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仲吕
(1).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 十二律 ”。
(2).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 高诱 注:“仲吕,四月。”《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高诱 注:“仲吕,四月也。阳在外,阴在中,所以吕中於阳助成功也,故曰仲吕。”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四月谓之仲吕。”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國語辭典》:中吕(中呂)  拼音:zhōng lǚ
1.音乐上指十二律之第六律。也作「仲吕」。
2.词曲宫调的六宫之一。中吕所属曲牌,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包括北曲五十六支及南曲一百四十四支。
《國語辭典》:小吕(小呂)  拼音:xiǎo lǚ
古时音乐上的一种宫调,为十二律吕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國語辭典》:中吕(中呂)  拼音:zhōng lǚ
1.音乐上指十二律之第六律。也作「仲吕」。
2.词曲宫调的六宫之一。中吕所属曲牌,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包括北曲五十六支及南曲一百四十四支。
《漢語大詞典》:七调(七調)
古乐律高低音域,自黄钟至中吕,称七调。魏书·乐志:“ 崔九龙 言於太常卿 祖莹 曰:‘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於黄钟,终於中吕。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宫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后世宫、商、角、羽各有七调,称四声二十八调。参阅宋史·乐志十七
《漢語大詞典》:衔吕(銜吕)
谓含中吕之气。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緜羃顺序,周流衔吕。” 胡之骥 注:“《白虎通》曰:簫者,中吕之气也。”
《漢語大詞典》:九宫十三调(九宫十三調)
南曲宫调诸调式的总称。正宫、中吕、南吕、黄钟、仙吕、越调、商调、双调、仙吕入双调为九宫,加上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羽调、合为九宫十三调。《曲谱凡例》:“南曲九宫十三调,盖以仙吕为一宫,而羽调附之;正宫为一宫,而大石调附之;中吕为一宫,而般涉调附之;南吕为一宫,黄钟为一宫,越调为一宫,商调为一宫,而小石调附之;双调为一宫,仙吕入双调为一宫,共为九宫十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