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在握  拼音:zài wò
1.控于手中。《宋书。卷七九。文五王列传。桂阳王休范》:「王奂佐郢,兵权在握。」
2.有把握。如:「虽然划龙舟竞赛尚未开始,但因双方实力悬殊,我队早已胜利在握。」
分類:有把握
《国语辞典》:有准儿(有准儿)  拼音:yǒu zhǔn ér
1.有标的。如射箭、放枪等。也作「有准头」。
2.有把握。如:「他做事一向是有准儿才动手。」也作「有准头」。
3.意志坚定,不为人所动摇。如:「待人处事必须有准儿,才能立住脚。」也作「有准头」。
《國語辭典》:拿稳(拿穩)  拼音:ná wěn
1.把持稳固。如:「书很重,拿稳了别掉下来。」
2.断定、肯定。《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是拿稳他不敢不答应的,忙道:『既然如此,我静候东翁吩咐便了。』」
《國語辭典》:渺茫  拼音:miǎo máng
辽远而不易见。唐。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漢語大詞典》:渺漫
(1).广远;幽长。 唐 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唐 高适 《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 明 高濂 《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
(2).模糊;虚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
(3).稀少;消失。 唐 唐彦谦 《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鸞信渺漫。” 丁以布 《题三子游草次吹万见赠原韵》:“还应乐府歌《三妇》,六逸高风未渺漫。”
(4).犹渺茫。没有把握。 宋 苏轼 《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目覩积水未退,下田因已没於深水,今岁必恐无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
《漢語大詞典》:稳步(穩步)
(1).步履平稳地行走。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2).有把握地按一定步骤进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章:“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 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漢語大詞典》:有谱(有譜)
有底,有把握。《十月》1987年第3期:“想必 汪书记 心中有谱, 倪院长 也就不再寻根问底。”
《漢語大詞典》:敢保
有把握不出错;管保。例如:要是这事让你摊上,敢保不会心安理得。
《國語辭典》:笃定(篤定)  拼音:dǔ dìng
1.确定,有把握。如:「今天风雨这么大,我笃定不用上班上课。」
2.安详。如:「当大家慌成一堆时,他却显得很笃定。」
《漢語大詞典》:拿手(拏手)
作事有把握;擅长。儿女英雄传第六回:“若论这瘦和尚的少林拳却颇颇的有些拏手。”
《漢語大詞典》:稳请(穩請)
有把握地求取。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将着俺皓首苍颜母,稳请受皇家俸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国语辞典》:持左券  拼音:chí zuǒ quàn
左券,契约。持左券,意指十分笃定,很有把握。宋。陆游〈禽言〉诗:「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也作「操左券」。
《國語辭典》:失掉  拼音:shī diào
丧失、遗落。《文明小史》第五回:「如今我们的行李通同失掉,住在这里不得回省。」
《漢語大詞典》:拿准
谓十分有把握。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假饶你手段欺 韩信 ,舌辩赛 苏秦 ,到底个功名由命不由人,也未必能拿准。”
分類:有把握
《國語辭典》:准儿(準兒)  拼音:zhǔn ér
确定、一定。如:「这事可没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