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充备(充備)
(1).参预;充当。 汉 蔡邕 《让尚书乞在闲冗表文》:“遂用臣 邕 充备机密。” 唐 元稹 《高釴授起居郎》:“尚书郎亦有会计奏议之重,非博达精究之才,其可以充备兹选乎?”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又於进士中,亦选一二人充备。”
(2).充满;具备。后汉书·宦者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 宋 叶适 《六安县新学记》:“至后世之学,乃以充备盛德为圣人。”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猿》:“凡人世所珍,靡不充备。”
《漢語大詞典》:预参(預參)
犹参预。晋书·外戚传论:“遭逢潜跃之际,预参经始之谋。”魏书·尒朱荣传:“听臣赴闕,预参大议。”
分類:参预
《漢語大詞典》:无与(無與)
(1).不给予。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亷;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法苑珠林卷六:“无取无与,无我所心;脱欲所须,便可提去。”
(2).犹不跟,不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丰 ,絶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國語辭典》:京官  拼音:jīng guān
1.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北齐书。卷四二。崔劼传》:「世门之胄,多处京官,而劼二子拱、撝并为外任。」唐。贾岛〈和刘涵〉诗:「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閒。」
2.职官名。宋代不能参预朝谒的京师官员。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唐自相辅以下,皆谓之京官,言官于京师也。其常参者曰常参官,未常参者曰未常参官。国初以常参官预朝谒,故谓之升朝官,而未预者曰京官。」
《國語辭典》:干预(干預)  拼音:gān yù
1.干涉、参预、过问。《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昔先帝在日,谯周未尝干预国政。」《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权,虽父母亦不能干预的。」也作「干与」、「干豫」。
2.牵涉、关系。《朱子全书。卷一。学一。总论为学之方》:「大抵为己之学,于他人无一豪干预。」
《漢語大詞典》:能参(能參)
谓能参预天地之职。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杨倞 注:“人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则是参与天地。”一说,参,叁也。谓天、地、人三者能相互配合。
《國語辭典》:下场(下場)  拼音:xià cháng
1.进场参加考试或竞赛。《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偏偏主考圈了许多,方才知道下场的秘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好歹在家里,安安分分的读书,用上两年功,等起了服,也好去小考。不然,就捐个监去下场。」
2.演员、运动员等表演或竞赛结束后退场。
《國語辭典》:下场(下場)  拼音:xià chang
结局。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九出:「想著你,恩难罄,恨怎忘,风流陡然没下场。」《文明小史》第五回:「倒是金委员瞧著他行所无事,恐怕这事没有下场,所以甚是著急。」
《國語辭典》:置喙  拼音:zhì huì
插嘴以发表言论。《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详文赘说》:「一介微员,应否蠲免,安敢置喙。」
《國語辭典》:别管(別管)  拼音:bié guǎn
1.不要理睬、干涉。如:「别管閒事!」《红楼梦》第六○回:「别管他们,让他们闹去,看怎么开交。」
2.不管、无论。如:「别管是谁的案子,一律按规定办理。」
《國語辭典》:袖手旁观(袖手旁觀)  拼音:xiù shǒu páng guān
把手放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形容置身事外,不予过问。《红楼梦》第七二回:「连你还这样开恩操心呢!我倒反袖手旁观不成!」也作「旁观袖手」、「束手旁观」、「缩手旁观」。
《国语辞典》:共审制度(共审制度)  拼音:gòng shěn zhì dù
国民参预实际审判的制度。
《国语辞典》:掺分子(掺分子)  拼音:chān fèn zi
参预、干涉。如:「他们的事已经够复杂了,你可别去掺分子。」
分类:参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