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馆子(館子)  拼音:guǎn zi
1.饮食店。如:「难得今天大家都有空,上馆子去吃一顿吧!」《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且说次日,陶子尧一觉困到一点钟,方才睡醒。才起来洗脸,便有魏翩仞前来,约他一同出去,到九华楼吃扬州馆子。」
2.旧称戏院为「馆子」。
《國語辭典》:铺家(鋪家)  拼音:pù jiā
商店。也作「铺户」。
分類:店家商店
《國語辭典》:铺底(鋪底)  拼音:pù dǐ
1.商店家具杂物的总称。
2.旧时指承租商店时,在租金之外付给房东的押款。
《漢語大詞典》:市算
向市民、商店征收的赋税。宋史·孙永传:“吏欲使都人、列肆输钱以免直…… 神宗 虑立法未尽,詔 永 及 韩维 究实。 永 奏言:‘市算下逮锥刀,为人患苦。’”
《國語辭典》:市容  拼音:shì róng
都市呈现出来的景观、面貌。如:「为了洗刷脏乱城市的污名,市长决定大刀阔斧,整顿市容。」
《國語辭典》:市招  拼音:shì zhāo
商店门外标示其名号及所卖货物的招牌或标志。
《國語辭典》:书店(書店)  拼音:shū diàn
出售书籍的商店。《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那日打从街上走过,见一个新书店里贴著一张整红纸的报帖。」《老残游记》第七回:「次日早饭后便往街上寻觅书店。寻了许久,始觅著一家小小书店。」也称为「书铺」、「书坊」。
《國語辭典》:一言堂  拼音:yī yán táng
原为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比喻领导作风不民主,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一个人说了就定案。如:「如果老是搞一言堂,那么开会还有什么意义呢?」
《國語辭典》:放盘(放盤)  拼音:fàng pán
旧时称商店减价出售或增价收买。
《漢語大詞典》:闭市
商店、市场等停止营业。
《国语辞典》:宕户(宕户)  拼音:dàng hù
1.采石的工人。
2.商店称欠帐不还的人。
《國語辭典》:店面  拼音:diàn miàn
商店作门市交易的地方。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茶肆》:「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老残游记》第一二回:「看那集上人烟稠密,店面虽不多,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不一而足。」
《漢語大詞典》:抽彩
(1).旧谓设赌者向赢方抽取彩利。亦借指私行抽税。《安徽捻军传说故事·山猫独斗铁头蛇》:“ 铁头蛇 私下里定了律条: 袁店集 方圆二十里以内的人,谁犯私盐都得由他二八抽彩。”
(2).商店售货设部分奖品或奖金,顾客买中者得奖。 鲁迅 《三闲集·书籍和财色》:“书籍的销路如果再消沉下去,我想,最好是用女店员卖女作家的作品及照片,仍然抽彩,给买主又有得到‘劝学’、‘留学’的款子的希望。”
《國語辭典》:铺保(鋪保)  拼音:pù bǎo
由商店出具担保證明。
《國語辭典》:收盘(收盤)  拼音:shōu pán
證券交易所或各行业公会每天最后开出的行情。