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嗅感
即嗅觉。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九篇:“例如我们用‘马’这一个辞,这辞就含有我们经由视感、听觉、齅感,及其他感觉等等呈现到我们意识上来的一切印象。”参见“ 嗅觉 ”。
分類:嗅觉
《國語辭典》:嗅觉(嗅覺)  拼音:xiù jué
人体或一些动物鼻腔上的黏膜有嗅细胞,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嗅细胞,其神经冲动由嗅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嗅觉,能辨别物的香臭。也作「臭觉」。
《國語辭典》:气味(氣味)  拼音:qì wèi
1.芳香或臭恶的味道。唐。杜甫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红楼梦》第六回:「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
2.景况、情形。唐。白居易 寒食江畔诗:「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3.脾气与志趣。宋。范成大 元日山寺诗:「少年豪壮今如此,略与残僧气味同。」
4.神态。《老残游记》第二回:「但觉那人气味倒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
5.中医指药的寒热温凉为气,辛酸甘苦为味。
《國語辭典》:鼻观(鼻觀)  拼音:bí guàn
鼻孔。宋。仲并〈八声甘州。正西山〉词:「风外青鞋未熟,鼻观已先知。」元。白朴〈清平乐。碧云叶底〉词:「馀生牢落江南,幽香鼻观曾参。」
《漢語大詞典》:鼻端白
佛教修行法之一。注目谛观鼻尖,时久鼻息成白。《楞严经》卷五:“世尊教我及 拘絺罗 观鼻端白,我初諦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动世界,徧成虚浄,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宋 黄庭坚 《谢曹方惠物》诗:“注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
《國語辭典》:触鼻(觸鼻)  拼音:chù bí
气味攻鼻。即鼻子吸入气味。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至如香气馞起,触鼻发识,婉娩追随,氤氲无极。」《西游记》第四三回:「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触鼻;……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分類:刺激嗅觉
《国语辞典》:脑死(脑死)  拼音:nǎo sǐ
医学上称脑部失去生命力为「脑死」。一般认定的条件为脑的反应消失、脑波没有电位以及检波器上都没有听觉、视觉和嗅觉的反应。
《国语辞典》:品酒师(品酒师)  拼音:pǐn jiǔ shī
在酒厂中专门品评酒的师傅。其视觉、嗅觉及味觉相当,可以准确定出酒在颜色、气味、及口感上的优劣。
《国语辞典》:嗅觉器(嗅觉器)  拼音:xiù jué qì
主司嗅觉的器官。由鼻腔、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质部等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