 汉 班彪 《奏议答北匈奴》:“今 北匈奴 对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数乞和亲。”参见“ 匈奴 ”。
《國語辭典》:匈奴  拼音:xiōng nú
中国秦汉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由古文献可推出夏朝时称为「獯鬻」,周朝时称为「猃狁」、「猃狁」。战国时,分布于秦、赵、燕以北的地区。秦朝时,为大将军蒙恬所败而北徙。楚汉之际,统治大漠南北。东汉时,分为南、北二匈奴,后来北匈奴陆续西迁,进入中亚、欧洲之地。南北朝后,「匈奴」之名不复见于中国史籍。也称为「荤粥」、「荤允」、「獯戎」。
《国语辞典》:札赉诺尔(札赉诺尔)  拼音:zhá lài nuò ěr
城市名。煤矿蕴藏丰富,是漠北著名的大煤田。也译作「札来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