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北阙(北闕)  拼音:běi què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唐。颜师古。注:「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
2.帝王的宫禁。汉。李陵〈答苏武书〉:「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唐。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國語辭典》:封事  拼音:fēng shì
古代臣子奏事,以皂囊封板,防止泄露,称为「封事」。《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唐。杜甫 春宿左省诗:「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漢語大詞典》:交章
谓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韩愈 《唐故秘书少监赠绛州刺史独孤府君墓志铭》:“君与起居舍人 李约 交章指摘,事以不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宪臣笞属吏:“众咸不直 鸣凤 ,两京科道交章劾之。” 清 陈睿思 《阅三朝要典》诗:“顾命之臣愤不平,羣贤交章以死諍。”
《漢語大詞典》:伏阙(伏闕)
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独孤及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请命。” 宋 陆游 《跋临汝志》:“﹝ 欧阳澈 ﹞ 建炎 初伏闕上书,论大臣误国。” 康有为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诗:“ 辽 、 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漢語大詞典》:墨启(墨啓)
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南史·王彧传:“ 泰豫 元年春,上疾篤,遣使送药赐 景文 死……乃墨启答敕,并谢赠詔。”
《漢語大詞典》:献纳使(獻納使)
唐 时匦院主持人,专管臣民书奏之官。原称匦使。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武后 时,投匭者或不陈事,而谩以嘲戏之言。乃置使閲其书奏…… 明皇 以‘匭’字声似鬼,改‘匭使’为‘献纳使’。 乾元 初,復其旧名。” 唐 杜甫 有《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参见“ 匭院 ”。
《國語辭典》:匦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国古代的民意蒐罗机构。可将民意传达给朝廷,堪称为当今议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
《漢語大詞典》:献纳函(獻納函)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蜀 主以 张业 、 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漢語大詞典》:献纳院(獻納院)
唐 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 唐 之献纳院, 宋 之检院,古纳言也。”参见“ 匭院 ”。
《國語辭典》:匦院(匭院)  拼音:guǐ yuàn
中国古代的民意蒐罗机构。可将民意传达给朝廷,堪称为当今议院的前身。《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
《国语辞典》:兰台令史(兰台令史)  拼音:lán tái lìng shǐ
职官名。汉代主持整理图书及掌理书奏的长官。《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注引《续汉志》:「兰台令史六人,秩百石,掌书劾奏及印主文书。」《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参见「兰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