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浪走
四处奔走;胡乱奔走。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痴。” 金 申万全 《病中遣怀》诗:“浪走天涯岁月侵,病中犹作 越 人吟。”明史·俞大猷传:“宜以潜师捣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数万众从一夫浪走哉?”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十年浪走槖金空,水没污莱失畊播。”
《国语辞典》:大索  拼音:dà suǒ
1.四处搜寻。《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2.大绳。《南史。卷六六。章昭达传》:「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
《漢語大詞典》:浮客
(1).谓四处漂泊的人。 南朝 宋 鲍照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旅雁方南过,浮客未西归。” 唐 张继 《晚次淮阳》诗:“浮客了无定,萍流 淮 海 间。” 唐 皇甫冉 《送萧处士》诗:“长 河 隔旅梦,浮客伴孤云。”
(2).指寄居在地主庄园里的外地佃农。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詔天下营田务,只许耕无主荒田,及召浮客,不得留占属县编户。” 宋 苏洵 《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 代地主的庄田,更加普遍地发展,大地主在庄上建房居住,形成庄院。所谓‘浮客’的佃户,寄住在地主的庄上。”
《漢語大詞典》:四下
(1).指四蹄。吴子·治兵:“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飢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廡,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
(2).四边低垂;四边低下。汉书·礼乐志“照紫幄,珠熉黄” 唐 颜师古 注:“紫幄,饗神之幄也。帐上四下而覆曰幄。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黄也。” 唐 杨炯 《庭菊赋》:“山欝律兮万里,天苍莽兮四下。”《新唐书·吐蕃传下》:“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 紫山 ,直 大羊同国 ,古所谓 崑崙 者也。”
(3).四下里,四处。《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吴广 听得鼓已三更,提兵前去劫寨,果见四下小兵困乏。”《水浒传》第四十回:“ 戴宗 正在酒肆中吃酒,只见做公的四下来寻。” 赵树理 《“锻炼锻炼”》:“ 小腿疼 着了慌,头像货郎鼓一样转来转去四下看。”
《漢語大詞典》:四城
城的四处,全城。 许地山 《归途》:“现在四城底军警查得严,万一教他们知道了,我们还要担干系。”
分類:四处全城
《國語辭典》:游食(遊食)  拼音:yóu shí
流荡不务正业。《商君书。农战》:「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宋书。卷五。文帝本纪》:「自顷农桑惰业,游食者众,荒莱不辟,督课无闻。」也作「游食」。
《漢語大詞典》:四空
(1).四方的天空。《宋书·乐志二》:“延八虚,闢四空。” 郑遥 《明月照高楼赋》:“四空迥而晃朗,九层屹而峥嶸。”
(2).佛教谓无色界的四处,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又称四空天、四空处。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瞿曇 之师,有慙青目,既而四空妙定,熏修已成。” 吴兆宜 注:“大寳积经:‘菩萨至於空处,脩习四禪。’” 章炳麟 《无神论》:“自此而上,復有夜摩、兜率诸天,乃至四禪四空,有多名号。”
《漢語大詞典》:孔席
指 孔子 四处奔走,席不暇暖之事。 唐 岑参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早须归天阶,不能安 孔 席。”参见“ 孔席不暖 ”。
《國語辭典》:孔席不暖  拼音:kǒng xí bù nuǎn
孔子周游列国,急欲推行仁道,每至一处,坐席未暖,便又匆忙他去。后形容热心济世,奔波劳碌。《文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漢語大詞典》:周张(周張)
(1).周遍张设。《汉书·礼乐志》:“恭承禋祀,緼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王先谦 补注:“周张,谓周徧张设於坛上。” 宋 洪迈 《广州三清殿碑铭》:“绣黼周张,神光晬穆。”
(2).四处奏起。 唐 李纾 《兴圣酌献》诗:“閟宫静謐,合乐周张。”
(3).犹惆怅。 明 袁宏道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之三:“醉中发狂思,醒后益周张。”
(4).焦躁急迫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迁延少时,事愈急,女终无回意。父无计,周张欲自死。” 何垠 注:“周张,急迫无策之貌。”
《國語辭典》:浪人  拼音:làng rén
1.行踪无定,到处流浪的人。如:「他自称国际浪人,时常在世界各国漫游。」唐。柳宗元〈李赤传〉:「李赤,江湖浪人也。」
2.日本幕府时代,德川管辖六十个藩,各藩主门下养有许多武士,后藩主互斗,被灭藩的门下武士失去封禄、离开主家,成为失业或无业的武士,便称为「浪人」。如:「他手持武士刀,十足像个东瀛浪人。」
《漢語大詞典》:四平
(1).四处平坦而无险阻。战国策·魏策一:“ 魏 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幅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2).指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晋书·职官志:“四征兴於 汉 代,四安起於 魏 初,四镇通於柔远,四平止於丧乱。”宋书·百官志上:“平东将军,一人。平南将军,一人。平西将军,一人。平北将军,一人。四平, 魏 世置。”隋书·百官志上:“又詔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釐定……四平、四翊,为二十班。”
《漢語大詞典》:流贼(流賊)
四处流窜的盗贼。旧时多用于对 明 末 李自成 、 张献忠 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蔑称。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闻流贼陷京都, 崇禎 惨亡,不胜髮指。”参见“ 流寇 ”。
《國語辭典》:流寇  拼音:liú kòu
四处转徙流窜的盗贼。《明史。卷三○九。流贼传。序》:「惟武宗之世,流寇蔓延,几危宗社,而卒以扫除。」也称为「流贼」。
《漢語大詞典》:九居
佛家语。即欲界一处,色界四处,无色界四处。佛教谓众生轮回之地,凡三界九处。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七识迭用,九居屡迁。”
《漢語大詞典》:四眺
向四处远望。 南朝 宋 鲍照 《登翻车岘》诗:“升岑望原陆,四眺极川梁。” 宋 陆佃 《适南亭记》:“及登是亭,四眺无路。” 清 邵长蘅 《夜游孤山记》:“凭槛四眺,则湖圆如镜。”
分類:四处远望
《漢語大詞典》:七伐
语出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孔 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后以“七伐”指四处征伐。南齐书·陈显达传:“神武横於七伐,雄略震於九纲。” 明 章美 《出塞曲》:“鼉开七伐鼓,龙绘八方旗。”
分類:四处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