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西秦  拼音:xī qín
朝代名。(西元385~431)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鲜卑族乞伏国仁所建,据今甘肃南部,后为夏所灭。
《國語辭典》:和会(和會)  拼音:hé huì
1.和悦而集会。《书经。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
2.和睦、融洽。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为甚我今日媒人根前,做小伏低,教他款慢里,劝谏的俺夫妻和会。」
3.和平会议的缩称。指战争结束后,双方为求休战及和睦相处所举行的会议。如巴黎和会。
《漢語大詞典》:余惫(餘憊)
指战后疲惫病残的人。 唐 韩愈 《平淮西碑》:“为之择人,以收餘惫。”
《国语辞典》:世界银行(世界银行)  拼音:shì jiè yín háng
西元一九四五年联合国为了战后的重建及促进落后国家的发展而设立的银行。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也称为「国际重建及发展银行」。
《国语辞典》:经济大国(经济大国)  拼音:jīng jì dà guó
战后若干经济力量急速开发的国家,在国际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日本、德国等。
《国语辞典》:美苏高峰会议(美苏高峰会议)  拼音:měi sū gāo fēng huì yì
美、苏领袖的峰会从二战期间延续至战后冷战时期。战时双方议题主要在击败轴心国与安排战后秩序。冷战期间则主要为降低敌对情势、加强沟通与缓和国际情势。
《国语辞典》:攻击机(攻击机)  拼音:gōng jí j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使用的军用飞机。主要任务为对战场上的敌面部队,实施低空扫射以支援乙方地面部队。
《国语辞典》:柏林会议(柏林会议)  拼音:bó lín huì yì
西元一八七八年俄、土战后所缔结的《圣斯泰法诺条约》,遭到英、奥强烈反对,经德国首相俾斯麦从中斡旋,于同年六月在柏林召开的会议。
《国语辞典》:长坂坡(长坂坡)  拼音:cháng bǎn pō
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叙述刘备自新野战后,弃樊城,经长坂坡,与曹操追兵彻夜厮杀,赵云奋力救主,终与关羽、张飞会合拒操的故事。
《国语辞典》:山胞  拼音:shān bāo
战后,政府以「山地同胞」指称日本时代的蕃族或高砂族,简称「山胞」,通行于政府与民间。经过1980年代的原住民族运动争取改名,直到1994年宪法增修条文,才正式将「山胞」改名为「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