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外港  拼音:wài gǎng
1.港口的外围区。如:「今天我们坐游艇到外港参观。」
2.不具港口或没有良好港口的都市,以附近较好的港口为其港口,则此港口即为该都市的外港。如基隆为台北的外港。
《國語辭典》:风景画(風景畫)  拼音:fēng jǐng huà
以风景为题材的画作。如:「习画多年,我最擅长的就是风景画。」
《国语辞典》:直辖市(直辖市)  拼音:zhí xiá shì
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都市,为我国第一层级地方自治团体。凡人口数达一百二十五万,且于政治、经济、文化及都会区域发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区,得报行政院核定设直辖市。目前我国有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桃园市六个直辖市。也称为「院辖市」。
《國語辭典》:午炮  拼音:wǔ pào
正午的号炮。作为时间的标准,供人校对时刻。
《国语辞典》:林荫大道(林荫大道)  拼音:lín yìn dà dào
为美化环境及绿化都市,在街道或通路的两旁栽植花木,林木苍翠成荫。也称为「林园大道」。
《国语辞典》:林园大道(林园大道)  拼音:lín yuán dà dào
为美化环境及绿化都市,在宽大的街道两旁或车道间,种植花木,有如苍翠的花园。也称为「林荫大道」。
《国语辞典》:市民农园(市民农园)  拼音:shì mín nóng yuán
一种利用市区内或都市近郊的农地,经过规划后,出租给城市居民利用休閒时间种植蔬菜、花草的小型园地。
《国语辞典》:市地重划(市地重划)  拼音:shì dì chóng huà
就都市某一地区内之土地重新规划整理,使其能配合市政建设需要作更有效利用的改良措施。
《国语辞典》:双核都市(双核都市)  拼音:shuāng hé dū shì
简单说就是一个都会区或都市,拥有两个工商发展核心。要形成双核都市的条件不少,例如人口、经济所得、社会习俗、自然环境的配合等,而且通常是自然形成,并非由官方规画而来。优点是使得都市服务距离短,民众购物、消费方便不少。
《国语辞典》:水泥丛林(水泥丛林)  拼音:shuǐ ní cóng lín
建筑物高耸林立、丛聚如森林般的现代都市。如:「随著都市的开发,青青草原已变成水泥丛林了。」
《国语辞典》:海上都市  拼音:hǎi shàng dū shì
用人工方式在海上建筑的都市。利用填海使陆地扩大而将桩固定在海底。
《国语辞典》:工商阶级(工商阶级)  拼音:gōng shāng jiē jí
因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大增,以及因都市化造成的人口都市聚集与复杂商业交换所衍生的金融与管理阶层。
《国语辞典》:近郊农业(近郊农业)  拼音:jìn jiāo nóng yè
位于都市近郊的地区,以每日该地区所生产的新鲜产物直接供应都市消费,作为其经营目的的农业,称为「近郊农业」。
《国语辞典》: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  拼音:zhōng xīn shāng yè qū
都市主要商业及相关活动的集中地。其特徵包括地价居全市之冠;交通极为方便;商业活动种类繁多,且同类活动高度密集;出售的商品和服务多为高级品,顾客群广布全市等。
《国语辞典》:中央商业区(中央商业区)  拼音:zhōng yāng shāng yè qū
都市金融、行政、娱乐和文化的集中区。特点为地价高、商家多、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如:「台北市的东区已成为中央商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