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漢語大詞典》:黄钟(黄鐘)
亦作“黄鐘”。
(1).古之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撞黄钟,歌大吕,开閶闔,与天语。” 明 宋濂 《凤阳府新铸大锺颂》:“ 濂 闻先王之世,金部有七,黄钟乃乐之所自出,而景钟又为黄钟之本。所谓景钟,大钟也。” 清 龚自珍 《臣里》:“麟、凤、狗不并续,不知动类大也;芝朮、灌木不并续,不知植类众也;珠玉、黄鐘、虎子、威窬不并寿,不知古器之賾。”参见“ 黄钟毁弃 ”。
(2).乐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巳,其帝 黄帝 ,其神 后土 ,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 孔颖达 疏:“黄钟宫最长,为声调之始,十二宫之主。”吕氏春秋·适音:“黄鐘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 陈奇猷 校释:“黄鐘即今所谓标準音,故是音之本。但黄鐘是所有乐律之标準……黄鐘既是标準音,则自黄鐘始,愈上音愈高,愈下音愈低,故黄鐘是清浊之衷。” 汉 马融 《长笛赋》:“十二毕具,黄钟为主。”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羽越清脆,黄钟最浊,正宫雄壮,商角冷落,这其间就里多微妙。”
(3).比喻君王。 唐 韩愈 《芍药赋》:“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注:“《月令》:‘仲冬之月,律中黄钟。’按:黄钟,宫音,君也。句言不属,当谓 王司马 本为朝士,以不得於君,出为司马。”参见“ 十二律 ”。
(4).以黄钟调为基音之乐曲。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 宋 苏轼 《延和殿奏新乐赋》:“聊即便安之所,奏黄钟而歌大成,行咏文明之章,荐英祖而享神考。”
(5).敬称他人之诗文。 宋 陆游 《与高安刘丞游大愚观壁间两苏先生诗》诗:“尚想来游时,黄钟賡大吕。” 刘半农 《〈瓦釜集〉代自叙》:“集名叫做‘瓦釜’,是因为我觉得 中国 的‘黄钟’,实在太多了。”
(6).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黄钟律和冬至相应,时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训》:“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鐘。” 高诱 注:“黄鐘,十一月也。鐘者,聚也,阳气聚於黄泉之下也。” 汉 蔡邕 独断:“ 周 以十一月为正,八寸为尺,律中黄钟,言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以为正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黄钟应律始归家,十月定君夸。”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
(7).指与冬至日相应的律管。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算家又言黄钟为万事之根本,此大可笑。黄钟一律筒而已,何能根本万事?”
(8). 唐 教坊曲名。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鐘》《白紵》。” 陈铁民 等校注:“《黄鐘》,曲名,即《黄鐘乐》,参见 唐 崔令钦 教坊记。”
《漢語大詞典》:黄钟毁弃(黄鐘毁棄)
比喻贤才不用。《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朱熹 集注:“黄钟,谓钟之律中黄钟者,器极大而声最閎也。瓦釜,无声之物。雷鸣,谓妖怪而作声如雷鸣也。”亦作“ 黄鐘长弃 ”、“ 黄鐘毁弃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公一日谓生曰:‘君出餘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鐘长弃奈何!’”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噫,鼠辈鴟张,其若是哉。黄鐘毁弃,瓦缶雷鸣,蠢兹么么,毒害乃尔!”亦省称“ 黄鐘毁 ”。 郭沫若 《蜩螗集·咏史》:“雷鸣瓦釜黄鐘毁,做到黄鐘愿亦偿。”
分類:贤才
《漢語大詞典》:十二律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漢語大詞典》:长相思(長相思)
(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漢語大詞典》:梁州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华 阳 黑水 惟 梁州 。” 孔 传:“东据 华山 之南,西距 黑水 。”
(2). 唐 教坊曲名。后改编为小令。 唐 顾况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 秦 隔。”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诗:“腰鼓百面红臂韝,先打《六么》《梁州》。”参阅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元载》。参见“ 梁州令 ”。
《漢語大詞典》:梁州令
(1).词牌名。 唐 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 宋 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漢語大詞典》:杨柳枝(楊柳枝)
(1).乐府近代曲名。本为 汉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 唐 易名《杨柳枝》, 开元 时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骆马兮放 杨柳枝 ,掩翠黛兮顿金羈;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 杨柳枝 再拜长跪而致辞。”参见“ 杨枝 ”。
《漢語大詞典》:杨枝(楊枝)
(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 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 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隋书·南蛮传·真腊:“每旦澡洗,以杨枝浄齿,读诵经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 宋 苏轼 《朝云诗》:“不似 杨枝 别 乐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万种心情消未尽,忍辞骆马遣 杨枝 ?’”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惊心薄俗太支离,失笑高门半守雌。一纸巵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杨枝 。” 郁达夫 《相思树》诗之三:“我去 蓬莱 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瑶池 见,记取 杨枝 舞影斜。”
《漢語大詞典》:春光好
(1). 唐 教坊曲名。相传 唐玄宗 因赏春景,命击羯鼓,吹玉笛,而成此调。后演为词调。因 宋 晏几道 词有“伴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句,改名《愁倚阑令》《愁倚阑》《倚阑令》。见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2).词牌名。即《喜迁莺》
