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旌甲
旌旗与铠甲。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簫鼓流 汉 思,旌甲被 胡 霜。”晋书·庾翼传:“﹝ 庾翼 ﹞师次 襄阳 ,大会僚佐,陈旌甲,亲授弧矢。”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若 元龙 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贼初到,旌甲覆水。”
分類:旌旗铠甲
《漢語大詞典》:彻札(徹札)
亦作“ 彻扎 ”。 谓穿透铠甲。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 潘尫 之 党 与 养由基 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唐 杨弘贞 《贯七札赋》:“望正鵠以进旅,奉弧矢之成列,然后彻札之人,庶验其工拙。” 宋 张耒 《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新编来如彻扎箭,劲笔更似划沙锥。”
分類:穿透铠甲
《漢語大詞典》:脱甲
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宋史·李宝传:“餘所谓签军,尽中原旧民,皆登岛垠,脱甲归命,以故不杀。”
《漢語大詞典》:重介
双层的铠甲;厚甲。《楚辞·九辩》:“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王逸 注:“身被甲鎧,犹为虏也。” 洪兴祖 补注:“介,甲也。”
分類:双层铠甲
《漢語大詞典》:贯札(貫札)
谓箭矢穿透铠甲上的叶片。亦形容力大善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 镇戎军 有一铁甲……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 清 顾汧 《射猎篇》:“帐前射艺分队进,穿扬贯札惊鲸鯢。”
《漢語大詞典》:燕犀
(1). 燕 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跃 冀 马者千羣,披 燕 犀者万队。”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 冀 马 楼兰 将, 燕 犀 上谷 兵。”
(2).指披甲的北兵。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一:“ 冀 马 燕 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漢語大詞典》:掩心
(1).护胸的铠甲。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从荣 大惊,命取铁掩心擐之,坐调弓矢。” 胡三省 注:“甲在胸前者谓之掩心。”《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韩当 独披掩心,手执长鎗,立於船头。”
(2).刀柄末端铆住刀心的部位。《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掣出那口尖刀来;右手四指笼着刀靶,大母指按住掩心。”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便向铜旋子里拿起那把尖刀,右手四指拢定了刀把,大拇指按住了刀子的掩心。”
《漢語大詞典》:合甲
用两重犀或兕之皮相合而制成的坚固铠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合甲,削革里肉,但取其表,合以为甲。” 北周 庾信 《奉报寄洛州》诗:“长旍析鸟羽,合甲抱犀鳞。” 清 江永 《〈周礼〉疑义举要》卷七:“犀甲兕甲皆单而不合,合甲则一甲有两甲之力,费工多而价重。”
《漢語大詞典》:税甲
脱掉铠甲。税,通“ 捝 ”、“ 脱 ”。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顾西尚有违命之 蜀 ,东有不臣之 吴 ,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
分類:铠甲
《漢語大詞典》:霜甲
(1).闪耀着寒光的铠甲。 唐 薛奇童 《塞下曲》:“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2).借指军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拒间》:“腾驤,兵彊马壮,要亲提霜甲,一扫天狼。”
《國語辭典》:饰器(飾器)  拼音:shì qì
加有彩饰的兵甲。《周礼。夏官。掌固》:「设其饰器。」
《漢語大詞典》:轻甲(輕甲)
古代用藤或兽皮制成的铠甲。新唐书·姜宝谊传:“贼轻甲挑师,战接而三遁,逐之,伏发, 宝谊 为贼执,俄亡归。”
分類:兽皮铠甲
《漢語大詞典》:鱼甲(魚甲)
鲨鱼皮制成的铠甲。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鱼甲烟聚,贝冑星罗。” 吕向 注:“鱼甲,以鮫皮为甲。” 唐 鲍溶 《和李夷简喜平淄青》:“天际兽旗摇火燄,日前鱼甲动金文。”
《漢語大詞典》:铠曹(鎧曹)
掌管铠甲的官署。 三国 魏 曹植 《上铠表》:“今世已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鎧曹自理。”
《國語辭典》:铠马(鎧馬)  拼音:kǎi mǎ
1.作战时所用的甲衣和战马。《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伏见幽、冀旧壤,铠马所出。」
2.披著铁甲的战马。《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召公卿已下子弟有勇干者为亲御郎,被甲乘铠马。」
分類:铠甲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