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老悖(老誖)  拼音:lǎo bèi
年老糊涂,不通事理。《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疏广》:「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宋。周必大 敷文阁直学士陈公神道碑:「予虽老悖,尚能追记大略,乃序而铭之。」
《漢語大詞典》:攻昧
攻击昏乱无道者。左传·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杜预 注:“昧,昏乱。”
《漢語大詞典》:昏丧(昏喪)
昏乱而丧生。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好内不怠,则昏丧女疾。” 戴明扬 注:“谓以女疾而昏惑丧亡也。”
《漢語大詞典》:颠迷(顛迷)
昏乱迷惑。 宋 苏舜钦 《符瑞》:“予惧后世拘 子厚 之作,弃天弗徵,背大道以自任,颠迷无从,靡所法则。” 宋 朱淑真 《阻雨》诗:“慳风涩雨颠迷甚,十日春无一日晴。” 明 徐渭 《启诸南明侍郎》:“某生来蠢躁,动则颠迷。”
分類:昏乱迷惑
《國語辭典》:狂迷  拼音:kuáng mí
极为迷恋。宋。晁端礼 洞仙歌。眼来眼去词:「奈何我已狂迷,怎肯乾休,情深后、不免求告。」宋。石孝友 行香子。你也娇痴词:「你也娇痴,我也狂迷。望今生、永不分离。」
《國語辭典》:昏瞀  拼音:hūn mào
昏昧不明事理。三国魏。曹植〈九愁赋〉:「竞昏瞀以营私,害予身之奉公。」
《國語辭典》:昏暴  拼音:hūn bào
愚昧残暴。《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纪一。武帝永初元年》:「彼若昏暴,民将归汝;若其休明,汝将事之。」《聊斋志异。卷一○。珊瑚》:「媪诘得故,极道妹子昏暴,即欲送之还。」
《國語辭典》:晦蒙  拼音:huì méng
1.光线昏暗。宋。苏轼〈表忠观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也作「晦冥」、「晦暝」。
2.隐晦模糊。唐。崔膺〈金镜赋〉:「宇宙晦蒙,我独皎洁。」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大全小注诸家杂乱于前,讲章之毒盈天下,而否塞晦蒙,更无分晓。」
《漢語大詞典》:昏荒
(1).昏乱荒谬。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兵部尚书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润 錡 待我,不踰于行。一日叛诞,肆其昏荒。”
(2).蒙昧荒凉。 潘飞声 《登百石》诗:“初疑西方国,昏荒古未闢。”
《漢語大詞典》:昏逾
亦作“ 昏踰 ”。 昏乱而越轨。书·顾命:“嗣守 文武 大训,无敢昏逾。” 汉 张衡 《上陈事疏》:“惧羣臣奢侈,昏踰典式。”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朕方咨禀,庶罔昏逾。” 章炳麟 《思乡原下》:“往者 程 朱 既废,古籍又不恆讽诵,行谊已薄,然野士犹不駘荡昏逾。”
分類:昏乱越轨
《漢語大詞典》:昏狂
昏乱狂悖。北齐书·文襄元后传:“及 天保 六年, 文宣 渐致昏狂,乃移居於 高阳 之宅,而取其府库,曰:‘吾兄昔姦我妇,我今须报。’”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少帝昏狂,宜与诸公密议,共白太后,下令废之。”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阿布思论:“ 国忠 昏狂,助 禄山 攻 阿布思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周宣帝 昏狂暴虐,屠死宗室和大臣。”
分類:昏乱狂悖
《漢語大詞典》:暗君
昏乱、愚昧的国君。荀子·王霸:“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著述》:“ 太宗 欲见前代帝王事得失,以为鉴戒, 魏徵 乃以 虞世南 、 褚遂良 、 萧德言 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跡为五十卷,号《羣书理要》,上之。” 清 唐甄 潜书·有为:“君子之道,先爱其身,不立乱朝,不事暗君。”
《漢語大詞典》:昏德
昏乱而无仁德;恶德。书·仲虺之诰:“ 有夏 昏德,民坠涂炭。” 孔 传:“ 夏桀 昏乱,不恤下民。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无救之者。”左传·襄公十三年:“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政:“ 怀庆潞王 ,有昏德。时行民间,窥有好女子,輒夺之。”
分類:昏乱仁德
《國語辭典》:昏聩(昏聵)  拼音:hūn kuì
1.眼花耳聋,神智昏乱。《辽史。卷九九。萧挞不也传》:「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聩不能自陈,遂见杀。」《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聩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
2.愚昧糊涂,不明事理。《福惠全书。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其昏聩之官,不能觉察。」也作「昏瞆」、「昏愦」。
《漢語大詞典》:昏淫
昏乱放纵;昏庸淫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於亡之势。” 揆郑 《哀政闻社员》:“独至非我族类,世载凶德,而盘踞於我清明灵秀者之上,昏淫贪饕,习惯使然,致使 汉 世之清芬且尽,是乌足与为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