《漢語大詞典》:乌夜啼(烏夜啼)
(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乌夜啼》, 宋 临川王 义庆 所作也。 元嘉 十七年,徙 彭城王 义康 於 豫章 。 义庆 时为 江州 ,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徵还宅,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扣斋閤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 南兗州 刺史,作此歌……今所传歌似非 义庆 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
(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 唐 李勉 《琴说》:“《乌夜啼》者, 何晏 之女所造也。初, 晏 繫狱,有二乌止於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良人在狱妻在闺,官家欲赦乌报妻。”后世所见《乌夜啼》,内容多为男女恋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为唱当时《乌夜啼》,青衫泪满 江 南客。”
(3). 唐 教坊曲名, 南唐 后主 李煜 用为词牌名。 宋 人 欧阳修 、 赵令畤 等多用之。见《词谱》卷六。
(4).曲牌名。属南吕宫,南北曲均有,北曲较多用,字数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字数与有的词牌如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段相同,作为引子。
《漢語大詞典》:淋铃(淋鈴)
(1).指雨声。 前蜀 韦庄 《宿蓬船》诗:“夜来 江 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清 秋瑾 《秋雨》诗:“最是淋铃闻不得, 谢娘 减尽旧腰肢。”
(2).即《雨霖铃》。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 唐 杜牧 《华清宫》诗:“行云不下 朝元阁 ,一曲《淋铃》泪数行。” 元 王学文 《摸鱼儿》词:“记当年舞衫零乱,《淋铃》忍按新闋。”
《漢語大詞典》:后庭花(後庭花)
(1).花名。鸡冠花的一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 吴 蜀 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目曰后庭花。”
(2).花名。雁来红的异名。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九引 明 朱橚 救荒本草:“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
(3).乐府清商曲 吴 声歌曲名。 唐 为教坊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 南朝 陈后主 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 唐 杜牧 《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4).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仄韵。又有《后庭花破子》,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
(5).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后庭花破子》同,但末句前可增加五字或六字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留客住
(1).原为 唐 代教坊曲名。后发展为词牌名。双调,有九十八字、九十四字两体,见《词谱》卷二六。
(2).古兵器名。一种头端有倒钩的长枪。《水浒传》第二回:“外面火把光中,照得钢釵……留客住,摆得似麻林一般。”《说岳全传》第二七回:“我们何不把兵马两边摆开,等他们来时,俱使长枪挠钩,强弓硬弩,飞爪留客住,两边修削。”
《漢語大詞典》:浪淘沙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创自 唐 刘禹锡 、 白居易 。原为小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 南唐 李煜 始作《浪淘沙令》,双调五十四字,平韵。 宋 人有于前段或后段起句减一字者,也有变音节而用仄韵者。另有《浪淘沙慢》,一百三十三字,入声韵。
(2).曲牌名。南曲越调和北曲双调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五十四字体的半阙相同,但曲调各异,用途亦不相同。南曲羽调也有《浪淘沙》,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
《漢語大詞典》:柳含烟(柳含煙)
本为 唐 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因 前蜀 毛文锡 词中有“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露”句而得名。双调。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漢語大詞典》:薄媚
(1).淡雅娇媚的样子。 唐 章孝标 《贻美人》诗:“诸侯帐下惯新妆,皆怯 刘 家薄媚娘。” 前蜀 王衍 《甘州曲》:“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日日 梁州 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2).詈词。意为放肆、捣蛋等。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唐 张鷟 游仙窟:“可憎病鹊,夜半惊人;薄媚狂鸡,三更唱晓。”《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凤凰当处分:‘二鸟近前头!不言我早悉,事状见嘍嘍。薄媚黄头鸟,便漫説缘由;急手还他窟,不得更勾留。’”
(3). 唐 教坊曲调名, 宋 因袭之。 唐 刘禹锡 《曹刚》诗有“一听 曹刚 弹《薄媚》”之句。 宋 董颖 有《薄媚·西子词》,曲词今犹存。
《漢語大詞典》:定风波(定風波)
(1). 唐 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以 五代 欧阳炯 所作为正格。双调六十二字,平韵仄韵互用。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
(2).曲牌名。用于诸宫调及南曲。
《漢語大詞典》:木兰花(木蘭花)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唐 、 五代 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 五代 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 宋 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木兰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作小令,亦见于诸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