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秋决(秋決)  拼音:qiū jué
古时各省死罪人犯,皆于秋季由刑部覆核定罪,在秋后处决,故称为「秋决」。《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既而秋决有日,女始皇皇躁动。」
《國語辭典》:文面  拼音:wén miàn
脸上刺纹。《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南平獠传》:「有文面濮,俗镂面,以青涅之。」《刘知远诸宫调。第二》:「太原府文面做射粮,欲待去却徊徨。」也作「纹面」。
《国语辞典》:铁镣(铁镣)  拼音:tiě liáo
铁制的环形刑具。扣在犯人的脚上,以防犯人脱逃。
《国语辞典》:砧刀  拼音:zhēn dāo
砧板与刀子。为古代斩犯人用的刑具。《薛仁贵征辽事略》:「下马受降,唐帝宽厚,亦赦其过。尔不投降,置于砧刀,悔之晚矣。」
《漢語大詞典》:狱圄(獄圄)
指狱中犯人。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明詔深矜狱圄,恩文累坠。”
分類:犯人
《國語辭典》:监狱(監獄)  拼音:jiān yù
囚禁罪犯的牢狱。如:「越狱逃犯终于又被抓回监狱了。」也称为「笆篱子」、「监牢」。
《漢語大詞典》:解役
解除劳役。晏子春秋·谏下八:“ 景公 曰:‘唯唯!将弛罢之。’未几,朝 韦冏 解役而归。” 张纯一 校注引 俞樾 曰:“ 韦冏 ,人名。朝者,召也。”
解送犯人的差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浄扮解役投文。”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两个解役把 牛奶奶 解往 绍兴 去了。”
《漢語大詞典》:囚室
监禁犯人的小室。例如:住在囚室中。
分類:监禁犯人
《漢語大詞典》:鞫人
(1).惯于恶语中伤他人的奸邪之人。《诗·大雅·瞻卬》:“鞫人忮忒,譖始竟背。” 郑玄 笺:“妇人之长舌者,多谋虑,好穷屈人之语,忮害转化,其言无常,始於不信,终於背违。”
(2).审讯犯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吾能鞫人,不能鞫鬼。”
《漢語大詞典》:谳囚(讞囚)
审讯犯人。金史·完颜兀不喝传:“初到官,讞囚能得其情,人以为不寃。”
分類:审讯犯人
《漢語大詞典》:朱签(朱簽,硃籤)
红色竹签。旧时官府交付差役拘捕犯人的凭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诗谳:“先生标朱签,立拘南郭某肆主人。”
朱簽:见“ 硃籤 ”。
亦作“ 硃签 ”。 硃籤:以朱墨作记的封签。系旧时官府委办紧要事件临时发给的凭证。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我这里再托人向本县弄出一个硃籤来。”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潘三 道:‘今日就有硃籤,你叫他把银子作速取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疑狱》:“是夜静, 鸿 步至城隍庙,密令家童随至大殿,因潜入寝宫,遂命皂役持硃签监钥,弔 任 姓父子。”
《漢語大詞典》:代杖
指为获取报酬而代犯人受杖责。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乙酉鼎革,籍没田产,遂无立锥,羣姬雨散,一身孑然,与佣丐为伍,乃至为人代杖。”
《國語辭典》:画供(畫供)  拼音:huà gōng
1.罪犯在供词上签字,表示供词属实。《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画供已毕,上了脚镣手扭,发下司狱司监禁。」《老残游记》第一七回:「冤不冤?为你的事,要我亲笔画供呢!」
2.罪犯签字招认的供词。《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府尹取了亲笔画供,供称『是西山观知观黄妙修,因奸唆杀是实。』」
《國語辭典》:脚镣(腳鐐)  拼音:jiǎo liáo
一种用以拘束人双脚的戒具。依照法务部核定之监所戒具标准表,脚镣的质料为铁质电镀,重量为一点五公斤及三公斤,两脚之链距为三十五公分。
《漢語大詞典》:监房(監房)
牢房,囚禁犯人房间。《水浒传》第五四回:“ 宋江 心中忧闷,寻到一处监房内,却监着 柴皇城 一家老小。” 明 张景《飞丸记·全家配远》:“这官府还是好方便的,廊下虽则凄凉,尤胜监房囉唣。”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看守走出他的圈域来,把我带到右侧的第三号的监房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