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50,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竹宫望拜
竹里琴
竹里行厨
竹马
竹皮冠
竹西歌吹
追凉故绕池边竹
词典
竹林
修竹
松竹
丝竹
竹枝
翠竹
竹间
竹里
典故
竹宫望拜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三国吴·韦昭注:「以竹为宫,天子居中。」唐·颜师古注:「《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例句

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 杜甫 覆舟二首

典故
竹里琴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阮籍

参考典故
竹林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例句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李端 题从叔沆林园

典故
竹里行厨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郑公枉驾携馔访水亭】〉【案:得寒字○草堂本一作郑公枉驾携馔访水亭。】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徵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典故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
「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据《锦?万花谷》卷十六引)
《世说新语》中卷上《方正》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

简释

竹马:喻指儿时朋友,或喻地方长官的良好政绩。唐白居易《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例句

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白居易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一无此二字)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金地藏 送童子下山

天生逸世姿,竹马不曾骑。 韦应物 奉和张大夫戏示青山郎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閒乘绕县游。 韦庄 下邽感旧(太平广记云。庄又时常在华州下邽县侨居。多与邻巷诸儿会戏。及广明乱后。在经旧里。追思往事。但有遗踪。因赋施以记之。)

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 韦庄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 韦庄 涂次逢李氏兄弟感旧

典故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6~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
典故
竹西歌吹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二〈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典故
追凉故绕池边竹


《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一〈岫羌村三首〉
〈岫羌村三首〉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赖知黍秫收】【赖知黍稌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國語辭典》:竹林  拼音:zhú lín
1.竹丛遍布的林子。汉。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2.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为叔侄,后敬称人叔侄为「竹林」。《幼学琼林。卷二。叔侄类》:「竹林,叔侄之称。」
《國語辭典》:修竹  拼音:xiū zhú
长竹。唐。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诗:「閒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分類:长长竹子
《國語辭典》:松竹  拼音:sōng zhú
1.比喻高尚坚贞的节操。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岩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卷三二。张邵传》:「前使君忠贯昊天,操愈松竹。」
2.比喻节操高尚坚贞的贤士。《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赫赫三雄,并回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國語辭典》:丝竹(絲竹)  拼音:sī zhú
琴瑟与箫管等。泛指乐器。《汉书。卷六四上。徐乐传》:「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唐。白居易〈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漢語大詞典》: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國語辭典》:翠竹  拼音:cuì zhú
碧绿的竹子。唐。张继 游灵岩诗:「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分類:绿竹
《骈字类编》:竹间(竹间)
唐 白居易 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 深扫竹间径,静拂松下床。
唐 白居易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
唐 刘禹锡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唐 李嶷 淮南秋夜呈周侃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唐 赵嘏 沙溪馆 翠湿衣襟山满楼,竹间溪水绕床流。
宋 苏轼 徐君猷挽词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宋 黄庭坚 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 今来扫门巷,竹间翁蜕蝉。
宋 晁冲之 寄王立之 拊怜庭下石,问讯竹间梅。
宋 刘克庄 崇化麻沙道中 远闻清磬来林杪,忽有朱栏出竹间。
元 元好问 秋蚕 朝来饲却上马桑,隔簇仍闻竹间雨。
元 虞集 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 其二 竹间开几席,花底注山尊。
《骈字类编》:竹里
后汉书臧宫传三年将兵徇江夏击代乡钟武竹里皆下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杨佺期桓元殷仲堪等复至石头元显于竹里驰还京师遣丹阳尹王恺鄱阳太守桓放之新蔡内史何嗣颍川太守温详新安太守孙泰等发京邑士庶数万人据石头以距之率又王恭传恭谓牢之曰事剋即以卿为北府遣牢之 帐下督颜延先据竹里元显使说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 齐书崔慧景传台遣骁骑将军张佛护等据竹里为数城宝元遣信谓佛护曰身自还朝君何意若相断遏 明一统志竹里山在江宁府句容县北七十里涂甚倾险号为翻车岘刘宋武帝破桓元将于竹里即此处 虞集题辋川图后宋景文著唐书列传文法严简其势无由泛及散漫而摩诘备载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溪茱萸沜辛夷坞之名何所不惮烦邪君子𨼆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随所寓而自得焉必欲山水花木之胜则其志荒矣
《國語辭典》:竹马(竹馬)  拼音:zhú mǎ
1.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马骑。《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一种戏剧道具。以小竹竿象徵马。《宋元戏文辑佚。耿文选》:「士女竹马儿使军器,十人斋郎甚脸嘴。」
《漢語大詞典》:竹皮冠
(1). 秦 末 刘邦 以竹皮所作之冠。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 薛 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 刘氏 冠’乃是也。”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一名‘长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寸,广三寸,如板。” 明 唐顺之 《歌风台》诗:“进钱今日几万计,坐中只带竹皮冠。”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之三:“驻蹕不劳绵蕞礼,围罇仍著竹皮冠。”
(2).借指戴竹皮冠的乡野之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 汉高祖 一竹皮冠起田野,初不食 秦 禄,卒能除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