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应对(應對)  拼音:yìng duì
1.言语间的酬答。《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三国演义》第九八回:「恪字元逊,身长七尺,极聪明,善应对,权甚爱之。」也作「应答」。
2.对付。《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姊夫与家老小,且往邻村闪避,咱在此应对他不妨。」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这里高声叫有贼,慌走到街里,又无一个巡军捷讥,著谁来共咱应对。」
《國語辭典》:应答(應答)  拼音:yìng dá
言语间的酬答。《汉书。卷三○。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也作「应对」。
《國語辭典》:对当(對當)  拼音:duì dàng
1.对答、对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一句句对当,总不离一曲满庭芳。」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三折:「可可的老夫人偏撞上,你便有口呵怎对当。」
2.匹敌、相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娶妻王氏,姿色非凡,颇称对当。」
3.安排。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多管是人遭遇,料应来天对当。」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鞭著处便不死十分地也带重伤,也是青天会对当。」
《國語辭典》:支对(支對)  拼音:zhī duì
1.对答、答话。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不是妾讼庭上胡支对,大人也却教我平白地说甚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笑吟吟的强支对,他那里口口声声道是饶过只。」
2.应付、对付。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刷卷才回,从头省会,来家内。大嫂又染病耽疾,空著我两下里难支对。」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我待不说呵,怎生支对主人公?」
《漢語大詞典》:雠对(讎對)
亦作“讐对”。
(1).校对。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唐 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而藏者精於讐对,故往往皆有善本。” 鲁迅 《〈嵇康集〉序》:“更取 黄 本雠对,知二本根源实同,而互有讹夺。”
(2).敌对。《华严经·十行品》:“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讎对。”
(3).对答;驳难。隋书·经籍志一:“学不心解,专以浮华相尚,豫造杂难,拟为讎对,遂有芟角、反对、互从等诸翻竞之説。” 明 李贽 《与友人书》:“中极玲瓏,外极朴实,数十人羣聚喧杂,讐对各得,傍不得以其间斗之使乱。”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上》:“彼野人未受教者,故不识造物何义,则多以消极之辞讎对,即其为无宗教一成矣。”
《漢語大詞典》:承答
对答。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於梦想者也。”
分類:对答
《漢語大詞典》:领答(領答)
犹对答。南史·儒林传·戚衮:“时 衮 説朝聘义, 摛 ( 徐摛 )与往復, 衮 精采自若,领答如流。”
分類:对答
《漢語大詞典》:酬辩(酬辯)
对答;答辩。宋书·谢晦传:“相府多事,狱繫殷积, 晦 随问酬辩,曾无违谬。”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輒示之。”
分類:对答答辩
《漢語大詞典》:詶抗
酬对;对答。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见一年少,神姿端达,与 机 言玄门妙物, 机 心服其能,无以詶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道融:“ 融 与婆罗门拟相詶抗,锋辩飞玄,彼所不及。”
分類:酬对对答
《國語辭典》:登答  拼音:dēng dá
对答、解释。《西游记》第八四回:「明日见那昏君,老孙自有登答,管你一毫儿也不伤,且放心睡睡。」《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势看来,自是如此。但是上头问下来,这一句话却难以登答,明明像个饰词了。」
《漢語大詞典》:亢答
酬答;对答。周礼·天官·膳夫“王燕饮酒,则为献主” 唐 贾公彦 疏:“饮酒之礼,使大夫为宾,遣宰夫为主人,献酢相亢答。”
分類:酬答对答
《國語辭典》:对策(對策)  拼音:duì cè
1.古代科举考试时,士子针对皇帝策问,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汉文中年,始举贤良,晁错对策,蔚为举首。」《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也称为「射策」。
2.对付的策略方案。如:「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漢語大詞典》:赐对(賜對)
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臣愚不敏,蒙恩赐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召对:“先是 宪宗 以天语微吃,以故赐对甚稀。” 清 胡天游 《特赠太仆卿周公墓志铭》:“制下所部,择贤才吏,胜治剧者,上公名,得召见赐对,称旨。”
《國語辭典》:正对(正對)  拼音:zhèng duì
1.一种对偶。用两两相对的词语反映同类的事物或概念,其意义相同。如张载的〈七哀〉诗:「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为正对,皆言思念故乡。
2.直接面对。如:「这栋建筑物,正对著公园。」
《國語辭典》:引对(引對)  拼音:yǐn duì
皇帝召见臣子使之对答。《宋史。卷二四。高宗本纪一》:「未经上殿臣僚,令三省审察,然后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