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脚钱(腳錢)  拼音:jiǎo qián
四川方言。指运送东西时额外给工人的赏钱。犹如现在的小费。《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另与脚夫说过,叫他跟来。霎时到了,还了轿钱脚钱。」《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我们府衙门里出来送礼,脚钱是一向有的。」也称为「力钱」。
《漢語大詞典》:脚乘
(1).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臣寻急令 保德 、 火山 、 苛嵐 军人户各备脚乘於府州,请搬上件随军。” 宋 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輒以一面告諭商旅,令储峙米斛,具水陆脚乘,以须度牒之至。”
(2).指搬运费。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状》:“又将钱折麦,所估麦价至低,又有仓省加耗及脚乘之类,一文至纳四五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闻得商旅往来,贸易仅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復折閲。”
《國語辭典》:脚头(腳頭)  拼音:jiǎo tóu
脚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你道婆婆,怎地了脚头紧。」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离乡井,过了些芳草长亭,再不曾半霎儿得这脚头定。」
《國語辭典》:脚行(腳行)  拼音:jiǎo háng
以搬运物件为职业的人。
《國語辭典》:脚步(腳步)  拼音:jiǎo bù
1.行走时所移动的步伐。《红楼梦》第二三回:「宝玉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
2.前人所留下,可以作为后世模范的行谊、事迹。如:「踏著先烈的脚步前进。」
3.立场。如:「你的脚步要立稳,不要畏惧外来的閒话。」
《漢語大詞典》:运丁(運丁)
指搬运漕粮的人。隋书·食货志:“其男丁每岁役不过二十日,又率十八人出一运丁役之。”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萧云仙 从 浦口 过 江 ……到了任,查点了运丁。”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漕粮新弊:“近传运丁巧弊叠出,着水不已,甚至衬灰图涨。”
《國語辭典》:脚驴(腳驢)  拼音:jiǎo lǘ
租用的驴子。《红楼梦》第二三回:「登时雇了大脚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子,至荣国府角门前。」
分類:搬运乘坐
《國語辭典》:脚价(腳價)  拼音:jiǎo jià
搬运费。唐。陆贽 冬至大礼大赦制:「如山路险阻,车乘难通,仍召贫人,令其般运,便以米充脚价。」唐。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请定盐价每斤三十文,又每二百里每斤价加收二文,以充脚价。」
分類:搬运运费
《漢語大詞典》:长夫(長伕)
亦作“ 长伕 ”。 旧时搬运工人中的工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等到要起货时,归库房长夫经手,不是长夫忙得没有工夫,便是没有小工,给你一个三天起不清。” 简夷之 注:“当时称搬运工人为小工,称领导小工的人为长夫,后来又称工头。”
《國語辭典》:脚夫(腳夫)  拼音:jiǎo fū
搬运工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生)诸脚夫各支二百。(净丑)谢酒!」《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解官督率著脚夫将银鞘搬入店内。」也称为「脚户」、「脚子」。
《漢語大詞典》:盘脚(盤脚)
(1).旧谓搬运工役的工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颜料匠班》:“颜料、药材、历日、榜纸、狐皮、牛角、匠班等项载在全书,岁有定额,然各处有无不同,但该承指称解费盘脚科派颇重。”
(2).犹盘腿。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一幕:“﹝ 赵安涛 ﹞熟脱地自己动手拿了两个‘座蒲团’,铺在席上,盘脚坐下。”
《國語辭典》:运脚(運腳)  拼音:yùn jiǎo
运费与脚费。指运输货物的费用。《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又江淮等苦变造之劳,河路增转输之弊,每计其运脚,数倍加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每年定额是七十万,近来加了差不多一倍。其实运脚所用,不及四分之一。汉口的岸费,每引又要派到一两多,如何不发财?」
分類:搬运运费
《國語辭典》:运费(運費)  拼音:yùn fèi
运输货物的费用。如:「寄送货物的运费,海运比空运便宜。」《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三十一年,兵部议江南、天津、山东各处机器局,并金陵洋火药局,所有运送军装军火等运费,一律报部。」
《國語辭典》:力钱(力錢)  拼音:lì qian
四川方言。指遇人馈赠礼物时,给送礼来的人的赏钱。《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人家送了这笔钱来,力钱总得开销人家两个。」也称为「脚钱」。
《国语辞典》:举柩(举柩)  拼音:jǔ jiù
搬运棺材。《三国演义》第二回:「何进暗使人鸩杀董后于河间驿庭,举柩回京,葬于文陵。」
分类:搬运棺材
《國語辭典》:小工  拼音:xiǎo gōng
在工厂、车站、码头等做粗重工作的人。因其工作性质、内容均不定,有时亦为副手,故称为「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