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竭蹶  拼音:jié jué
行步颠仆。比喻力有不逮,勉强支持。《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初次作官,但愿得一简缺,免有竭蹶之虞。」
《漢語大詞典》:乾枯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暨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漢語大詞典》:枯干
见“ 枯干 ”。
分類:枯干
《漢語大詞典》:枯乾
1.枯竭;枯萎。 元 吴莱 《小园见园丁缚花》诗:“皮肤早蝎蚀,骨髓愳枯乾。” 老舍 《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
2.指枯死之人或物。 明 刘基 《题林以仁平反诗卷》诗:“抗词动鬼神,润泽生枯乾。”
《漢語大詞典》:涸竭
枯竭。 清 史致谔 《禀左宗堂》:“职道窃思餉源涸竭,正在借资捐项。” 梁启超 《外资输入问题》第一节:“欲救此敝,惟有别趋一土地广人民众而母财涸竭之地,以为第二之尾閭,而全地球中最适此例者,莫 中国 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一直等到他喉咙哑了,眼泪涸竭了,才慢慢地安静下来。”
分類:枯竭
《漢語大詞典》:焦涸
干枯;枯竭。 南朝 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寒。”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冬乾苦焦涸,夏潦愁泱漭。”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况复脑如是冥冥,耳如是薨薨,情感如是焦涸,心绪如是不宁。”
分類:干枯枯竭
《漢語大詞典》:屈竭
枯竭;空乏。《淮南子·精神训》:“情心鬱殪,形性屈竭,犹不得已自强也。”《后汉书·何敞传》:“又中州内郡,公私屈竭,此实损膳节用之时。” 宋 司马光 《日食遇阴云不见乞不称贺状》:“二年二月日有食之,四方见,京师不见。 谷永 以为百姓屈竭,祸在外也。”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肃宗 以后,财力屈竭,勋官不足以劝武功,府库不足以募战士。”
分類:枯竭空乏
《國語辭典》:乾枯  拼音:gān kū
1.草木因缺少水分或营养而枯黄的样子。如:「冬天近了,树上的叶子也渐渐乾枯了。」
2.因年老而皮肤缺乏脂肪或水分,造成皮肤的乾燥。
3.一点也不剩。如:「这口井用了几十年之后,水源终于乾枯了。」
《漢語大詞典》:穷涸(窮涸)
枯竭;干涸。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核其所自出,又非 仲尼 之门也,其回遹而不度,穷涸而无源。” 唐 李峤 《为百寮贺恩制表》:“使枯朽之干,向秋而更荣;穷涸之鳞,在辙而能跃。”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分類:枯竭干涸
《漢語大詞典》:消涸
干枯;枯竭。《捻军史料丛刊·军情》:“现在连旬晴霽,风高日燥, 临清 以北, 河 水日见消涸,殊为可虑。” 郭沫若 《文艺论集·一个宣言》:“创作的源泉已经消涸,失了水的游鱼只以唾沫相歔濡。”
分類:干枯枯竭
《漢語大詞典》:乾竭
枯竭。《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彊中乾” 晋 杜预 注:“外虽有彊形而内实乾竭。”法苑珠林卷十九:“復一比丘梦见四十里泉水皆乾竭,华悉零落。”
分類:枯竭
《漢語大詞典》:悴枯
枯竭。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二:“﹝无名氏《梅花赋序》﹞一气顇枯,万物闭藏。”
分類:枯竭
《国语辞典》:涸乾  拼音:hào gān
枯竭。如:「水池涸乾」、「久旱不雨,一些小河都已渐渐涸乾。」
分类:枯竭
《漢語大詞典》:干竭(乾竭)
枯竭。《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彊中乾” 晋 杜预 注:“外虽有彊形而内实乾竭。”法苑珠林卷十九:“復一比丘梦见四十里泉水皆乾竭,华悉零落。”
分類:枯竭
《漢語大詞典》:干腊(乾臘)
(1).干肉。
(2).犹枯竭。 黄远庸 《大势》之二:“若能统一国库,实行整理 中国银行 ,则金融与财政交相为用,则内阁或不致以穷而乾腊以死矣。”
乾腊:1.干肉。金史·世宗纪下:“ 辽 主闻民间乏食,谓何不食乾腊,盖幼失师保之训,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间疾苦也。”
(2).指尸体干枯不坏。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餘里大山巖石室中,其尸乾腊,今犹不坏,状羸瘠,人儼然如睡。”
(3).指干梅。初学记卷二八:“山海经:‘ 云山 之上,其实乾腊。’ 郭璞 注:‘腊,乾梅也。’”按,今本山海经无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